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2.57W

告訴我們做事一定要有恆心,有毅力。想成功就要做一個有志者,一時的失敗並不等於永遠的失敗,只要心中有信念,堅持下去,終能苦盡甘來。

勾踐臥薪嚐膽,忍辱負重,是我們學習的目標,我們主要學習他的堅韌不拔之氣概。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作為一個君王,他能忍受別人忍受不了的痛苦,下定決心立志強國,實在是常人所做不到的。古人曾雲: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自古以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已成定律。但是,這正好說明,勾踐缺少了帝王的氣魄,他只能達到霸主的高度,不可能成為一代帝王。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哪個不是有寬容之心,不是有海納百川的氣魄,這才是帝王氣概。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憑著自己國力強大,領兵攻打越國。結果越國戰敗,越王勾踐於是被抓到吳國。

吳王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與餵馬這些奴僕才做的工作。越王心裡雖然很不服氣,但仍然極力裝出忠心順從的樣子。吳王出門時,他走在前面牽著馬;吳王生病時,他在床前盡力照顧,吳王看他這樣盡心伺候自己,覺得他對自己非常忠心,最後就允許他返回越國。

越王回國後,決心洗刷自己在吳國當囚徒的恥辱。為了告誡自己不要忘記復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堅硬的木柴上,還在門上吊一顆苦膽,吃飯和睡覺前都要品嚐一下,為的就是要讓自己記住教訓。除此之外,他還經常到民間視察民情,替百姓解決問題,讓人民安居樂業,同時加強軍隊的訓練。

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越國變得國富兵強,於是越王親自率領軍隊進攻吳國,也成功取得勝利,吳王夫差羞愧得在戰敗後自殺。後來,越國又趁勝進軍中原,成為春秋末期的一大強國。勾踐(?-前464年),姒姓,本名鳩淺(越國與中原各國語言不同,音譯為勾踐),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史記索隱》引《紀年》作菼執,春秋時期越國君主(前496年-前464年),“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踐即位。

同年,在槜李大敗吳師。越王勾踐三年(公元前494年),被吳軍敗於夫椒,被迫向吳求和。三年後被釋放回越國,返國後重用范蠡、文種,[1] 臥薪嚐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越王勾踐十五年(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興兵參加黃池之會,為彰顯武力率精銳而出。

越王勾踐抓住機會率兵而起,大敗吳師。夫差倉促與晉國定盟而返,與勾踐連戰慘敗,不得已與越議和。越王勾踐十九年(公元前478年),勾踐再度率軍攻打吳國,在笠澤之戰中三戰三捷,大敗吳軍主力。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破吳都,迫使夫差自盡,滅吳稱霸,以兵渡淮,會齊、宋、晉、魯等諸侯于徐州,遷都琅琊(今江蘇省連雲港市錦屏山附近),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

臥薪嚐膽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臥薪嚐膽,意思是形容一個人忍辱負重,發憤圖強臥薪嚐膽是一個漢語成語,最早出自西漢時期的《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2] 該成語原意指越王勾踐戰敗後以柴草臥鋪,並經常舔嘗苦膽,以時時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難的故事,後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在句中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西漢·《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 [3] 北宋·《舊五代史·漢書·隱帝紀》“力役未息,兵革方殷,朕所以嘗膽臥薪(一說嘗膽履冰),廢食輟寢,雖居億兆之上,不以九五為尊,漸冀承平,永安遐邇,內則稟太后之慈訓,外則仗多士之忠勳。

” [4] 北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僕受遺以來,臥薪嚐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 [3] “嘗膽”最早出自西漢時期司馬遷編撰的《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但書中並無“臥薪”之說。“臥薪”和“嘗膽”連在一起,最早見於北宋蘇軾的《擬孫權答曹操》一文,其內容雖與勾踐之事毫不相干,但“臥薪嚐膽”這一成語卻自此被沿襲下來。

到明朝末年,梁辰魚寫了一個傳奇劇本《浣紗記》,大肆渲染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之事;清朝初年,吳乘權編簡易通俗史書《綱鑑易知錄》中寫道:“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臥薪嚐膽。”不久,又刊刻了明末作家馮夢龍寫的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書中也多次提到勾踐曾臥薪和嘗膽。這樣,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也就愈傳愈廣。

臥薪嚐膽的故事讓我們得到了什麼啟示?

有志者事竟成,做事一定要有恆心,有毅力。為了理想與目標,要堅持一切,敢於忍受一切磨難和艱辛,最終達到成功。

頑強的毅力來源於堅持不懈的努力。

人生充滿坎坷,什麼事都不是那麼容易的。 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要有一定的犧牲和忍耐。在應該忍耐的時候一味的放不下架子,那只有失去成功的機遇。如果能夠忍耐和放下,經過不斷努力,總有一天會有一番作為的。

而在努力的過程要不斷的鞭策自己,警醒自己。不能讓意志消沉麻木下去。不能忘了自己的初衷。

越王勾踐吃了別人不能吃的苦,經歷了別人不能承受的艱辛,勾踐最後能夠成功也是必然的。後人經常用臥薪嚐膽來教育孩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越王勾踐真是一個很好的正面教材,後人爭相用他做榜樣。擴充套件資料:臥薪嚐膽形容一個人忍辱負重,發憤圖強,最終苦盡甘來。

出處:北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僕受遺以來,臥薪嚐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上負先臣未報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且權先世以德顯於吳,權若效諸君有非常之志,縱不蒙顯戮,豈不墜其家聲耶?”翻譯:我會留下來,臥薪嚐膽,悼日月的流逝,而慨嘆功名之不立,上負先我沒有報告的忠誠,下愧伯符知人之明。暫且先代以德顯在吳,權力如果仿效各位有不尋常的想法,即使不被殺戮,難道不失其家族的名聲嗎??南宋的書籍卻屢屢提到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明末樑魚的《浣溪沙》劇本,又極力渲染勾踐苦心志、勞筋骨臥薪嚐膽的英雄作為。

明末作家馮夢龍在自己的歷史小說中,也多次提到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

臥薪嚐膽 什麼道理

臥薪嚐膽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事一定要有恆心,有毅力。想成功就要做一個有志者,一時的失敗並不等於永遠的失敗,只要心中有信念,堅持下去,終能苦盡甘來。

古往今來,“臥薪嚐膽”這個著名的歷史典故不知道鼓舞了多少失敗的人在屈辱之中忍辱負重,最終反敗為勝重新站了起來。

反思歷史,勾踐的故事給我們深深地啟發,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越王給吳王當了三年奴僕,受盡了屈辱,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他始終沒有放棄心中的信念,並且重振越國,找回失去的尊嚴。他在麻痺了吳王被放回越國後,積極安撫百姓,操練軍隊,吃飯前品嚐苦膽,晚上就睡在柴草上,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曾經的屈辱和復興越國的雄心。他身為一個高高在上的君王,能夠這樣做,真是難能可貴,經過自己的頑強毅力,勾踐終於打敗吳國,勾踐這種堅強的意志和堅持不懈、奮發圖強 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擴充套件資料:出處:北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憑著自己國力強大,領兵攻打越國。結果越國戰敗,越王勾踐於是被抓到吳國。吳王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與餵馬這些奴僕才做的工作。

越王心裡雖然很不服氣,但仍然極力裝出忠心順從的樣子。吳王出門時,他走在前面牽著馬;吳王生病時,他在床前盡力照顧,吳王看他這樣盡心伺候自己,覺得他對自己非常忠心,最後就允許他返回越國。越王回國後,決心洗刷自己在吳國當囚徒的恥辱。

為了告誡自己不要忘記復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堅硬的木柴上,還在門上吊一顆苦膽,吃飯和睡覺前都要品嚐一下,為的就是要讓自己記住教訓。除此之外,他還經常到民間視察民情,替百姓解決問題,讓人民安居樂業,同時加強軍隊的訓練。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越國變得國富兵強,於是越王親自率領軍隊進攻吳國,也成功取得勝利,吳王夫差羞愧得在戰敗後自殺。

後來,越國又趁勝進軍中原,成為春秋末期的一大強國。

臥薪嚐膽的啟示是什麼?

智慧啟示:“臥薪嚐膽”不僅是一種大隱忍,更是一種大智慧,它是一個人在人生遭遇重大挫折時,不得已卻又應當採取的生活態度。在業已出現的磨難面前,沮喪頹廢、一蹶不振是沒有任何建設意義的,只有“臥薪嚐膽”,將屈辱失敗變為一種激勵和動力,我們才有可能擺脫國境,再一次獲得成功。

臥薪嚐膽的故事:春秋時期,南方的吳國和越國時常爭戰。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踐繼位。吳王闔閭乘越國喪亂之際發兵攻打越國,越國軍民痛恨吳國乘人之危的行徑,同仇敵愾,奮力抵抗,最終大敗吳軍。吳王闔閭負傷死在歸途中,其子夫差繼位。夫差不甘心失敗,三年潛心備戰,於公元前494年率復仇大軍殺向越國。

越國不敵,被迫向吳國屈辱求和。按照夫差的要求,越王勾踐帶著夫人和大臣范蠡去吳國服苦役。越王給闔閭看墳,給夫差餵馬,伺候夫差穿鞋、脫鞋,甚至還要服侍夫差上廁所。

在吳國服役期間,越王勾踐可以說是受盡了嘲笑和羞辱,但為了胸中的復國大計,他還是一一忍了下來。三年苦役期滿後,吳王夫差放勾踐回國。勾踐君臣相見,抱頭痛哭,立志報仇雪恨。

回到越國的勾踐,時刻不忘在吳國受辱的情景。為了激勵自己,他在床上鋪了一層柴草,睡覺時就躺在柴草之上;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吃每頓飯時都要嘗一嘗苦膽。他以此種近乎自虐的方式,提醒自己時刻不忘曾經經歷的苦難和恥辱。

同時他也勉勵國人辛勤勞作,發展壯大越國,早日實現滅吳雪恥的大業。不僅如此,勾踐還採用大臣文種的建議,用錢幣賄略吳國君臣,以此麻痺對方收購吳國的糧食,使吳國糧庫空虛;贈送木料,慫恿吳王耗費人力物力興建宮驗;散佈謠言,離間吳國軍臣的關係,最終導致吳王殺害伍子胥;還向吳國派去美人西施,以此迷感吳王,使其沉湎美色而無心於國事。在做好了一系列準備工作之後,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踐趁吳王夫差去黃池會之際,突然襲擊吳國,一舉獲得成功。吳國大敗求和。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再次起兵伐吳,終於滅了吳國。

越王勾踐無心嘗膽的故事給了你什麼樣的啟示?

在失敗時要能夠堅持下來,不斷地努力,直到成功的那一天。 越王勾踐為了使自己不忘記以前所受的恥辱,激勵自己的鬥志,以圖將來報仇雪恨,回國後臥薪嚐膽,最終東山再起,一舉滅吳,恰恰印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觀點。

臥薪嚐膽的故事上面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就不說了。

給我們啟示八個字“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還可以學會“忍”這一點可以看看日本的德川家康) 一個人,活著就要有骨氣,不甘於失敗。

古人也曾說過: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一閉上眼睛,勾踐臥在柴堆上,伸著脖子“品嚐”苦膽的樣子便浮現在了腦海中。雖然勾踐失盡了威風,丟盡了尊嚴地服侍了吳王三年,但他不甘於失敗,他還有骨氣!回想起劉禪的樂不思蜀,不禁有些惋惜;又有些氣憤。 惋惜的是諸葛亮和劉備倖幸苦苦營建的蜀國就這樣毀於一旦;氣憤的是劉禪怎會這樣沒有骨氣,尊嚴丟了一地,卻甘於失敗。

至少這一點上,他就比不上勾踐。 還記得我第一次參加演講比賽時,不巧得抽中了一號,再加上技術不精,又有些緊張。 自然是落得個失敗的餘地。

不久,我有迎來了第二次比賽。 因為前一次的失敗,我不禁有些膽怯,但在老師的鼓勵下我又很快充滿了信心。賽前,為了能取得成功,我苦練了上百遍,怎麼會沒有結果?想起當初同學的嘲笑,怎能不氣憤填胸!這次怎麼也得拿個獎回去!讓他們看看:我有實力、有骨氣!想著想著,主持人便報出了我得名字。

我快步走上講臺,卻沒有立刻開始。 我又回想起了上次的經歷,手心裡突然開始冒汗。天雖不冷,但臉卻因緊張一陣陣的發燙。我拼命地在腦海之中搜尋著臺詞,心裡一陣陣糾結,可渾身卻半下也不敢動……我就這樣像木頭人一樣站在那裡,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只感到好長好長。

臺詞最終也沒找到,但我聽到了老師的叮嚀;看到了同學嘲笑的目光……我突然發現臺詞就在我眼前!我忘記了一切,只記得要爭回一份尊嚴!當我帶著笑,輕鬆地走下講臺時,熱烈的掌聲告訴我:我成功了!“人要臉,樹要皮”一個有尊嚴的人更是如此。 所以,要麼像勾踐一樣有臉面得活著;要麼就像項羽一樣死的坦坦蕩蕩!。 寶石哪裡去了的故事啟示遇事不要驕傲自滿,否則可能會失去一些東西。寶石哪裡去了作者:錢欣葆花公雞撿到一顆亮閃閃的寶石,他用嘴叼著,準備上街去賣掉。

花公雞走啊走,一條大河攔住了去路,他急得團團轉。 白鵝看著花公雞著急的樣子,走上去說:“你騎在我背上,我渡你過河去。”花公雞叼著寶石,騎在白鵝背上,白鵝奮力划水,向對岸游去。白鵝游到了河中央,花公雞說:“我的運氣真好,撿到了一顆很值錢的寶石。

”白鵝說:“是啊,你一定能賣很多錢!”花公雞想,賣掉了寶石,就去買許多許多穀子,還要造一幢漂亮的大房子。想著想著,他“咯咯咯”笑出了聲。白鵝把花公雞渡到了對岸,花公雞急急忙忙趕路,直奔街上。

他對寶石店的金絲猴老闆說:“我撿到一顆大寶石,請你幫助評個價賣掉。 ”金絲猴對花公雞說:“好啊,請把寶石拿出來看看吧!”金絲猴這麼一說,花公雞一下傻了眼,因為他的嘴裡哪裡還有什麼寶石,他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寶石一直在嘴裡叼著的,怎麼就不見了呢?”聰明的小朋友,你一定知道花公雞的寶石是在什麼地方丟的吧。

臥薪嚐膽的故事和啟示

臥薪嚐膽是形容一個人忍辱負重,發憤圖強,最終苦盡甘來。臥薪嚐膽的主人公是勾踐。

臥薪嚐膽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事一定要有恆心,有毅力。

臥薪嚐膽的故事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闔閭也受了重傷,臨死前,囑咐兒子夫差要替他報仇。夫差牢記父親的話,日夜加緊練兵,準備攻打越國。過了兩年,夫差率兵把勾踐打得大敗,勾踐被包圍,無路可走,準備自殺。這時謀臣文種勸住了他,說:“吳國大臣伯嚭貪財好色,可以派人去賄賂他。

”勾踐聽從了文種的建議,就派他帶著珍寶賄賂伯嚭,伯嚭答應和文種去見吳王。 文種見了吳王,獻上珍寶,說:“越王願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請您能饒恕他。”伯嚭也在一旁幫文種說話。

伍子胥站出來大聲反對道:“人常說‘治病要除根’,勾踐深謀遠慮,文種、范蠡精明強幹,這次放了他們,他們回去後就會想辦法報仇的!”這時的夫差以為越國已經不足為患,就不聽伍子胥的勸告,答應了越國的投降,把軍隊撤回了吳國。 吳國撤兵後,勾踐帶著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吳國伺候吳王,放牛牧羊,終於贏得了吳王的歡心和信任。三年後,他們被釋放回國了。

勾踐回國後,立志發憤圖強,準備復仇。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報仇的志氣,晚上就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裡掛上一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後就嚐嚐苦膽,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他派文種管理國家政事,范蠡管理軍事,他親自到田裡與農夫一起幹活,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舉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越國終於兵精糧足,轉弱為強。

而吳王夫差盲目力圖爭霸,絲毫不考慮民生疾苦。他還聽信伯嚭的壞話,殺了忠臣伍子胥。最終夫差爭霸成功,稱霸於諸侯。但是這時的吳國,貌似強大,實際上已經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親自帶領大軍北上,與晉國爭奪諸侯盟主,越王勾踐趁吳國精兵在外,突然襲擊,一舉打敗吳兵,殺了太子友。夫差聽到這個訊息後,急忙帶兵回國,並派人向勾踐求和。勾踐估計一下子滅不了吳國,就同意了。公元前478年,勾踐第二次親自帶兵攻打吳國。

這時的吳國已經是強弩之末,根本抵擋不住越國軍隊的強勢猛攻,屢戰屢敗。最後,夫差又派人向勾踐求和,范蠡堅決主張要滅掉吳國。夫差見求和不成,才後悔沒有聽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劍自殺了。 臥薪嚐膽的啟示 臥薪嚐膽是中華民族堅忍不拔、自強不息精神的濃縮性體現,這一行為形象而深刻地表現出居逆境而不靡、於困苦而不屈的高貴品質。

臥薪嚐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失敗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敢於面對,敢於重頭再來,無論何時失敗對於我們都是沉痛的,悲傷的。但是在沉痛中,我們不能沉淪,不能自暴自棄。要心懷大志,暗自充實自己鍛鍊自己。

只要心中有信念,堅持下去,就一定可以苦盡甘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