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精緻生活 > 

清明節習俗有哪些

欄目: 精緻生活 / 釋出於: / 人氣:1.45W

清明節習俗有哪些的答案是:盪鞦韆;蹴鞠;踏青;植樹;鬥雞;蠶花會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北京白雲觀前也有群眾騎馬擊球之典。清代天壇一帶也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後,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現了仿古馬球運動,使這一古老的體育運動在絕跡多年後重又出現在中華大地上。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中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清明節習俗有哪些

清明一到,氣溫上升,此時我國除東北與西北地區外,大部分地區的溫度已升至12`C,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因而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這個時節的北方,仍然時有冷空氣入侵,在田間管理工作中,要注意防禦晚霜凍,否則會造成中稻爛秧和早稻死苗的嚴重後果,因此水稻的播種、栽插要避開冷尾暖頭。而在西北高原,牲畜草料不足的寒冬影響,抵抗力下降,必須嚴防開春後的強降溫天氣對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時節,麥長只節”,黃淮地區以南的小麥快要孕穗,油菜已經盛花,東北和西北地區小麥也進人拔節期。若想取得豐產,一定要抓緊搞好後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蟲防治工作。北方的早作、江南早中稻進人大批播種的合適季節,要抓緊時機搶晴早播。“梨花風起正清明”,這時多種果樹進人花期,要重點做好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坐果率。華南早稻栽插掃尾,耘田施肥應適時進行。各地的玉米、高粱、棉花也將要下種。

“明前茶,兩片芽”,茶樹新芽生長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蟲;名茶產區也陸續開採,應嚴格科學管理,確保產量和質量。

清明時節,雨量增多,江南地區尤甚。雖然雨水豐沛可滿足各種農作物的生長髮育所需‘,但若降水過多,會誘發溼害而對莊稼造成傷害,所以也要加強防範。

Tags:清明節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