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什麼是幾內亞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13W

非洲西部沿海國家。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600多公里;陸鄰幾內亞比索、塞內加爾、馬裡、象牙海岸、賴比瑞亞和獅子山。面積245875 平方公里。人口530.1萬(1984)。全國分為32個省和1個特區,首都科納克里。

自然條件

國土東西延伸約800公里 ,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處於熱帶雨林向熱帶草原的過渡地帶,水熱條件較優越,資源豐富。自西向東,全境可分為4個自然區:

(1)下幾內亞。為狹長的沿海沖積平原,南寬北窄,約佔國土面積18%。海拔一般不足100米,河網稠密。海岸多溺谷型河口、沼澤和潟湖,紅樹林遍佈;在韋加爾角和卡盧姆半島為巖岸。平原東側與福塔賈隆高原之間,南段以陡崖相接,北段以低山丘陵過渡。受大西洋西南季風影響,氣候溼熱,年平均氣溫26℃,年降水量3000毫米以上,易受洪澇之害,但土壤肥沃,是全國主要農業區。

(2)中幾內亞。即福塔賈隆高原,在境內中西部,約佔國土面積23%。屬非洲陸臺邊緣部分,高原深受河流切割,地形破碎。海拔一般為750~1000米,北部的盧拉山1583米,塔姆蓋山1537米。尼日河、塞內加爾河、甘比亞河等西非主要河流均源出於高原,故有“西非水塔”之稱。諸河多急流瀑布,水力資源豐富。年降水量由西南部的2300毫米減至東北部的1600毫米,涼爽宜人,但東部已受乾熱的哈馬丹風影響。土壤瘠薄,鐵殼土廣佈,不利耕墾,為全國主要牧區和旱作區。

(3)上幾內亞。為海拔400~500米的低高原,約佔國土面積39%。地勢向東北傾斜。尼日河上游各支流構成稠密水網。屬熱帶草原氣候,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下,乾溼季分明,乾季較長,盛吹哈馬丹風,4月份氣溫可達40℃以上。為全國重要糧食產區。

(4)森林幾內亞。因覆蓋茂密的熱帶雨林得名。位於東南部,約佔國土面積20%。幾內亞山脊橫貫東西,由古老的花崗岩、變質岩等組成,地勢崎嶇,多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如寧巴峰,錫芒杜山等,前者海拔1752米,為全國最高峰。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年降水量2700毫米,適於發展熱帶經濟作物。

什麼是幾內亞

礦產資源豐富。鋁土礦探明儲量達90億噸,佔世界已知儲量1/3,且品位高、礦床大、埋藏淺, 利於開採。寧巴峰、錫芒杜山、卡盧姆的鐵礦儲量約120億噸,平均品位55%以上,其中1/3高達65%。尼日河谷有金剛石、砂金、鈾等礦。

居民和發展簡史

全國有20多個部族,其中富爾貝族人數最多,約佔總人口40%,聚居於中幾內亞;馬林克族佔18%,主要分佈在上幾內亞;蘇蘇族佔8%,多分佈在下幾內亞;還有格爾塞族、基西族(均在森林幾內亞)、巴加族等。85%人口信伊斯蘭教,13%信原始宗教,2%信天主教和基督教。官方語言為法語。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1.5人,西南沿海平原人口最密,每平方公里達100人以上;上幾內亞僅10人左右。1975~198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5.4‰。城市人口占20%。人口外流嚴重,有100多萬在鄰國謀生。中世紀時,曾是迦納帝國和馬裡帝國的一部分。15世紀始,葡、荷、法、英殖民者相繼入侵,建立據點,販賣黃金、象牙和奴隸。19世紀下半葉淪為法國殖民地。1893年稱法屬幾內亞,1895年併入法屬西非洲。出於掠奪的需要,殖民者於1914年建成了科納克里—康康鐵路,長661公里。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加速發展可可、咖啡和菸草,在鐵路沿線建立大批柑橘、香蕉種植園,並對金剛石礦和卡盧姆鐵礦進行掠奪性開發。幾內亞人民經長期鬥爭,1958年10月2日宣告獨立,稱幾內亞共和國。1978年11月改名幾內亞人民革命共和國。1984年4月改為幾內亞共和國。

經濟地理

原為落後的農業國。獨立後,隨著鋁土礦的大規模開發,經濟結構發生明顯變化,礦業的比重迅速上升,礦產品取代農產品成為出口大宗。但經濟發展水平還較低,1960~1970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為3.5%,1970~1982年為3.8%。1982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95美元。農業是國民經濟主要部門,82%的勞動力從事農業,1982年農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45.8%。全國耕地面積157.2萬公頃。個體農業佔優勢,多進行自給性生產,耕作粗放,生產水平低。私人種植園從事經濟作物的商品性生產,產品以出口為主,生產水平較高。1979年以來建有合作經濟性質的國營農牧場。經濟作物在農業中佔重要地位。主要有香蕉、咖啡、菠蘿、花生、柑橘、油棕等。香蕉生產集中於鐵路沿線的金迪亞區和馬木區,1982年產量11萬噸。咖啡主要分佈在自然條件較好的森林幾內亞,年產咖啡豆1.5萬噸。 菠蘿發展較快,出口鮮菠蘿、菠蘿汁和罐頭。菠蘿和柑橘都分佈在沿海平原中部和福塔賈隆高原河谷地段。油棕主要分佈在森林幾內亞,多為採集野生油棕果實,主要出口棕仁。花生分佈廣泛,多與其他作物輪作,商品性花生生產集中於福塔賈隆高原西北部和上幾內亞西部地區,1982年產量8.6萬噸。糧食作物以稻穀為主,1981年產量33萬噸,約佔穀物總產量70%,其中水稻主要分佈於沿海平原、尼日河上游平原和森林幾內亞;旱稻栽培要求不高,分佈較為普遍。其次是木薯和玉米,木薯是農村居民主要口糧。此外還有粟和高粱等。糧食不能自給。全國草場面積300萬公頃,佔國土面積12.5%。福塔賈隆高原和上幾內亞是兩大牧區,前者以養牛業為主,後者則主要經營養羊業。1982年有牛185萬頭,羊87萬隻。林地面積1065萬公頃,約佔國土面積43.3%,其中森林幾內亞區林木資源豐富,有喬木樹種110多種,多熱帶名貴林木。由於交通不便,開發受到限制。年產原木約300萬立方米

什麼是幾內亞 第2張

1982年工礦業佔國內生產總值26%,其中以開採鋁土礦為主的礦業和鍊鋁工業佔突出地位。1982年鋁土礦和氧化鋁出口約佔出口總值的96%。1960年以來,與外資合營,開發弗里亞、博凱、金迪亞等礦,其中博凱鋁土礦規模最大,設計能力達900萬噸,弗里亞礦以生產氧化鋁為主。1982年共產鋁土礦1148萬噸,氧化鋁57.8萬噸,前者產量僅次於澳大利亞,居世界第二位。此外還開採少量金剛石。加工工業薄弱,除鍊鋁工業外,以輕工、食品和水泥為主,集中在首都科納克里。電力是重要工業部門,全國發電能力80兆瓦,水電佔60%。

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全國公路總長28400公里,其中瀝青路面1300公里。與鐵路平行的科納克里—康康公路是全國東西幹線,南北幹線有東部的孔法拉—康康—恩澤雷科雷線和中部的馬木—拉貝—孔達拉線。鐵路總長1091公里,除科納克里—康康幹線外,還有礦區專用線3條:科納克里—金迪亞、科納克里—弗里亞、博凱—卡姆薩爾港。科納克里是綜合港口,年吞吐量 610萬噸,也是全國唯一的國際航空港。卡姆薩爾為鋁土礦專用港,年吞吐量1000萬噸。

Tags:幾內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