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出自哪首詩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2.61W

《蜂》。《蜂》是晚唐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詠物詩,也是一首寓理詩。

這首詩讚美了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和不滿。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出自哪首詩

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羅隱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作者心灰意冷,後又看見人民辛苦勞作在田間地頭與部分朝廷官員不勞而獲這樣相對立的情景而產生的憤懣,這可能是羅隱作出這首諷喻不勞而獲者的《蜂》的原因。

羅隱,原名橫,字昭諫,號江東生,晚唐詩人。他出生之時盛世大唐已經是昨日黃花,藩鎮割據威脅中央,宦官專權禍亂朝綱,唐王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 年青時代的羅隱想借助科舉考試踏入仕途,舒展自己巨集大的抱負。

誰知連考六次都沒有考中,但羅隱不服輸,接著考。 前前後後28年,共考了十多次,一直到五十五歲,依然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由於羅隱生於動亂時代,再加上流落不得志的生活經歷,養成了憤世嫉俗的思想性格。

他的詩文往往別出心裁,獨具寓意,諷刺犀利又耐人尋味。《蜂》這首詩就明顯體現了這種藝術風格。前兩句寫蜜蜂的生存狀態,在山花爛漫間不停穿梭、勞作,廣闊的領地給了它們相當大的施展本領的空間。

看似平平無奇,實則是匠心獨運,為下文的議論做出了鋪墊。果然,接下來,話鋒一轉,就提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已採的百花釀成蜜,辛辛苦苦的勞作終於有了可喜的成果,但是這般辛勞到底又是為了誰呢?在當時黑暗腐朽的社會裡,為的不正是那些佔據高位、手握重權的人嗎?此時,諷刺意味已不言而喻。詩人以反問的語氣控訴了那些高高在上、不勞而獲之人,在為勞動人民鳴冤叫屈的同時也表達對唐朝末年宦官專權、戰亂頻繁、民不聊生的痛恨之情。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詩名是什麼???

詩名是:《蜂》作者:唐--羅隱原文:《蜂》【作者】羅隱 【朝代】唐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譯文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裡鮮花迎風盛開,哪裡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採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嚐香甜。擴充套件資料:《蜂》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詠物詩,前兩句寫蜜蜂飛到平地山尖,經歷了無限美麗的風光,不辭勞苦,不畏艱險。後兩句寫蜜蜂採集百花,釀成蜂蜜,供人享受,為人辛苦,給人甜蜜。

這首詩通過描寫蜜蜂採花釀蜜供人享受這一自然現象,比喻廣大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被封建統治階級殘酷剝削的現實,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這首詩體物工妙,詞近旨遠,夾敘夾議的手法配合默契,語言敘述中不尚辭藻,平淡而具思致,清雅輔以言深。創作背景:大中十三年(859)底,羅隱至京師考進士,考了許多年,都沒中第,史稱“十上不第”。

詩人對當時的考試製度、朝廷很失望,在這樣的情緒下,看見人民辛苦勞作在田間地頭與部分朝廷官員不勞而獲這樣相對立的情景而產生憤滿。這大致是羅隱作出這首諷喻不勞而獲者的《蜂》的原因。

“為誰辛苦為誰甜”的意思是什麼?出自哪首詩?

“為誰辛苦為誰甜”的意思是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嚐香甜。出自唐代羅隱的《蜂》。

出處:唐 羅隱《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譯文: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裡鮮花迎風盛開,哪裡就有蜜蜂奔忙。蜜蜂啊,你採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嚐香甜。《蜂》賞析《蜂》這首詩讚美了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和不滿。這首詩有幾個藝術表現方面的特點:欲奪故予,反跌有力;敘述反詰,唱嘆有情。

此詩採用了夾敘夾議的手法,但議論並未明確發出,而運用反詰語氣道之。前二句主敘,後二句主議。後二句中又是三句主敘,四句主議。

“採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但由於主敘主議不同,末二句有反覆之意而無重複之感。本來反詰句的意思只是:為誰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卻分成兩問:“為誰辛苦”?“為誰甜”?亦反覆而不重複。

言下辛苦歸自己、甜蜜屬別人之意甚顯。而反覆詠歎,使人覺感慨無窮。

詩句“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忙”全詩及註解

出自唐代羅隱的《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譯文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風景都被蜜蜂佔有。

蜜蜂啊,你採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嚐香甜?註釋山尖:山峰。

無限風光:極其美好的風景。佔:佔有,佔據。採:採取,這裡指採取花蜜。擴充套件資料創作背景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羅隱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

作者心灰意冷,後又看見人民辛苦勞作在田間地頭與部分朝廷官員不勞而獲這樣相對立的情景而產生的憤懣,這可能是羅隱作出這首諷喻不勞而獲者的《蜂》的原因。羅隱的詠物詩往往別出心裁,獨具寓意,諷刺深峻犀利又耐人尋味。作者在對物象深入細緻的觀察基礎之上,對所詠之物融進他強烈的家國之憂與身世之慨,刺時諷世使得其能在晚唐詩壇脫穎而出。

《蜂》通過吟詠蜜蜂採花釀蜜供人享用這一自然現象,表現了他對社會和歷史問題的思考。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的全詩是什麼?作者是誰

1、”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作者是羅隱,全文如下:蜂羅隱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2、譯文無論是平地還是山峰,無限花開的風光,都被蜜蜂佔領。

它們採盡百花釀成蜜後,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3、簡析《蜂》是晚唐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詠物詩,也是一首寓理詩。這首詩讚美了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和不滿。這首詩藝術表現方面的特點為:欲奪故予,反跌有力;敘述反詰,唱嘆有情;寓意遙深,可以兩解。

4、作者簡介羅隱(公元833年~909年),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於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鹹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

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後,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鏐,歷任錢塘令、司勳郎中、給事中等職。五代後梁開平三年(公元909年)去世,享年77歲。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出自作者:羅隱。意思是蜜蜂辛辛苦苦採花釀成蜜,自己卻不能享用,要用來供養蜂王。

指世道不公,有人辛苦勞作卻不得溫飽,有人卻坐享其成,不勞而獲。

全文詩句如下: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譯文:無論是平地還是山峰,無限花開的風光,都被蜜蜂佔領。它們採盡百花釀成蜜後,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

賞析:《蜂》是晚唐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詠物詩,也是一首寓理詩。這首詩讚美了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和不滿。這首詩藝術表現方面的特點為:欲奪故予,反跌有力;敘述反詰,唱嘆有情;寓意遙深,可以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