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怒江大橋為啥要鳴喇叭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2.54W

對建橋小戰士的致敬。

因為建橋時候一個戰士被埋在這個大橋的橋墩中,鳴笛是為了表示敬意。

1953年,開始修築怒江大橋。這座大橋,是聯通怒江的南北兩岸和川藏線上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當時暫時且唯一能過大型車輛的大橋。在當時,建設怒江大橋尤為關鍵和迫切,所有人都在夜以繼日,爭分奪秒,全力以赴。

就在澆築到最關鍵的橋墩時,一位因連續作業身體疲勞的士兵不慎掉進10多米高、橋墩中。正在澆灌濃度極高的水泥和混凝土,就像是沼澤地,那位士兵越是掙扎越往下沉。其他人都在奮力救他,可當時沒有任何先進救援裝置。所以,人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越陷越深,直至被混凝土逐漸吞沒。

為了完成怒江大橋的修築任務,人們只能忍痛含淚繼續往這個吞沒了士兵的橋墩中灌注混凝土,直到最後怒江大橋順利完工。但是,人們始終沒有忘掉那位犧牲的士兵。在重建怒江大橋時,保留了吞沒士兵的那座橋墩。

如今,很多汽車兵在經過怒江的這座橋墩時都會鳴笛和獻煙。這個頗具儀式感的舉動,成為一種特別的致敬。

怒江大橋位於雲南省怒江州瀘水縣六庫鎮,是一座橫跨怒江的特大型橋樑。怒江大橋始建於1953年,當時我國修建大橋技術裝置還不先進,都是靠著子弟兵們用堅強的意志才修建成功。後來1988年又進行了重建,歷時三年多的時間,在1991年的時候,終於建成開始投入使用。

怒江大橋憑藉超長的單空跨度,位居亞洲第二,全國第一。並且怒江大橋是當地唯一一座連線怒江兩岸的大橋,從建成開始,怒江大橋就肩負著跨越怒江天險,連線兩岸百姓,造福一方水土,一直處於超負荷執行。

怒江大橋為啥要鳴喇叭

當初為了跨越怒江,修建怒江大橋的難度非常大,因為怒江兩岸雄山峻嶺,海拔非常高。而為了修建怒江大橋,使用普通的工人,很難執行建造任務,並且成本非常高。所以當時開鑿懸崖峭壁的任務落到了某排,總共用了大半年的時間,才終於完成了上級下達的開鑿任務。當時全排三十人,最後只剩下了排長一個人,後來排長也落入怒江犧牲了。

這個故事的書面記載在張小康撰寫的《雪域長歌》一書中可以找到,裡面詳細記述了張小康父輩們與西藏的故事。書中提到的橋墩的故事也是以傳聞的形式來記述,並沒有事實佐證。

眾口相傳,當年修築怒江橋時,這位戰士因連續作業身體疲勞,不慎掉進10多米高、正在灌注水泥的橋墩裡,混凝土迅速凝固,戰友們想盡一切辦法也未能將他救起,最後只得流著淚將他築進了橋墩。

人落入灌注的水泥坑洞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特別是在上世紀50年代,當時連修路的機器都沒有幾臺,專業的救援裝置就更沒有了,不然也不會因為修路犧牲那麼多人,先烈們完全是用命在拼這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