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信達雅是什麼意思?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7.81K

信達雅,是指譯文要符合漢語言的特點,注重一句話的完整性,即內容、結構、文采,也就是內容的準確性,語法結構的順暢,語言載體的文采文學性。據記載,中國翻譯事業的歷史悠久,但因為翻譯題材較少,而且大都是佛經翻譯的原因,導致翻譯理論空缺。

直到嚴復、林紓等一批翻譯家的出現,為翻譯理論空缺帶來光明,這些翻譯先驅者不僅翻譯數目繁多,而且題材廣泛,涉及到經濟、政治、文藝等各個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翻譯理論和翻譯標準的發展。

信達雅是什麼意思?

信達雅是由我國清末新興啟蒙思想家嚴復提出的,他在《天演論》中的“譯例言”講到:“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

”“信”指意義不悖原文,即是譯文要準確,不偏離,不遺漏,也不要隨意增減意思;“達”指不拘泥於原文形式,譯文通順明白,追求譯文整體通達流暢;“雅”則指文章本身的古雅,譯文時選用的詞語要得體,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簡明優雅。何謂“信”,直白來說就是要忠實原文,不刪減、不歪曲、不隨意新增。

正所謂譯文應該“取名深義……而意義不背本文”,作為我國近代翻譯史上學貫中西、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翻譯家,也是我國首創完整翻譯標準的先驅者,嚴復始終把譯文忠實於原文作為第一要義。

不過西方文法與中國迥殊,如果完全保留原文形式則必不可通,因此“信”並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原文形式,而是將原文按照譯入語語法形式做適當調整,從而是譯語準確完整地表達出來。所謂“達”即譯文順暢易懂。

也有人曾指出“信”和“達”實際上互為矛盾。如果原文字身沒有做到順暢易懂,而譯文卻做到了順暢易懂,又怎麼稱得上“信”呢?其實,嚴復在談到“達”的時候就講到譯者需要在下筆之前仔細閱讀原文並充分理解,因為源語和譯語存在語法上的差別,需要譯者對語句順序進行相應調整。

因此真正意義上的“達”其實是強調譯者應該理解原文,並根據句法規則進行相應調整,並不是一味地強調譯文通順。至於“雅”,在界定這一翻譯標準時,嚴復闡述得比較模糊,只是說譯文要求其“爾雅”,後來許淵衝先生進行了補充,他覺得“信”是翻譯的本體論,“達”是翻譯的方法論,而“雅”則是翻譯的目的論,因此譯文追求“雅”並不是一味地追求文雅、高雅,而是要求譯文儘量還原原文意境和神韻。

正如王佐良先生對“信達雅”做出的中肯評價,他說:“雅不是美化,不是把一篇不典雅的文章翻譯得很典雅,而是要通過一種努力傳達原作者的心智特點,原作的精神光澤。

Tags:信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