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真實的民國:極少數人的盛世,絕大多數人的荒年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2.82W

得益於影視劇的渲染,現代人眼中的民國時期都是鶯歌燕舞的。要是在上海,那更是一個冒險家的樂園,只要敢打敢拼,就可以在大上海灘站穩腳跟,並且成為時代的新秀。那個時代的人們,似乎過著一種自由、富足,而且又充滿了情調的生活。

以至於國內有很大一部分人,甚至於都在懷念那個年代,認為那時候的社會整體氣氛是不壓抑的,而底層的民眾也可以在相對自由的流動中,獲得一線生機。這種渲染乍聽起來,非常有吸引力,可惜,真實的民國卻從來不是這個樣子。

真實的民國,本就面臨著生產力低下和社會結構急需變革的死局,可偏偏又多年戰亂,導致社會整體的結構性改革難以推進。民不聊生的同時,即便那些富商大賈也有可能一夜之間,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真實的民國:極少數人的盛世,絕大多數人的荒年

華北地區連熱水都喝不上

說民國之前,不妨把歷史的時針稍微往前撥動一下,回到英國大使馬嘎爾尼來華訪問的18世紀。英國大使沿著白河水向北京進發,沿途供給他們的食品很豐富,但馬嘎爾尼在船上發現了一個細節——腐爛的食物以及死去的雞鴨肉,被丟棄到河裡的時候,沿河岸的百姓會冒著淹死的風險,來撈取這些腐敗的食物。

彼時正值乾隆晚年,清帝國還在做著萬邦來朝的美夢,根本沒有睜眼看世界。而馬嘎爾尼通過這趟中國之旅也斷定,清政府的強大不過是徒有其表,而其國內的百姓,則完全掙扎在生存線水平上下,完全沒有任何生活質量可言。

馬嘎爾尼的這個論斷是準確的,半個多世紀後,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外國傳教士紛紛來到了中國的腹地。一個在華北地區旅行的傳教士記載:當地的百姓都居住在低矮的土坯房內,吃的食物也都粗劣不堪。這是清朝末年外國人,對中國基層百姓生活的真實見證。

而整個華北地區,即便是在清朝滅亡之後,百姓的生活依舊延續了此前的那種艱苦狀態。甚至於到了20世紀30年代,基層民眾的生活水平還有所下降。1932年的《景縣誌》記載:當地的農民哪怕是在豐收之年,也只能吃到小米和玉米這樣的粗糧。

具體來說,農民早飯和晚飯只能喝粥,午飯的時候吃一頓鹹菜。雖然農民也種植小麥,但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情況下,才吃麵條。如果碰上歉收之年,農民只能吃棒子麵、高粱米和糠。至於說肉食,農民想都不敢想。

而且平時農民為了省下柴火,都不捨得喝熱水,都是喝涼水。只有在家裡來了客人的情況下,才會拿出茶和酒來招待客人。只有生活條件稍微好一點的地主家裡,日常才能吃到白麵,也能吃一兩道熱菜。

這種情況在民國時期相當普遍,即便是在天津,彼時這種大都市的市郊地區,農民也都以粗糧為主。而且在每年春夏等天長的季節吃兩頓飯,冬天這種天短的季節為了省糧食,人們只能吃兩頓飯。

在大多數地區,小麥被農民看成是奢侈品,大米更是見都沒見過。農民只在麥收結束後吃一點白麵條,然後把麥子儲存起來,以便在困難的時期,賣掉換粗糧或者是換錢。

這就是民國時期,北方農民日常飲食的真實寫照。由於生產力不高,再加上連年征戰所加收的各種苛捐雜稅,彼時農民的生活是最苦的,甚至於連餬口都不夠。

更不好說,北方的黃河流域,還時常決堤,而旱災也時常發生。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保守估計,餓死200萬人。以至於在20世紀文明的世界,還能再次見到人吃人和狗吃人,這種慘絕人寰的情形。

即便在相對富庶的南方地區,由於軍閥間的頻繁混戰,農民想要安定的生活,也全部是沒有保障的。

現代人都學過魯迅的《故鄉》,雖然那是一篇虛構的小說,但背景就是魯迅的家鄉江浙地區。然而透過魯迅的描寫,我們不難發現,即便是彼時最富裕的江浙地區,底層農民的生活也異常艱難,只有像趙老太爺這樣的階層,他們的生活才不受影響和干擾。

識字率太低,普遍文盲

不得不說,魯迅是去日本留過學的,而在民國時期,能出國留學的人鳳毛麟角。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所熟悉的諸多大師,民國年間似乎有很多,這不禁讓人產生了一種那個年代,知識文化水平普遍很高的感覺,可事實上,這種感覺是錯誤和偏差的。

真實的民國:極少數人的盛世,絕大多數人的荒年 第2張

現代書本中,也湧現過民國時期的各種文化大師,然而在那個年代,其中大部分都是家族生活相對較好的。魯迅雖然家道中落,但是他的父輩和祖父輩都做過小官,所以還能供養得起他出國讀書。而像徐志摩、胡適這樣的家庭,他們的家世背景就更好了。

但除此之外,全國絕大部分的群體,都是像老舍筆下《駱駝祥子》這樣不識字的勞動階層。他們本身就出生在貧困的家庭,不要說讀書,就連餬口謀生都是難事。這些人,才構成了民國絕大部分的群體。

其中一部分人留在農村苦苦堅持,一些在農村破了產的農民,或者是遭受天災,或者是因為戰亂,他們便會跋山涉水地去逃荒。北方地區像山東的農民,會闖關東,或是到北平和天津這樣的大都市去謀生。而黃淮地區的農民,大部分都湧向了富裕的上海。

這些流落到城市的農民,由於不識字,大部分也只能從事拉車、苦力、傭人、店夥計等之類的工作。沒有保障,沒有依靠,能夠混到出人頭地的,鳳毛麟角。就像老舍筆下的祥子,原本他想著能夠依靠自己拉車而成為車老闆,但殘酷的現實,最終擊碎了祥子的夢想。

一項剛剛解放後的統計資料顯示,民國年間,全社會的識字率只有10%,最多不超過20%,其餘80%以上的人都是文盲。試想在識字率不多的群體中,最終又有多少人,能夠出國留學呢?

在一個愚昧橫行的時代,又如何去推動生產結構的提升,如何又能進一步的,去提升絕大多數人的生活質量?

所以毫不客氣地說,民國年間確實有像上海、天津、青島、廣州發展得比較好的城市,但和國內絕大多數地區比起來,這些發展較好的城市,僅僅是一座座文明的孤島。

而大片的國土都還是黑暗的文明真空地帶,在這些地區,大眾又時常遭受戰亂、自然災害、瘟疫等諸多災難的衝擊,試問,絕大多數人的生活能好起來嗎?

上海,民國的文明孤島

現時代的民國影視劇,動輒就把故事的背景放到上海,燈火酒綠再加上各國列強的營建,看起來彼時的上海確實發展不錯。然而,上海的繁華和富裕,跟底層百姓沒有任何關係,他們的富裕,僅僅是權貴階層的富裕。

何況,即便是這種富裕,隨著戰爭的持續推進,這座唯一的文明之所也承受不住。由於戰亂不斷,彼時全國的財政赤字很快就衝破了200萬億大關,為了緩解赤字帶來的巨大壓力,政府只能發行大量的紙幣,如此一來,直接導致了通貨膨脹。

最終到20世紀40年代中期,連上海都承受不住這種負擔了。而這些,我們也可以從一些民國時期著名人物的記載中,看到一些端倪。他們的工資水平在不斷下降,但是物價的水平卻水漲船高。

惡性的通貨膨脹,首先從上海開始出現,政府發行的紙幣真的變成了一張廢紙,民眾帶著大捆的鈔票,甚至於連一盒火柴都買不了。而有錢的階層,都開始用黃金、美元以及銀元來結算。為了穩定上海的局勢,蔣經國決心到上海去打虎。

可惜雷聲大雨點小,最終發現最大的老虎,就是宋家和自己家。經濟結構的整體倒退,使得從上到下,都無心進行真正的改革,最終,那些有錢有勢的家族,都只是趁著這個混亂的時代攫取財富,根本不顧及百姓的死活。

所以到了民國中後期,不但底層百姓的生活異常艱難,即便是一些中小型的企業主,也都被逼迫地紛紛破產。最終鬧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民眾也親手把蔣家王朝,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而上海這座民國時期的文明孤島,最終也在經濟的惡性通脹之下,徹底破產了。

真實的民國:極少數人的盛世,絕大多數人的荒年 第3張

農民只能吃粗糧喝涼水,城市居民的收入持續貶值,中小企業主始終被破產的陰影所籠罩,試問一個遍地文盲,醫療條件差、死亡率高、戰亂不斷、政治黑暗腐敗、土匪惡霸橫行的民國,又有多少人會喜歡呢?

而沒有感受到社會艱難的人,甚至於還能感到歲月靜好,那在民國時期,一定是被勞苦大眾要打倒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