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古人的上元節習俗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2.66W

拜神占卜;祈福迎祥;祭祀祖先。

元宵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稱“上元節”。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起源於民間開燈祈福的古俗。唐代開始,人們在元宵節放燈。明代時,百官在元宵節可放假十日,到了正月十五日,宮廷內臣及宮眷還會換上燈景補子蟒衣;十六日,燈市盛況空前,可謂是“天下繁華鹹萃於此,勳戚內眷登樓玩看,了不畏人”。幾百年來,元宵節吃元宵、賞花燈等習俗更是流傳至今。

唐代,人們在元宵節進行祭神、祭祖、占卜等活動。時人認為:天官好樂、地官好人,水官好燈,元宵節是三官下降的日子,人們便在這一天燃燈,並供奉果酒、元宵、湯圓敬神。此外,百姓們還會將元宵、湯圓作為祭品來祭祀祖先,圍坐在一起“施放花炮以娛佳景”,這種習俗一直流傳到清代。在光緒年間的《定遠縣誌》中就有這樣的記載:“上元各以糯米粉作湯圓敬神。”“米粉為丸,度歲祀灶用之又有大於(於)湯圓者,曰燈圓,元宵用之。”

南北朝樑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寫道:“其夕迎紫姑,以卜將來桑蠶,並佔眾事。”其他史料中也有記載:“是夜幼女輩請紫姑問豐欠。”“鄉村婦女於十五夜召廁姑以卜一歲吉凶並蠶田豐欠。”紫姑是家神、廁神,遂人們乞求她保佑自家農事順利,賜福降祥。除了紫姑外,人們也會祭拜其他家神。

《浙江通志》載:“元宵,各坊鄉之民,集眾祀裡祠,設醮誦經祈福境內,名雨水會。”人們不僅會聚集起來誦經,祈求新一年諸事順利,還會將五穀攢於寺廟、道觀祭神,用以“送耗”祈求平安。在一些地方城隍廟燈火最盛,大家用肩輿抬著城隍像上街遊行,所到之處都要焚香,這種節俗被稱為“城隍爺出巡”。

農家以秫米搗為餈,“上元晨造湯圓供祖先”。在元宵節,也有人用豆麵或蕎麵為燈添油,黃昏時送至祖先的牌位前點燃,這種祭祀祖先的習俗被稱為“送燈”,亦有在這天到祖塋持紙錢燃燈的習俗。在元宵節,人們緬懷先人,增強家族的凝聚力,同時也祈求先人的庇佑。

古人的上元節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充套件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