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三思而行指哪三思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6.9K

我自己的角度;對方的角度;第三者的角度。

三思是指在我自己的角度、對方的角度、第三者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三思而行:三:站在我你他的角度上,思:思考。而:然後。行:行動。反覆再三考慮,然後再做。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譯文:季文子每件事思考三次才行動。孔子聽說這件事,說:“再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

有人說:“三思”指的是思進、思退、思危。這種建立在功利主義上的思考,體現的是一種明哲保身的價值觀,在方法論上不具有普遍性。文化診斷學從思維體系完整性和思維方式完善性的角度闡述了“三思”的具體方法:

(一)首先思考是什麼。 也就是對該事物進行定義、定性和定位分析,弄清楚該事物的存在方式。如果掌握了文化診斷學的時空掃描,就能夠對事物的結構、矛盾、聯絡、過程做出具體分析,進而對它的存在本質做出科學判斷。

(二)其次思考為什麼。 也就是要分析事物產生的背景、相對性條件,以及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如果掌握了文化診斷學的真理結構,就能夠判斷其中的因果關係,理解它“為什麼”。

(三)然後思考做什麼。 也就是要從“我”的角度對它進行合理取捨——“我”是當事人應該怎麼做?怎麼想?其中的力度、角度、適度如何進“量”的把握。如果掌握了文化診斷學的應變思維方法論,就能夠在實踐判斷的意義上棄其糟粕,取其精華

三思而行指哪三思

春秋時,魯國大夫季孫行父,即季文子,為人謹慎,凡事都要多次考慮以後才決定做不做和怎樣做,即主張“三思而行”。

季文子執掌著魯國朝政和財富,大權在握,一心安社稷。季文子身居位高權重的魯國上卿大夫,掌握國政和統兵之權,有自己的田邑,但是他的妻子兒女卻沒有一個人穿綢緞衣裳;他家裡的馬匹,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孟獻子的兒子仲孫很瞧不起季文子這種做法,就問季文子:“你身為魯國的正卿大夫,輔佐過兩朝國君,可是你的妻子不穿絲綢衣服,你的馬匹不用粟米飼養。難道你不怕百官恥笑你吝嗇嗎?難道你不顧及與諸侯交往時會影響魯國的聲譽嗎?”季文子回答:“我當然也希望我的妻子穿漂亮的衣服,馬也用糧食餵養。可是,我看到國內老百姓吃粗糧穿破衣的還很多,而我家裡的妻子兒女卻過分講究衣著飲食。我只聽說人們具有高尚品德才是國家最大的榮譽,沒聽說過炫耀自己的美妾良馬會給國家爭光。”孟獻子聽到這件事,非常生氣,將兒子仲孫關了7天。受到管教的仲孫,痛改前非,也讓他的女人都穿粗布衣服,餵馬的飼料只用雜草。訊息不脛而走,在季文子的倡導下,魯國朝野出現了儉樸的風氣,併為後世所傳頌。

然而,孔子並不十分贊同季文子的這種態度。孔子和季文子生不同時,孔子出生的時候,季文子已經逝世十多年了。後來孔子聽人說到關於季文子的謹慎態度時,便評價道:“再,斯可矣”。意思是說,沒有必要“三思”,只要能“再思”也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