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亦餘心之所善兮出自哪一部作品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1.88W

亦餘心之所善兮出自戰國楚國愛國詩人屈原代表作品《離騷》。原句是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翻譯是:這些都是我內心之所珍愛,就是讓我九死(或多死)還是不後悔。

亦餘心之所善兮出自哪一部作品

這句話表達了作者為追求國家富強、堅持高潔品行而不怕千難萬險、縱死不悔的忠貞情懷,後來人們在表達堅持理想、為實現目標而奮鬥時常引用這一名句表達心志。作為一名有骨氣的中國人,就應該具有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具有泰山壓頂不彎腰的民族氣節,具有改革創新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質,具有純潔高尚的美好品行。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積極建功立業。《離騷》是一首感情充沛的政治抒情詩,是一首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傑作。

詩中的一些片斷情節反映著當時的歷史事實,如“初既與餘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餘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脩之數化”即指懷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對屈原態度上的幾次反覆,但表現上完全採用了浪漫主義的方法:不僅運用了神話、傳說材料,也大量運用了比興手法,以花草、禽鳥寄託情意。而詩人採用的比喻象徵中對喻體的調遣,又基於傳統文化的底蘊,因而總給人以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感。

由於詩人無比的憂憤和難以壓抑的情緒,全詩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蕩蕩,不見端緒,但無論是詩情意境的設想,還是外部結構,都體現了詩人不凡的藝術匠心。從內容構思上說,詩中寫了兩個世界:現實世界以及由天界、神靈、往古人物和人格化了的日、月、風、雷、鸞風、鳥雀所組成的超現實世界。這超現實的虛幻世界是對現實世界表現上的一個補充。

在人間見不到君王,到了天界也同樣見不到天帝;在人間是“眾皆競進以貪婪”,找不到同志,到天上“求女”也同樣一事無成。這同《聊齋志異》中《席方平》篇寫陰間的作用有些相似。只是《席方平》中主人公是經過由人到鬼的變化才到另一個世界,而《離騷》抒情主人公則是自由來往於天地之間。

這種構思更適宜於表現抒情詩瞬息變化的情緒。詩人設想的天界是在高空和傳說中的神山崑崙之上,這是與從原始社會開始形成的一般意識和原型神話相一致的,所以顯得十分自然,比起後世文學作品中通過死、夢、成仙到另一個世界的處理辦法更具有神話的色彩,而沒有宗教迷信的味道。詩人所展現的背景是廣闊的,雄偉的,瑰麗的。其意境之美、壯、悲,是前無古人的,尤其是詩人用了龍馬的形象,作為由人間到天界,由天界到人間的工具。

《尚書中候》佚文中說,帝堯繼位,“龍馬銜甲”。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動物龍的原型之一即是神化的駿馬。《周禮》中說“馬八尺以上為龍”,《呂氏春秋》說“馬之美者,青龍之匹,遺風之乘”。在人間為馬,一升空即為龍。

本來只是地面與高空之分,而由於神駿變化所起的暗示作用,則高空便成了天界。詩人藉助自己由人間到天上,由天上到人間的情節變化,形成了這首長詩內部結構上的大開大闔。詩中所寫片斷的情節只是作為情感的載體,用以外化思想的鬥爭與情緒變化。然而這些情節卻十分有效地避免了長篇抒情詩易流於空泛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