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精緻生活 > 

京族的傳統節日

欄目: 精緻生活 / 釋出於: / 人氣:1.38W

京族的傳統節日有哈節、春節、中元、食新米節等。哈節是京族隆重的民族節日,各地舉辦哈節的具體日期有所不同,主要活動有祀神、祭祖、文娛和鄉飲四項重要活動。哈節在哈亭中舉行,各地都建有哈亭,哈亭都是選用上等木料,結構牢固,有獨特的民族形式。

京族的傳統節日

京族的傳統節日

塔塔爾族和京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每年春天,塔塔爾人民都挑選一個風埂優美的地方過傳統節日。節日裡有歌舞,還有摔跤、賽馬、拔河等體育活動。群眾最喜歡的是“賽跳跑”。每個參加者將一個雞蛋放在匙中,口銜著匙把,賽跑時,雞蛋不能落地,最先跑到者即為優勝。這就是塔塔爾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撒斑節,又叫犁頭節。傳說七八百年前,有位歌仙來到這裡,以唱歌為名,暗中組織動員群眾反抗封建統治。她高亢的歌聲深得人民的喜愛。在她不幸犧牲於戰場後,人們修建了“哈亭”(唱歌的專用場所,亭式建築),用歌聲來紀念和讚頌她。後來就演化成了今天京族人民比較盛大的節日―――哈節(“哈”就是“歌”的意思,哈節即為“歌節”)。在農曆正月二十五日、六月初十、八月初十舉行的都有。節日期間,京族男女老幼身著節日盛裝,彙集於哈亭,舉行迎神祭祖活動。由“哈哥”(唱哈歌時專司持琴伴奏的男性)用幽雅動聽、引人入勝的曲樂聲和著兩個“哈妹”抑揚婉轉、優美流暢的歌聲,共賀節日歡樂。同時還進行比武、角力、鬥牛等活動為節日增添氣氛。

各民族的傳統節日中國少數民族主要節日

民族 主要節日 時間 民族 主要節日 時間

阿昌族

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五日 德昂族

潑水節 農曆四月十五日

會街節 農曆九月初十 東鄉族

聖紀節 *** 教歷三月十二日

潑水節 農曆二月二十九日 開齋節 *** 教歷九月三十日

撒神 農曆七月七年級 古爾邦節 *** 教歷十二月十日

嘗新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 侗族

蘆壟節 農曆六月至九月

白族

三月街 農曆三月十五日 侗年 農曆十一月十九日

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鬥牛節 農曆二月

漁潭會 農曆八月十五日 吃新節 農曆六月至七月

保安族

聖紀節 *** 教歷三月十二日 獨龍族

卡崔哇 農曆十月中下旬

開齋節 *** 教歷九月三十日 俄羅斯族

復活節 公曆三、四月

古爾邦節 *** 教歷十二月十日 鄂倫春族

春節 農曆正月七年級

布朗族

開門節 傣歷十二月十五日 鄂溫克族

米闊魯節 農曆五月二十二日

關門節 傣歷九月十五日 高山族

新年祭 農曆十二月

潑火節 農曆二月十九日 仡佬族

燈杆節 農曆正月七年級

布衣族

六月六 農曆六月初六 仡佬節 農曆三月九年級

三月三 農曆三月九年級 嘗新節 農曆六、七月

四月八 農曆四月初八 拉祜族

庫扎節 傣歷三月

朝鮮族

元日 農曆正月七年級 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上元節 農曆正月初五 嘗新節 傣歷十二月

寒食節 農曆四月初五 黎族

三月三 農曆三月九年級

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 僳僳族

收穫節 農曆九月

哈尼族

十月節 農曆十月七年級 澡塘節 農曆正月九年級

六月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過年節 農曆正月七年級

哈薩克族

聖紀節 *** 教歷三月十二日 刀杆節 農曆二月初八

開齋節 *** 教歷九月三十日 珞巴族

旭獨龍節 藏曆二月

古爾邦節 *** 教歷十二月十日 隆德節 藏曆四月

赫哲族

赫哲年 農曆正月七年級 滿族

頒金節 陰曆十一月十三日

***

聖紀節 *** 教歷三月十二日 廟會 農曆四月

開齋節 *** 教歷九月三十日 景頗族

目腦節 農曆正月十五日

古爾邦節 *** 教歷十二月十日 克爾克孜族

聖紀節 *** 教歷三月十二日

基諾族

打鐵節 農曆一月 開齋節 *** 教歷九月三十日

火把節 農曆六月 古爾邦節 *** 教歷十二月十日

京族

哈節 農曆六月初十 諾勞孜 農曆正月七年級

蒙古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週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週年紀念日)。每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傣族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

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都來源於 *** 教。

布朗族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曆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曆4月13日―15日舉行。 節日裡,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日。

怒族

主要節日有:春節,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仙女節,又稱鮮花節,是居住在貢山一帶的怒族的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穀神,怒語稱“汝為”,原碧江縣......>>

什麼族有什麼傳統節日太多了,我就舉一些吧!

布衣族

六月六 農曆六月初六 仡佬節 農曆三月九年級

三月三 農曆三月九年級 嘗新節 農曆六、七月

四月八 農曆四月初八 拉祜族

庫扎節 傣歷三月

朝鮮族

元日 農曆正月七年級 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上元節 農曆正月初五 嘗新節 傣歷十二月

寒食節 農曆四月初五 黎族

三月三 農曆三月九年級

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 僳僳族

收穫節 農曆九月

彝族 火把節 耍火把、摔交、鬥牛、歌舞表演 六月二十四日

插花節 插花、對歌 二月初八

彝族賽衣節 歌舞、鮮豔服飾 三月二十八日

彝族虎節 跳虎笙、虎舞 農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

彝族密枝節 祭神儀式

牟定“三月會” 物資交流、民間歌舞表演 三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九日

白族 大理三月街 物資交流、賽馬、歌舞表演 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

白族青姑娘節 歌舞 正月十五日

白族繞三靈 祭祀、栽秧 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白族栽秧會 祭祀、栽秧、對歌 芒種節令

白族火把節 樹火把、賽龍舟、唱大本曲 六月二十五日

白族石寶山歌會 廟會、對歌 七月底

白族梨花會 梨園裡野餐 每年梨花盛開時節

白族本主會 祭祀、歌舞、洞經音樂 各村寨不同

傣族 傣族潑水節 賽龍舟、潑水、歌舞 陽曆四月中旬

傣族送龍節 祭祀、歌舞 公曆一月

傣族關門節 琰佛塔、歌舞 陽曆七月中旬

傣族開門節 串寨、放高升、歌舞 陽曆10月中旬

哈尼族 哈尼族阿瑪突 祭祀、歌舞、擺街宴 農曆二月屬龍日

“苦扎扎”(六月年節) 打鞦韆、摔交、歌舞 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裡瑪主”節 歌舞、摔交 陽春三月

哈尼族捉螞蚱節 捉螞蚱來食用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姑娘節 鞦韆、歌舞 農曆二月初四

哈尼族祭龍日/新米節 鑼、牛皮鼓,巴烏、四絃琴 農曆二月二日

哈尼族米索扎節 鞦韆、歌舞

哈尼族苗愛拿節 篝火、歌舞 五月上旬

苗族 苗族花山節 爬花杆、蘆笙、歌舞 正月

僳僳族 僳僳族澡堂會 溫泉沐浴、賽歌 正月八年級

僳僳族“盍什”節 吃團圓飯、射弩比賽 正月七年級至十五

僳僳族刀杆節 爬刀杆、下火海、丟包、歌舞 二月初八

納西族 納西族米拉會/棒棒會 野炊、賽馬、歌舞、農具交易 二月初八

納西族三多節 祭祀、對歌、鬥牛 六月二十五日

納西族騾馬大會 物質交流、文體表演 農曆三月中旬/七月中下旬

納西族祭天 祭祀 春祭在正月/秋祭在七月

納西族七月會 物質交流、文體表演 夏曆七月中旬

納西族祭龍節 物資交流、文體表演 正月十五

拉庫族 拉祜族庫扎節(年節) 象腳鼓舞、對歌 傣歷三月底或四月初

拉祜族葫蘆節 篝火、歌舞 農曆的十月初十

拉祜族祭太陽神 祭祀、歌舞 立夏日

佤族 佤族拉木鼓節 祭祀、歌舞 佤歷“格瑞月”/公曆12月

布朗族 布朗族岡永節 祭祀、歌舞 四月和九月

獨龍族 獨龍族卡雀哇(年節) 祭祀、剽牛、歌舞 冬月或正月

景頗族 景頗族目腦縱歌 祭祀、歌舞 農曆正月

怒族 怒族年節 敬祖、祭土、歌舞 十二月至次年正月十日

怒族鮮花節 採集鮮花、歌舞 農曆三月十五日

阿昌族 阿昌族會街 耍白象、跳象腳鼓舞 農曆九月中旬

普米族 普米族“大年”節 盪鞦韆、賽馬、歌舞 臘月初六

普米族轉山會 遊山、歌舞 五月五日

藏族 藏族草地 *** 節/藏曆年 賽馬、野餐、跳鍋莊 農曆正月

藏族“花兒”會 對歌 農曆六月十四

藏族跳神法會 祭祀、歌舞 藏曆除夕

藏族賽馬會 賽馬 農曆五月......>>

各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中國少數民族主要節日

民族 主要節日 時間 民族 主要節日 時間

阿昌族

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五日 德昂族

潑水節 農曆四月十五日

會街節 農曆九月初十 東鄉族

聖紀節 *** 教歷三月十二日

潑水節 農曆二月二十九日 開齋節 *** 教歷九月三十日

撒神 農曆七月七年級 古爾邦節 *** 教歷十二月十日

嘗新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 侗族

蘆壟節 農曆六月至九月 白族

三月街 農曆三月十五日 侗年 農曆十一月十九日

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鬥牛節 農曆二月

漁潭會 農曆八月十五日 吃新節 農曆六月至七月

保安族

聖紀節 *** 教歷三月十二日 獨龍族

卡崔哇 農曆十月中下旬

開齋節 *** 教歷九月三十日 俄羅斯族

復活節 公曆三、四月

古爾邦節 *** 教歷十二月十日 鄂倫春族

春節 農曆正月七年級

布朗族

開門節 傣歷十二月十五日 鄂溫克族

米闊魯節 農曆五月二十二日

關門節 傣歷九月十五日 高山族

新年祭 農曆十二月

潑火節 農曆二月十九日 仡佬族

燈杆節 農曆正月七年級

布衣族

六月六 農曆六月初六 仡佬節 農曆三月九年級

三月三 農曆三月九年級 嘗新節 農曆六、七月

四月八 農曆四月初八 拉祜族

庫扎節 傣歷三月

朝鮮族

元日 農曆正月七年級 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上元節 農曆正月初五 嘗新節 傣歷十二月

寒食節 農曆四月初五 黎族

三月三 農曆三月九年級

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 僳僳族

收穫節 農曆九月

哈尼族

十月節 農曆十月七年級 澡塘節 農曆正月九年級

六月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過年節 農曆正月七年級

哈薩克族

聖紀節 *** 教歷三月十二日 刀杆節 農曆二月初八

開齋節 *** 教歷九月三十日 珞巴族

旭獨龍節 藏曆二月

古爾邦節 *** 教歷十二月十日 隆德節 藏曆四月

赫哲族

赫哲年 農曆正月七年級 滿族

頒金節 陰曆十一月十三日

***

聖紀節 *** 教歷三月十二日 廟會 農曆四月

開齋節 *** 教歷九月三十日 景頗族

目腦節 農曆正月十五日

古爾邦節 *** 教歷十二月十日 克爾克孜族

聖紀節 *** 教歷三月十二日

基諾族

打鐵節 農曆一月 開齋節 *** 教歷九月三十日

火把節 農曆六月 古爾邦節 *** 教歷十二月十日

京族

哈節 農曆六月初十 諾勞孜 農曆正月七年級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滿族許多節日均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635年農曆10月13日,皇太極釋出諭旨,正式改族名“女真”為“滿洲”,這標誌著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形成。各地滿族同胞在農曆十月十三日滿族命名日自發地舉行紀念活動,以示紀念滿族的誕生。

上元節:即正月十五日,俗稱“元宵節”。同漢族一樣,滿族也有元宵掛彩燈和吃元宵的習俗。

賽裝節

賽裝節――彝族少女的時裝表演:楚雄彝州有兩個地方有賽裝節。一個是永仁縣直苴村的賽裝節,時間為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一個是大姚縣三臺鄉的賽裝節,時間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各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我國56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1、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會街,是阿昌族人民的傳統 *** ,多在每年農曆九月中旬舉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會街原屬宗教 *** 。主要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出窪(開門)、燒白柴、潑水節等。除宗教節日外,還有許多本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窩羅節、澆花節和春節。耍白象是阿昌族傳統節日。

2、德昂族

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節),是虔誠的佛教徒最大的淨居把齋節日。

3、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

4、侗族

侗族傳統節日各地日期不一,主要節日有新婚節、架橋節、祭牛節、吃新節、花炮節等。

5、白族

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它和“火把節”(又稱星迴節)等民族節日饒有特色。其他主要節慶活動還有大過年、繞三靈、火把節、耍海會、拜日望等。同漢族相同,也過清明、端午、中秋等。

6、獨龍族

唯一的傳統節日年節(獨龍語: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聯絡在一起的。過卡雀哇於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具體時間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準備的多寡而定,節日期間,人們要舉行祭山神儀式,唱歌跳舞。

7、俄羅斯族

俄羅斯人傳統的民族節日主要與宗教信仰有關,每年公曆的1月7日俄羅斯族均歡度聖誕節,紀念耶穌降生。

8、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不多,只有春節、氏族的“莫昆”大會和宗教活動“奧米納仁”,還有篝火節。主要節日是農曆新年。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倫春民族傳統的節日--篝火節。這一天,鄂倫春人都要點燃篝火,歡歌舞蹈,歡慶自己民族的節日。

9、布朗族

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

10、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不管是牧民、獵民還是農民,都以農曆新年為主要節日。臘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區五月二十二日要過“米闊魯”節,實際是由一種生產活動演變而成的節日。這一天,要統計牲畜的數目,給馬剪鬃尾、打烙印。人們在5月初五早起採艾蒿戴在頭上,去河邊洗臉、沐浴,以求安康。牧區還有“祭敖包”,這是從宗教祭祀演變成的節日,要舉行賽馬等活動。11、高山族

11高山族

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穫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12、仡佬族

祭山、吃新、過年,是各地仡佬族普遍過的三大節日。春節,是仡佬族最大的節日。農曆十月一日,是仡佬族的傳統節日“牛王節”,是仡佬族民間特有的節日。

13、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節)、端午節、秋夕(中秋節)。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為老人安慰日(老人節)。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週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週年紀念日)。

14、黎族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歷法有著密切的關係。解放前黎族的節日,在鄰近漢族地區和黎漢雜居地區,大多都用農曆,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15、僳僳(lisu均四聲)族

主要節日有闊時節、火把......>>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有哪些?傳統節日有:春節、冬至節、端午節、七夕節、清明節、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最最隆重的傳統節日當然是春節了!傳統的樂器有:琵琶,二胡,板胡,古箏,笛子,壎,七絃琴, 簫,揚琴〈好像是這麼寫的〉,管子,古稱篳篥或v篥,嗩吶,大三絃,月琴,蒙古民族傳統樂器馬頭琴等等。傳統服飾?我認為是漢服,但很少見了,當然,唐服也算~!還有女人比較喜歡的旗袍也算吧。。

朝鮮族傳統節日 百度百科節慶 朝鮮族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誕生一週年、“回甲節”(六十大壽)、“回婚節”(結婚六十週年紀念日)。朝鮮族一向崇尚禮儀,注重節令。每逢年節和喜慶的日子,飲食更加講究,所有的菜餚和糕餅,都要用辣椒絲、雞蛋片、紫菜絲、綠蔥絲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點綴。 朝鮮族春節:能歌善舞的朝鮮族人民的節日生活豐富多彩。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古老的伽琴和洞簫的樂曲聲,將人們帶入個新的境界。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壓跳板、拔河等,競賽場上,熱鬧非凡,人們扶老攜幼爭相觀看。正月十五夜晚,舉行傳統的慶祝 *** ,有幾位老人登上木製的“望月朝鮮族的“花甲宴”架”,以先看到明月為福,意味著他的兒孫健康、萬事如意。隨後,大家圍著點燃的“望月樓”,隨著長鼓、洞簫、嗩吶樂曲聲載歌載舞直到盡興。 上元節:朝鮮族傳統歲時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節期一天,這天,朝鮮放要先到祖墳送燈,然後在堂內烯“屬”燈,院內掛天燈、院門兩旁掛壁燈,還要到河裡放燈船。這一天還要吃藥飯、五穀飯,喝聰耳酒。藥飯以江米、蜂蜜為基本原料。摻大棗、栗子、松子等煮成。因藥飯原料較貴,不易湊齊,一般以大米、小米、大黃米、糯米、飯豆五種做的“五合飯”代替。以盼望當年五穀豐收。上元節有許多遊戲,過去有火炬戰、車戰、拔河等。火炬戰,即賽火,看誰的火炬最亮,燃的時間最長。車戰,是比誰的車結實。所有娛樂活動,全村人都來參加。圍觀者敲鼓助威,熱鬧異常。取勝者唱歌、跳舞,歡慶勝利。晚上,大家舉著火炬上東山高處迎圓月,誰當年有福,誰就能望見初升圓月,迎月之後,男女老少在月光下踏橋。踏橋,也叫跺橋。朝語中“橋”和“腿”兩詞同音,跟橋意為練腿。踏橋時,每人要在橋上往返幾次至幾十次不等,共次數必須與自己的歲數相等,以求祈福禳災。 嬰兒生日節:即嬰兒週歲生日節。在朝鮮族的人生儀禮中,嬰兒的一週歲紀念日最受重視。嬰兒一週歲紀念日的慶祝活動也非常隆重。嬰兒生日到來之際,嬰兒的媽媽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後給孩子穿上一套精心製作的民族服裝,然後把孩子抱到已準備好的生日桌前,讓嬰兒“過目”專門為他擺設的“涉獵物”。桌子上會擺放一些打糕、糖果、食品、筆、書、小槍等等帶有象徵意義的東西。客人到齊後,嬰兒的媽媽就叫孩子從桌子上五花八門的東西中隨便拿自己喜歡的中意之物。當孩子伸手從桌子上拿一樣東西時,客人們就歡騰起來,說一些使祝興的話。這個過程人們叫做嬰兒受生日席桌的“儀式”。有的地方還有老人給孩子脖子套上一團素白色線的習俗,以示希望孩子象雪白的線團那樣做一個潔白的人,能像長長的線那樣命長延壽。 洗頭節:陰曆六月十五日是朝鮮族的洗頭節。這一天被視為黃道吉日。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邊洗頭,傳說用向東流的溪水洗頭是很吉利的。晚上,人們還要在家裡舉行洗頭宴,唱洗頭歌,然後全家老少高高興興地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晚餐。 回婚節:在朝鮮族的家庭節日中,最隆重的是“回婚節”,亦稱“歸婚節”,即結婚60週年紀念日。舉行回婚節必須具備如下三個條件:一是老兩口都健在;二是親生子女都在世;三是孫子孫女無夭折。如果親生子女或孫子孫女中有死亡者,則不能舉行回婚節。因此,誰家能舉辦回婚節,是種很大的榮耀,親朋好友都要前來祝賀,一對老人穿上年輕時的結婚禮服,相互攙扶著入席,大家頻頻舉杯祝福,比年輕人的婚禮更為熱鬧隆重。 六一節:六一國際兒童節在延邊已演化成新的全民節日。在延邊,人們把“六一”兒童節活動當成一項重大的愛幼活動。“六一”這一天,往往萬人空巷,人們穿著節日盛裝湧向公園進行遊園活動。 除了......>>

民族傳統節日有哪些天行鍵

[神機真人] 彝族

火把節 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 石林、楚雄、大理 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

插花/打歌節 二月初八 大姚、雙江 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青年男女盛裝跳“左腳舞”

密枝節 二月初八 石林 祭龍樹、野餐

祭龍節 二月初八 景谷 跳蘆笙舞

賽衣節 三月二十八日 大姚 賽衣

三月會 三月二十八 牟定 趕集、跳舞

虎節 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 雙柏縣小麥地衝 跳舞

白族

三月街 三月十四至十六日 大理 物資交流、賽馬、賽龍舟、歌舞

繞三靈 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大理 繞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節 六月二十五日 大理村寨 驅邪求吉、祈求豐收

本主節 日期不一 大理 供奉“本主”、誦經唱文,焚香磕

頭、歌舞、遊樂、競技等

石寶山歌會 七月末八月九年級天 劍川 彈唱白族情歌

苗族

花山節 一月三日 屏邊、永善 對歌、跳蘆笙舞、爬花杆

納西族

米拉會/棒棒會 五月十五日 麗江 賽馬、農具交易會

祭天 節期不定 麗江 祈年求豐,消災除邪

騾馬大會 三月七月 牲畜交易

三朵節 二月初八 麗江 賽馬、跳“阿哩哩”、野餐

七月會 七月中旬 麗江 大牲畜交易、對歌

摩梭人

朝山節 七月二十五日 瀘沽湖 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結交阿夏

景頗族

目腦縱歌 一月十五日 潞西、隴川 跳文崩舞

藏族

成佛日 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會 藏曆除夕 迪慶 跳神節目

賽馬會 五月初五 中甸草場 搭帳篷,野炊、宴客、賽馬

成道日 十月二十五日

端陽節 五月初五 迪慶 賽馬、跳鍋莊舞、弦子舞、野餐

布依族

牛王節 四月八日

羅平、富源 吃牛王粑、給牛散食、歌舞

傣族 潑水節 版納、德巨集 歌舞、賽龍舟、潑水、放升高

採花節 景谷 採花獻佛

送龍節 公曆一月 西雙版納大勐龍 送祭品給龍龔

哈尼族

扎哩作 一月一日 墨江 祭祖、對歌、盪鞦韆、宴請

阿瑪突 二月屬龍日 金平 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新米節 八月第一二個龍日 紅河 嘗新、祭天、祭親奠

苦扎扎 六月 紅河 對歌、跳舞、祭天神

十月年 十月 思茅、紅河 祭祖、通街宴

姑娘節 二月二日 紅河 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節 三月第一個屬牛日 思茅 祭母、唱思母歌

壯族

隴端節 三月 富寧 物資交流、青年男女對歌、社交

僳僳族

刀杆節 二月八日 怒江、保山 上刀山、跳嘎

賽歌會 臘月或正月上旬 怒江 賽歌、沐浴

澡堂會 春節 迪慶 沐浴、交友

***

開齋節 回曆十月一 昆明等地 禮拜、贈“油香”等

古爾邦節 回十二月 昆明等地 團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蘆節 十月 瀾滄 跳蘆笙舞、物資交流、

擴拾節 正月七年級 瀾滄、孟連 接新水、跳蘆笙舞、狩獵

祭太陽神 立夏日 瀾滄縣 敬獻神靈、祈禱年豐

佤族

拉木鼓節 臘月 西盟、滄源 拉木鼓、剽牛、跳舞

瑤族

盤王節 五月二十九日 文山、紅河 祭祖、歌舞

普米族

轉山會 五月五日 寧蒗 轉山、歌舞、鳴槍

阿昌族

會街 九月十五日 怒江、德巨集 耍青龍、白象、跳象腳鼓舞

基諾族

祭大 三月 版納 跳鼓舞、竹杆舞、打陀螺

水族

端節 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 富源 銅鼓舞、對歌尋偶

獨龍族

卡雀哇 臘月 貢山 剽牛、祭天、跳鍋莊、互邀作客

愛伲族

耶苦扎 六月 版納 打鞦韆、跳舞、聚餐

怒族

鮮花節 三月十五日 怒江峽谷 採集鮮花、祭祀仙女

怒族年 臘月二十九日 怒江峽谷......>>

京族的節慶與禁忌

京族的民族節日主要有“哈節”、“春節”、“中元”、“食新米節”等,別具特色,不拘一格。

唱哈節:“唱哈節”是京族最隆重和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唱哈”是京語,即“唱歌”之意。傳說越南陳朝時,有一位歌仙到京族地區,以傳授歌舞為名動員京族人民起來反抗陳朝的統治,得到京族人民的愛戴和敬仰。後來人們便修建“哈亭”並設立神位來紀念他。同時因為他的歌聲悠揚動聽,深受人們的喜愛,所以後人便以唱歌的方式來歌頌他。於是,一年一度的唱哈便成為京族人民的節日了。

哈節京族歲時習俗中隆重的民族節日為“哈節”。包括祀神、祭祖、文娛和鄉飲四項重要活動。

“哈節”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瀝尾、巫頭兩島在農曆六月初十,山心島在八月初十,紅坎村在正月十五。節日期間在“唱哈”前一天,集隊舉旗擎傘抬著神座到海邊,遙遙迎神,把神迎進哈亭,稱為“迎神”。然後在當天的下午三點鐘左右,進行祭神,聽祭文,而後入席飲宴與聽哈,稱為“坐蒙”(又稱“哈宴”)。每席六至八人。酒餚除少數由“哈頭”供應外,大部分由各家自備,每餐由入席人輪流出菜。邊吃邊聽“哈妹”唱歌。唱哈”連續三天。送神:“唱合”完畢就送走神靈。

春節:京族人過春節,在除夕時家家都要把年飯做好,除夕下午,全村人集中到哈亭祭拜祖先,燃放爆竹,然後分別回家拜祭祖先。大年七年級早晨,各家紛紛用香燭到井邊去拜神“買新水”,年七年級早餐不吃葷不喝酒,只吃糖粥、粽粑和白薯幹。一般七年級這天人們不出門給親友拜年,也不願別人進家,直到年八年級才出門。京族人的春節活動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過小年,並以豬、雞、魚“三牲”為供品祭拜諸神,春節活動才告結束。

京族漁獵作業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在生產和生活中的習俗、規矩和禁忌也是紛繁多樣的。

例如,在綴織漁網時,忌人來問三道四。在漿網或晾網時,竹竿頭處要掛上一團簕刺(又稱“簕古頭”)以避邪。每次扛網出海前,要在門外燒火一堆,把網從火上扛過,以示“興旺”。特別在新竹筏裝成後,要在路上或海邊堆以融融熱火,然後把竹筏從火上扛越而過,才能正式下水使用。一切網具,忌人在其上面跨過,特別嚴忌婦女跨越。膠新網忌別人走近觀看和講話,若這樣,就認為此網將捕不到魚。抬網出海,下第一網忌碰見女人。新造竹筏未下水時,忌煮生魚或焦飯,若這樣,認為當年會捕不到魚。拿魚籃出門到漁箔去捕魚時忌見女人。忌到漁箔裡大小便。坐船忌雙腳垂在船外或艙裡。船頭燒香敬神的地方不能坐。在京族漁家做客,千萬別說飯燒焦了,因為“焦”與“礁”同音,怕觸礁。在船上不要說“油”,把油稱為“滑水”,因為“滑”有“順當”、“順溜”、“順利”之意,而“油”與“遊”同音,船破後人落水才要遊呢。移動器物要拿起來,別拖著推著移動,因為有“擱淺”之嫌。當然,一般來說,不懂規矩的客人是不會被責怪的。

京族的節日和風俗習慣有哪些

一、信仰

京族的宗教信仰為多神教,兼通道教、佛教,也有部分人信天主教。“京族三島”最大的廟宇是靈光禪寺,寺內的銅鐘鑄於1787年,內奉觀世音菩薩。此外,也還有三婆廟(內奉觀世音,婦女多到此求子)、優婆廟(內奉漢伏波將軍馬援)  。

二、節日

京族的民族節日主要有“哈節”、“春節”、“中元”、“食新米節”等。“哈節”是京族歲時習俗中隆重的民族節日,舉辦祀神、祭祖、文娛和鄉飲四項重要活動。“哈節”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頭兩島在農曆六月初十,山心島在八月初十,紅坎村在正月十五。

“哈節”在“哈亭”中舉行,各地都建築有“哈亭”。各村“哈亭”,選用上等木料,結構牢固,有獨特的民族形式。屋頂的屋脊正中塑有雙龍戲珠的喜慶形象裝飾。哈亭內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上設有京家人信奉的諸神神座。殿內的柱上都雕寫著具有民族習俗特色的楹聯或詩詞。

三、服飾

京族男性穿的是無領、無扣的袒胸上衣。腰間還束以一條或二條彩色腰帶;有的束至五六條之多,並以腰帶的多少來顯示自己的富裕或能幹。由於其衫長過膝,衫叉的裂旗又開得很長,所以平時就把兩邊的衣服撩起,打成球結,置於腹部。男衫的顏色用淺青、淡藍或淺棕三種。褲子慣穿黑色,既寬又長;其褲襠尤長,幾乎是褲長的2/3。

青年女性穿的通常是白、青或草綠色的上衣,褲多為黑色或褐色。中年婦女喜穿青色或淺綠色上衣配以黑褲。老年婦女多穿棕色衣或黑衣黑褲,其褲的寬闊度與男性無異,乍一看就似飄動的長裙。

四、音樂

獨絃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樂器。樂器結構簡單而所奏樂曲音調豐富、單色優美是獨絃琴的最大特色。獨絃琴琴身用大半個竹筒或長方形的木匣做成,長約三尺半,一端插上一根圓木柱子與琴身垂直,另一端以把手繫上一條絃線,與小圓柱子相連,即成獨絃琴。獨絃琴的音量較小,曲音清雅。奏時,用一根小竹片撥絃線,彈出聲音娓娓動聽。“獨絃琴”和京族人的“唱哈”、“竹竿舞”同被譽為京族傳統文化的三顆珍珠 。

五、舞蹈

京族傳統的民間舞蹈主要有“跳竹槓”、“跳天燈”、“跳樂”和“花棍舞”等,其中有些源於民間宗教舞蹈,有些是京族群眾日常生活中的娛樂方式,具有明顯的娛神或娛人的文化功能。此外,還有現代題材的舞蹈——“搖船舞”、“紙馬舞”、“酒舞”、“天燈舞”等。

擴充套件資料

京族也稱為越族民族語言為京語,由於語言因素複雜,語言學家難以確定其語言屬系。京族主體在東南亞,中國境內的京族主要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主要聚居在東興市江平鎮的澫尾、山心、巫頭三個海島上,三島素有“京族三島”之稱。

京族是越南的主體民族,佔越南總人口的86%。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境內的京族總人口數為28199人。

京族的祖先大約在公元16世紀初陸續由越南塗山等地遷移來華,最先居住在巫山島和江平鎮附近的寨頭村,後來才逐漸向澫尾、山心、潭吉等地發展。京族為越南的主體民族,曾稱為“越南人”或“安南人”,瑤族稱他們為“交趾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京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