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科普教育 > 

小麥抽穗期葉片發黃什麼原因

欄目: 科普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4.53K

小麥在抽穗期出現黃葉,一般是藥害、病害、根系生長不良導致。若是在拔節期間噴灑了除草劑,小麥就易黃花,可用28精高蕓薹素內酯緩解。病害就是紋枯病,可使用噻呋醯胺、贏極(75%肟菌·戊唑醇幹懸浮劑)噴施。若是生理黃化,可噴灑葉面肥緩解,如磷酸二氫鉀、尿素等,以此幫助葉片復綠。

小麥抽穗期葉片發黃什麼原因

小麥抽穗期旗葉發黃是什麼原因

導致麥葉發黃的原因有幾種。首先是小麥整體播種密度過大,造成小麥群體過大,影響到小麥光合作用,養分供應不足,導致葉片發黃。其次是遇到倒春寒,產生凍害。小麥受凍後,表現下部葉片發黃,同時造成小麥的抗病能力下降。三是肥水不足導致的葉片發黃。底肥不足,尤其氮肥不足時,麥苗瘦小、黃化。缺肥水導致的麥苗發黃不像凍害發黃來得那樣快,且由於田間地力差異,發黃程度不均勻,有的地方發黃程度重、有的地方發黃程度輕。四是藥物中毒。造成小麥苗期中毒的藥物主要是除草劑。除草劑施用要求嚴格,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藥害,且用於闊葉類雜草的除草劑不能在麥田使用。一旦由除草劑產生藥害,造成了小麥死苗是沒有什麼有效方法解救的。

根據以上情況,要加強肥水管理。若是底肥充足,春節後已經澆過水,田間不太旱,應以中耕劃鋤為主,促進麥苗生長。若是底肥不足,春節後又沒澆過水,田間乾旱嚴重,應及時加強肥水管理。澆水前撒施化肥,以碳銨、硫銨等速效肥為主,尿素在低溫下轉化慢不宜使用。適當增施鉀肥,以促進麥苗生長。

此外,還有患上小麥黃矮病毒病的可能。它的症狀主要表現葉片黃化,植株矮化。葉片典型症狀是新葉發病從葉尖漸向葉基擴充套件變黃,黃化部分佔全葉的1/3~1/2,葉基仍為綠色,且保持較長時間,有時出現與葉脈平行但不受葉脈限制的黃綠相間條紋。病葉較光滑。發病早植株矮化嚴重,但因品種而異。冬麥發病不顯症,越冬期間不耐低溫易凍死,能存活的翌春分櫱減少,病株嚴重矮化,不抽穗或抽穗很小。拔節孕穗期感病的植株稍矮,根系發育不良。抽穗期發病僅旗葉發黃,植株矮化不明顯,能抽穗,粒重降低。與生理性黃化區別在於,生理性的從下部葉片開始發生,整葉發病,田間發病較均勻。黃矮病下部葉片綠色,新葉黃化,旗葉發病較重,從葉尖開始發病,先出現中心病株,然後向四周擴充套件。

如是患上小麥黃矮病毒病,在發病初期可用生物農藥2%武夷菌素每畝50毫升防治。

最後,中國農藥第一網建議您諮詢當地農技人員,查清具體原因,然後對症用藥。

小麥抽穗麥穗尖端發黃是怎麼回事?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今天就這一問題,咱們一起探討學習。要想解決問題,首先要找到小麥發黃的原因。

1、小麥品種。有一些小麥品種,不抗寒。遇到早春,倒春寒或者其他極端降溫天氣,容易造成小麥葉片幹尖,形成發黃情況發生。

解決辦法:建議撒施顆粒尿素或者噴施液體氮肥~穩收。

2、除草劑藥害。早春正是噴施除草劑的最佳時間,但是有的除草劑容易造成小麥發黃情況發生。如,唑草酮成分,噴施後,如遇溫度高於18℃,容易發生藥害。再如,甲基二磺隆,炔草酯重複噴施,也容易造成小麥葉片發黃情況。

解決辦法:建議蕓薹素內酯+赤黴酸+液體氮肥~穩收,均勻噴霧即可。

3、病蟲害影響。早春驚蟄已過,萬物復甦。小麥病菌,蟲也開始活躍。比如蚜蟲,紅蜘蛛,紋枯病,莖腐病都有可能造成小麥葉片發黃。

解決辦法:建議吡蟲啉+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維炔蟎特預防小麥紅蜘蛛,蚜蟲。小麥紋枯病可以用苯甲丙環唑,戊唑醇,氟環唑等預防。如果發生了還是建議用噻呋醯胺防治。

4、凍害、乾旱等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關注我瞭解更多農業生產技術。

小麥葉子發黃是怎麼回事

1、低溫、土壤乾旱、大風和霜凍等氣象因素所造成的黃葉

2、土壤缺肥,包括氮、磷、鉀、鈣等。

3、土壤板結、淹水、漬澇、鹽鹼害、有毒物質等,所有能夠影響根系生長甚至造成部分根系死亡的因素都可以造成黃葉。

4、病蟲害。

5、除草劑過量或方法不當和秸稈還田粉碎不細,分散不均,架空根系造成的黃葉。

6、小麥的播種密度過大,就意味著這會造成小麥的光合作用不夠,導致小麥吸收的養分不足,從而出現葉片發黃的現象

擴充套件資料

播種後的綜合管理

1、合理適時灌水:根據土壤墒情和天氣及近期降水情況確定是否灌水。冬小麥應在土壤上凍前灌足封冰水,以提高小麥的抗寒能力。其次還要注重撥節期和升漿期的灌水,這三個時期的灌水是優質高產的保障。在灌水的過程中可選用水帶澆灌或噴灌的方式,以保證土壤對小麥的水分的充分供應,又能避免過多灌水對水資源的浪費和對土壤結構的破壞。撥節期和升漿期灌水,一定要注意收聽天氣預報,以免遇到大風,造成倒伏,對機械的收割和產量的提升產生影響。

2、科學追肥:應時刻觀察小麥的生長表現,並根據其生長表現來確定是否追肥和追多少肥。小麥追肥的三個關鍵是時期是撥節期、揚花期和灌漿期。前期以氮肥為主,後期以磷鉀肥為主,根據具體的生長表現可選用撒施和葉噴的方式,如果基肥施用充足且麥苗長勢良好,可選擇葉噴;如果底肥不足,長勢較差應儘早結合灌水撒施。前期以尿素為主,後期以磷酸二氫鉀為主,葉噴時可結會病蟲防治一次性完成。

3、加強病蟲害管理:在小麥的整個管理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對小麥的產量的質量至關重要。我國小麥的主要病害有條鏽病,紋枯病和白粉病可_用高效低毒的農藥進行防治,如三唑類的己唑醇,晴菌唑等或甲氧基丙烯酸脂類的醚菌脂,吡唑謎菌脂等。還可應現代新型微生物菌劑如哈茨木黴菌,枯草芽孢桿菌等進行生物防控。蟲害主要有蚜蟲和吸漿蟲,可_用害蟲天敵對其進行捕殺並結合黃色粘蟲板進行防治。在防病防蟲過程中應_用農業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及化學防控相結合的方式對其進行有效控制。

4、草害的防控:麥田雜草的防控可主抓播後和撥節前兩個關鍵時期。播種後立即採用封閉性除草劑每畝可以選用50%吡氟醯草胺15克+50克/升雙氟磺草胺15毫升,兌水25-30公斤。常用的麥田封閉除草劑還有禾本科雜草使用異丙隆、闊世瑪。闊葉雜草使用麥喜、麥草畏、苯磺隆、噻磺隆、使它隆、快滅靈、苄嘧磺隆等。苗齊後到撥節前可根據草情確定是否使用除草劑進行二次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