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精緻生活 > 

憤青的意思是什麼

欄目: 精緻生活 / 釋出於: / 人氣:2.98W

憤青的意思是什麼的答案是:憤怒青年,指的是對社會不滿,強烈期望改變現狀的青年

憤青的意思是什麼

憤青的意思是憤怒青年,指的是對社會不滿,強烈期望改變現狀的青年。“憤青”全稱“憤怒青年”,是在1990年代中後期成為流行詞的,但其實“憤青”現象在歷史上早已存在。最早特指1960年代歐美左翼思潮中主張顛覆傳統社會價值的叛逆青年。此外,也有一種說法,“憤青”一詞的詞義應當定性為奮鬥的青年。年輕人要有一種向上的奮鬥激情,勇往直前,敢於與社會不良的現象作鬥爭。祖國的未來,全都寄託在青年人的身上。

“憤青”雖是現代詞彙,但“憤青”現象卻古已有之,不絕於史。中國千年外交史上的“憤青”現象,無論是古是今,至少有如下幾個共同特點:在心態問題上,一直處於心理上的優越高位,以“天朝大國”的心態君臨天下;在名實問題上,重虛名,喜高調,脫離實際,不接地氣;在和戰問題上,一味主戰,誰主張和,誰就是賣國;在對外交往問題上,一味主張強硬,遇有談判,不顧自身實力和對方訴求,漫天要價,獅子大開口,視任何妥協為軟弱;在人際關係上,自以為高人一等,超越實際,極端偏激,唯我正確。

該詞之起源有爭議,一稱源自1970年代的香港,一稱“憤青”一詞本來是指文革時下鄉的知青,由於理想和現實的巨大落差,前途的茫茫無期,心理極度地壓抑,造成了一種憤世嫉俗的人格。

現在泛指的憤青主要是1980年以後在中國大陸出生的人,以受過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居多,這批人生長在中國國力日漸增強的年代,又接受過一整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思想教育,並對中國曾經淪為半殖民地和日本軍隊侵略中國的歷史印象深刻,歷史屈辱感和現實成就感交織在一起,由此培養出一種民族自豪情緒並有強烈的民族自尊,不難想象有人會強烈憎恨歷史上曾經侵略或侵害過中國的國家,1999年以後,連續出現中國大使館被炸,李登輝搞兩國論,中美撞機事件,小泉參拜靖國神社,中日釣魚島爭端,日本要求入常等事件,此種情緒立即升溫,民族主義迅速崛起,並在青年中蔓延,由此形成了現在為數眾多的憤青

雖然憤青個體在思想上差異很大,但他們仍在不少問題上有著相當的默契。憤青群體普遍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他們將日本和美國視作中國的長期對手,並對外來文化保持謹慎。憤青群體一般都以愛國者自居,並習慣於使用簡單的二分法來區分愛國人士和非愛國人士,對他們認為的非愛國者通常會進行言語上的攻擊,試圖感化非愛國人士的行為在憤青群體中則很少見。

憤青普遍認為中國應該更多得利用外交和經濟手段對潛在對手進行遏制和打擊,並認為,有時為了獲得戰略上的主動,中國本身的利益損失是必須的。比較激進的憤青團體還主張使用武力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一些領土爭端,甚至有聲稱要將日本從地圖上抹去或是要讓日本人以血償還在侵略中國中欠下的血債。

憤青的批評者認為憤青普遍缺乏對歷史和國際形勢的整體認識,並對他國充滿誤解,他們舉例說部分憤青在媒體上目睹9.11事件中美國世貿大廈倒塌時拍手稱快,這充分說明了憤青在人性上的冷漠和歷史知識的不全,憤青中鮮有人知道美國在二戰中大力援助中國,並有大批美國志願軍在中國參加抗日的事蹟。

憤青以對待敵人要冷酷無情作迴應並稱所謂的援助只是為了讓中國軍隊托住日軍,以方便美軍在太平洋上的作戰。還有人指出所謂的“憤青”只是生活壓力過大而希望通過某些名正言順的管道來宣洩情緒而已和具體主張完全無關,他們舉例說有部分“憤青”曾經在中國駐南使館被炸後以雞蛋和磚石襲擊美國使館大樓,而後又心平氣和得到那個使館大樓裡辦留學簽證。

Tags: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