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精緻生活 > 

越窯青瓷圈足特點

欄目: 精緻生活 / 釋出於: / 人氣:2.45W

越窯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窯系。東漢時,中國最早的瓷器在越窯的龍窯裡燒製成功,因此,越窯青瓷被稱為“母親瓷”。越窯持續燒製了1000多年,於北宋末、南宋初停燒,是中國持續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廣的窯系。越窯青瓷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倍受人們的讚賞和青睞,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之一。越瓷的特點是胎骨較薄,施釉均勻,釉色青翠瑩潤,光彩照人。越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貢品之一,而且又是唐代的一種重要的貿易陶瓷。同時與唐代精美工藝品和文苑藝術交相輝映,在工藝美術領域裡開創了一個新的世界。


越窯青瓷圈足特點


發展:越窯青瓷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經考古調查證明,它的主要產地是在浙江省的寧紹地區。(即唐代明州慈溪縣上林湖,五代時劃歸越州,唐代亦稱越州)是中國主要的青瓷發源地。

六朝青瓷的造型,一般說來比較單純而相對穩定,變化不是太大,樣式也不算太多。早期的瓷器因襲兩漢舊制,顯得拙樸規整,淳厚穩重,只有西晉青瓷造形豐富,承前啟後,藝術性又特別強,設計方面做到了在實用的條件下適當注意美觀大方。總體感覺清新典雅、柔和輕巧。

到了唐代,各個藝術門類都得到了高度的發展。越窯青瓷在唐代輝煌璀璨文化的影響下,又有了突出的成就。唐代的“祕色瓷”是越窯的代表作品。

隋唐五代的越窯可以說是一個大發展的時期,窯場擴大、作坊激增。僅上虞縣就有28處。官府設立貢窯,其產品地位空前提高,大大促進了生產工藝和技術水平,並躋身於社會上層的生活領域。也由於越窯產品與金銀、寶器、絲綢、珍品並列,使越窯成為全國六大青瓷名窯之首。許多文人紛紛吟賦作詩來讚美越窯。如顧況的“舒鐵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甌”;孟郊的“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施肩吾的“越碗初盛蜀茗新”;許渾的“越甌秋水澄”;鄭谷的“茶新換越甌”;陸龜蒙的“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反映了越窯瓷的釉色特點。或碧玉般晶瑩,或嫩荷般透翠,或層巒疊翠般舒目,等等。

越窯青瓷圈足特點 第2張

關於圈足:中國古陶瓷器的底足,隨著時代的變化,窯口互相借鑑傳承,陶瓷器圈足形狀也有相應變化。越窯是我國燒瓷歷史最早的瓷窯之一,足有玉璧底、圈足底、臥足底、外卷八字足等,折射出圈足發展變化的歷史,且越窯瓷器圈足的變化,在中國陶瓷器底足變化發展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在越窯瓷器的唾壺中:三國、西晉初期為六大口、圓腹、高圈足、平底或餅形足。南朝及隋時,腹更高,餅形足加高,有的有蓋,下有托盤。唐中、晚期演變成大口、細短頸、圓腹矮圈足。五代、宋沿襲,沒有多大變化。

越窯瓷器的碗:東漢時為半圓形平底,腹較深。三國時口大,小平底,器身較矮。西晉時碗體逐漸加高,至南朝,已演變成與現代碗形相似,唯底足為較矮的圓餅形實足。隋及唐初碗形與前代相同,但腹加深,圓餅形實足加高,同時還出現一種折腹碗。唐中期後又趨於平坦,海棠式碗多見。五代北宋時又向高和深發展,圈足外撇,有一部分圈足是粘接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