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白龍微服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05W

意思是:比喻貴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計不到的災禍

白龍微服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白龍微服

成語發音:bái lóng wēi fú

成語解釋:比喻貴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計不到的災禍

成語出處:西漢·劉向《說苑·正諫》:“昔白龍下清泠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

成語繁體:白龍微服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指貴人微服出巡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白龍魚服 檢視更多白龍微服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清·黃遵憲《和鍾西耘庶常津門感懷詩》:“秋草木蘭馳道靜,白龍微服記為魚。”



白龍微服什麼意思?

意思是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份,改裝出行。

魚服:指化裝成魚,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

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真實身份,改裝出行。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說苑·正諫》:“昔白龍下清泠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

漢·張衡《東京賦》:“白龍魚服,見困豫且。”

原文

吳王欲從民飲酒,伍子胥諫曰:“不可!昔白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漁人豫且射中其目。白龍上訴天帝,天帝曰:‘當是之時,若安置而形?’白龍對曰:‘吾下清冷之淵化為魚。’天帝曰:‘魚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龍,天帝貴畜也。

豫且,宋國賤臣也。白龍不化,豫且不射。今棄萬乘之位,而從布衣之士飲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

——西漢·劉向《說苑·正諫》

白龍微服的意思和造句

【白龍微服的拼音】: bái lóng wēi fú

【白龍微服的近義詞】: 白龍魚服

【白龍微服的反義詞】:

【白龍微服的意思】: 比喻貴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計不到的災禍

【白龍微服出處】: 西漢劉向《說苑正諫》:昔白龍下清泠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中其目。

【白龍微服造句】:

•清黃遵憲《和鍾西耘庶常津門感懷詩》:秋草木蘭馳道靜, 白龍微服 記為魚。

白龍微服打一生肖答案是什麼

是龍,白龍微服一般指白龍魚服。意思是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份,改裝出行。這裡皇帝有龍的含義,而且題目中也出現了龍,所以答案就是“龍”。

龍的來歷說法頗多,以聞一多推斷,蛇為圖騰的氏族先後兼併許多別的圖騰氏族,形成“以大蛇為主體,兼有馬的頭、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混合而成的龍圖騰”。

神格象徵

龍象徵出人頭地,不同凡響。孔子稱讚老子”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諸葛亮稱為“臥龍先生”,蔡邕常醉臥街頭而人稱“醉龍”,家長望子成龍。

龍鳳呈祥圖案在唐代後廣為流傳,不但象徵帝后權力,也象徵夫妻的美滿結合,還可象徵精神與物質的陰陽兩極調和。龍鳳圖案是中華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形象符號。

白龍魚服什麼意思

白龍魚服

典出《漢·劉向·說苑·卷九·正諫》:“吳王欲從民飲酒,伍子胥諫曰:‘不可.昔白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龍上訴天帝.天帝曰:『當是之時,若安置而形?』白龍對曰:『我下清冷之淵化為魚.』天帝曰:『魚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龍,天帝貴畜也;豫且,宋國 賤臣也.白龍不化,豫且不射;今棄萬乘之位而從布衣之士飲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 王乃止.”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之三》:“權翰林穿著儒衣,正似‘白龍魚服’,掩著口只是笑,連權忠也笑.”

春秋時,吳王欲與民共飲,伍員諫曰:“不可!昔天上白龍下於清冷之淵,化為魚時,為漁人豫且射中其目.白龍訴於天帝,天帝問曰:‘其時,汝以何形而現?’白龍答曰:‘吾下於清冷之淵後,便化為魚.’天帝曰:‘魚本為人所射殺也,既為如此,豫且何罪之有?’白龍乃天帝之寵物,豫且為宋國之下民.白龍若不化為魚,豫且便不敢射殺之.今王罔顧萬乘之尊位,而與尋常百姓共飲,臣恐有豫且之虞也!”吳王於是取消原意.

亦作白龍微服.《清·黃遵憲·和鍾西耘庶常津門感懷詩》:“秋草木蘭馳道靜,‘白龍微服’記為魚.”

“白龍魚服”.原指天帝之寵物白龍,化身為魚,遭漁父豫且射中之故事.後喻帝王公卿微服私訪,遭受困厄,身陷危境.或為隱瞞身分,喬裝出行,恐有不測之虞,常用此語.

漢朝人劉向編撰的《說苑》,記有這樣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有一條白龍,變作一條魚,到人間來玩.它在清清的河水裡,游來游去,很覺有趣.忽然漁人豫且走來,看見這條魚倒不小,就一箭射了過去.白龍傷了一隻眼睛,負痛而逃.它很生氣,就去向天帝告狀,要求懲治豫且傷害神龍的大罪.天帝問明原委,說道:“漁人本是捉魚為業的.豫且射的是魚,不是龍,他有什麼罪呢?問題倒是在你自己,你為什麼要變作魚呢?”

後漢張衡的《東京賦》中,有一句道:“白龍魚服,見困豫且(白龍化為魚形,被困於豫且)”,就是引用了這個典故.後來的“白龍魚服”這句成語,也就是從這裡來的.舊時人們借用這句成語來比喻貴人微服出行(隱藏身分,化裝到民間去).

不過,上述的神話故事,也還有另一種說法,如根據《楚辭·天問》的王逸所注,那麼故事就要變成這樣:河伯(黃河之神)化為白龍,在水濱遊玩.后羿見了,一箭射傷了他的左眼.河伯上訴天帝,請殺后羿.天帝說:“你是河神,后羿怎能射你?誰叫你變作動物?后羿射的是動物,難道有什麼罪嗎?”這裡說的不是白龍和豫且,而是河伯和后羿了.但故事情節和結構大致相同.

古代成語‘白龍魚服’的意思是什麼

白龍魚服 ( bái lóng yú fú )

解 釋 魚服:穿起魚的外衣。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分,改裝出行。比喻貴人微服出行,恐有不測之虞。

出 處 西漢·劉向《說苑·正諫》:“昔白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 漢·張衡《東京賦》:“白龍魚服,見困豫且。”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指貴人微服出巡

示 例 晉·潘岳《西征賦》:“彼~,掛豫且之密網。

近義詞 微服私巡

典出《漢·劉向·說苑·卷九·正諫》:“吳王欲從民飲酒,伍子胥諫曰:‘不可。昔白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龍上訴天帝。天帝曰:『當是之時,若安置而形?』白龍對曰:『我下清冷之淵化為魚。』天帝曰:『魚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龍,天帝貴畜也;豫且,宋國 賤臣也。白龍不化,豫且不射;今棄萬乘之位而從布衣之士飲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 王乃止。”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之三》:“權翰林穿著儒衣,正似‘白龍魚服’,掩著口只是笑,連權忠也笑。”

春秋時,吳王欲與民共飲,伍員諫曰:“不可!昔天上白龍下於清冷之淵,化為魚時,為漁人豫且射中其目。白龍訴於天帝,天帝問曰:‘其時,汝以何形而現?’白龍答曰:‘吾下於清冷之淵後,便化為魚。’天帝曰:‘魚本為人所射殺也,既為如此,豫且何罪之有?’白龍乃天帝之寵物,豫且為宋國之下民。白龍若不化為魚,豫且便不敢射殺之。今王罔顧萬乘之尊位,而與尋常百姓共飲,臣恐有豫且之虞也!”吳王於是取消原意。

亦作白龍微服。《清·黃遵憲·和鍾西耘庶常津門感懷詩》:“秋草木蘭馳道靜,‘白龍微服’記為魚。”

Tags:微服 白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