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水陸俱備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93W

意思是:水陸:指水上和陸地上出產的山珍海味。各種山珍海味都有。形容菜餚豐盛

水陸俱備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水陸俱備

成語發音:shuǐ lù jù bèi

成語解釋:水陸:指水上和陸地上出產的山珍海味。各種山珍海味都有。形容菜餚豐盛

成語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當日王都尉府準備筵宴,水陸俱備。”

成語繁體:水陸俱備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菜餚豐富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水陸畢陳 檢視更多水陸俱備的近義詞>>



描寫菜很豐盛的詞語

1.描寫“飯菜很豐盛”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八珍玉食、山珍海味、膾炙人口、饞涎欲滴、回味無窮

一、八珍玉食

【解釋】:泛指精美的餚饌。

【出自】: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萬語對生意。”

【譯文】:“精美的餚饌邀請你吃飯,千言萬對回答生意。”

二、山珍海味

【解釋】:山野和海里出產的各種珍貴食品。泛指豐富的菜餚。

【出自】:聞一多《鄧以蟄〈詩與歷史〉題記》:調補劑不一定象山珍海味那樣適味可口。

三、膾炙人口

【解釋】:膾:切細的肉;炙:烤熟的肉。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愛吃。比喻好的詩文受到人們的稱讚和傳訟。

【出自】:現代聞一多《歌與詩》:“一部膾炙人口的《國風》與《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詩歌合作中最美滿的成績。 ”

四、饞涎欲滴

【解釋】:涎:口水。饞得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形容極其貪饞的樣子。也形容非常眼紅。

【出自】:清·姬文《市聲》第二十六回:此時聽得子肅說有那樣的好煙,不覺饞涎欲滴。

【翻譯】:這個時候子肅說有那樣的好煙,不知不覺饞得口水都要滴下來了。

五、回味無窮

【解釋】:回味:指吃過東西以後的餘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覺得有意思。

【出自】:宋·王禹偁《橄欖》詩:“良久有回味,始覺甘如飴。”

【翻譯】:很久才有回味,開始覺得甜的像糖。

2.形容菜餚很豐盛的成語

形容菜餚很豐盛的成語有:

1、【成語】: 不腆之酒

【拼音】: bù tiǎn zhī jiǔ

【解釋】: 不腆:不豐厚。自謙之詞,意思是不豐盛的酒席。

【出處】: 《儀禮·燕禮》:“寡君有不腆之酒。”

2、【成語】: 炊金饌玉

【拼音】: chuī jīn zhuàn yù

【解釋】: 炊:燒火做飯;饌:飲食,吃。形容豐盛的菜餚。

【出處】: 唐·駱賓王《帝京篇》:“平臺戚里帶崇墉,炊金饌玉待鳴鐘。”

【舉例造句】: 此邦百萬多豪家,炊金饌玉紛如麻。

3、【成語】: 大酒大肉

【拼音】: dà jiǔ dà ròu

【解釋】: 指菜餚豐盛,大吃大喝。

【出處】:

【舉例造句】: 他每天都是大酒大肉的吃喝。

4、【成語】: 肥魚大肉

【拼音】: féi yú dà ròu

【解釋】: 指豐盛的魚肉菜餚。

【出處】: 清·頤瑣《黃繡球》第一回:“黃通理果然叫他妻子辦了兩席家常便飯,免不得肥魚大肉,十分豐盛。”

5、【成語】: 穰穰滿家

【拼音】: ráng ráng mǎn jiā

【解釋】: 穰穰:豐盛。形容獲得豐收,糧食滿倉。

【出處】: 《史記·滑稽列傳》:“甌窶滿篝,汙邪滿車,五穀蕃熟,穰穰滿家。”

【舉例造句】: 鐘鼎校銘,珪琮著考。秦權漢日,穰穰滿家。

3.形容食物很好吃很豐盛的成語有哪些

1、佳餚美味

【拼音】: jiā yáo měi wèi

【解釋】: 指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精緻可口的飯菜或味道鮮美的食品。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70回:“因此蕭後日常飲恨,眉頭不展,憑你佳餚美味,拿到面前,亦不喜吃。”

2、佳餚美饌

【拼音】: jiā yáo měi zhuàn

【解釋】: 饌:食物。指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精緻可口的飯菜或味道鮮美的食品。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1回:“兩口兒自去廚下安排些佳餚美饌酒食,管待武松。”

3、八珍玉食

【拼音】:bā zhēn yù shí

【解釋】:泛指精美的餚饌。

【出自】: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萬語對生意。”

4、山珍海味

【拼音】:shān zhēn hǎi wèi

【解釋】:山野和海里出產的各種珍貴食品。泛指豐富的菜餚。

【出自】:唐·韋應物《長安道詩》:“山珍海錯棄藩籬,烹犢羊羔如折葵。”

5、珠翠之珍

【拼音】: zhū cuì zhī zhēn

【解釋】:指水陸所產的美味食物。

【出自】:三國魏·曹植《七啟》:“山鵽斥鷃,珠翠之珍。”

4.形容飯豐盛的成語

關於豐盛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不腆之酒】:不腆:不豐厚。自謙之詞,意思是不豐盛的酒席。【炊金饌玉】:炊:燒火做飯;饌:飲食,吃。形容豐盛的菜餚。【大酒大肉】:指菜餚豐盛,大吃大喝。【大盤大碗】:形容酒宴十分豐盛。【大魚大肉】:指美好豐盛的飲食。形容菜餚豐盛。【肥肉大酒】:肥:富饒,富足;大酒:美酒。指美好豐盛的飲食。【肥肉厚酒】:厚:濃味,指淳正。肥美的肉,味濃淳正的酒。比喻美好豐盛的飲食。【肥魚大肉】:指豐盛的魚肉菜餚。【觥飯不及壺飧】:豐盛的酒餚沒有準備好,不如一壺水泡飯可以解除飢餓。比喻事情很急,不能等待。【厚酒肥肉】:厚:濃厚。指豐盛的飲食。【庖鳳烹龍】:烹:煮。形容菜餚極為豐盛、珍奇。【炰鳳烹龍】:烹:煮。形容菜餚極為豐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藝術技巧高明。【炮鳳烹龍】:炮:燒;烹:煮。形容菜餚極為豐盛、珍奇。【烹龍炰鳳】:烹:煮。形容菜餚極為豐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藝術技巧高明。【烹龍炮鳳】:烹:煮;炮:燒。形容菜餚極為豐盛、珍奇。【穰穰滿家】:穰穰:豐盛。形容獲得豐收,糧食滿倉。【人稠物穰】:稠:稠密,多。穰:豐盛。人口眾多,物產豐盛。形容城市繁榮昌盛的景象。【三牲五鼎】:原形容祭品豐盛。現形容食物豐富美好。【山珍海胥】:山珍:山野出產的珍貴食品。山野和海中出產的各種珍異食品。泛指豐盛的菜餚。【聲情並茂】:並:都;茂:草木豐盛的樣子,引申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達的感情都很動人。【水大魚多】:水面寬廣,魚必眾多。比喻事物隨其所憑藉之物的豐盛而豐盛。【水陸俱備】:水:指水產,海味;陸:指陸產,山珍;俱:全。各種山珍海味都有。形容宴席上菜餚豐盛。【銅盤重肉】:貴重的食器,豐盛的飯菜。引申指特殊恩寵。【物殷俗阜】:物產豐盛,風俗淳厚。【洋洋大觀】:洋洋:盛大、眾多的樣子;大觀:豐富多采的景象。形容美好的事物眾多豐盛。【炙鳳烹龍】:烹:煮;烹:燒。形容菜餚極為豐盛、珍奇。【饌玉炊金】:炊:燒火做飯;饌:飲食,吃。形容豐盛的菜餚。

5.描寫菜色香味俱全的成語

形容飯菜好吃的成語:

芳香四溢

香飄十里

油而不膩

香脆可口

鹹甜適中

甘脆爽口

五味俱全

酸甜可口

鮮美多汁

清爽可口

質嫩爽口

麻辣鮮香

香甜軟糯

關於飯菜的片段:

出自紅樓夢: 賈母說道:"夜長,覺的有些餓了。"鳳姐兒忙回說:"有預備的鴨子肉粥。"賈母道:"我吃些清淡的罷。"鳳姐兒忙道:"也有棗兒熬的粳米粥,預備太太們吃齋的。"賈母笑道:"不是油膩膩的就是甜的。"鳳姐兒又忙道:"還有杏仁茶,只怕也甜。"賈母道:"倒是這個還罷了。"說著,又命人撤去殘席,外面另設上各種精緻小菜。

水陸是什麼意思

題庫內容:

水陸的解釋

(1) [water and land]∶水路和陸路 水陸聯運 水陸 樞紐 蒙衝鬥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 步兵 ,水陸俱下。——《資治通鑑》 (2) [delicacies from land and sea]∶水裡和陸上所產的食物,特指山珍海味 水陸俱陳 詳細解釋 (1).水路與陸路。 晉 左思 《蜀都賦》 :“水陸所湊,兼六合而交會焉。” 唐 劉禹錫 《代竇中丞謝上表》 :“伏以道途遐阻,水陸縈紆。” 鄢國培 《巴山月》 第一章一:“ 南京 失守, 日本 人兵分兩路,向 武漢 水陸並進。” (2).水上與陸地。 南朝 宋 鮑照 《靈丘竹賦》 :“每冠名於華戎,將擅奇於水陸。” 《北齊書· 文宣 帝紀》 :“王摶風初舉,建旟上地,庇民立政,時雨滂流,下識亷恥,仁加水陸,移風易俗,自 齊 變 魯 ,此王之功也。” 《隋書·南蠻傳論》 :“水陸可居,鹹為郡縣。” 宋 周敦頤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 可愛 者甚蕃。” (3).水旱作物。亦指水田與旱田。 《隋書·東夷傳·新羅》 :“田甚良沃,水陸兼種。” 唐 元稹 《敘詩寄 樂天 書》 :“京城之中,亭第邸店以曲巷斷;侯甸之內,水陸腴沃以鄉里計。” (4).指水中和陸地所產的食物。 《晉書·石崇傳》 :“絲竹盡當時之選,庖膳窮水陸之珍。” 唐 白居易 《輕肥》 詩:“樽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 《 三國演義 》 第六八回:“大王今日水陸俱備,大宴群臣, 四方 異物極多,內中欠少何物,貧道願取之。” 清 餘懷 《板橋雜記·雅游》 :“坐久則水陸備至, 絲肉 競陳。” (5). 水陸道場 的簡稱。 宋 無名氏 《異聞總錄》 卷一:“ 紹興 十六年,通判 任良臣 伯顯 喪子,入寺設水陸。” 《醒世恆言·鬧樊樓多情周勝仙》 :“ 吩咐 了畢,話休絮煩,功德水陸也不作,停留也 不停 留,只就 來日 便出喪。” 參見 “ 水陸道場”。

詞語分解

水的解釋水 ǐ 一種無色、無臭、透明的液體:水稻。水滴石穿。 水洩不通 。 河流:漢水。湘水。 江河 湖海的通稱。水庫。水利。水到渠成(喻條件 成熟 ,事情就會 順利 完成)。水可載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 液汁:水筆。墨 陸的解釋陸 (陸) ù 高出水面的土地:陸地。大陸。 隨從的樣子:陸 陸續 續。 跳躍:“……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 〔 陸離 〕a.色彩繁雜,如“ 斑駁 陸陸”;b.長( 姓。俷 ),如“帶長鋏之陸陸兮,冠切雲之崔

水陸畢陳的成語釋義

【注音】shuǐ lù bì chén

【成語故事】西晉時期,荊州刺史石崇靠搶劫外地商人而積累了萬貫家財,他在京城做衛尉,大肆揮霍。晉武帝的舅舅王愷想辦法與石崇比富。王愷得到一株珊瑚十分得意,拿到石崇家。石崇拿出水陸畢陳的寶物送給王愷。王愷自嘆不如。

【出處】尊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 唐·白居易《輕肥》詩

【解釋】水陸:指水陸所產的珍貴食物。各種山珍海味全都陳列出來。形容菜餚豐富。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菜餚豐富

【相近詞】山珍海味、水陸俱備

【示例】光祿寺排設筵宴,水陸畢陳,笙簧迭奏。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四十回

水滸傳第一回文言文什麼意思

1. 水滸傳第一回的文言文和白話文

話說故宋,哲宗皇帝在時,其時去仁宗天子已遠,東京,開封府,汴梁,宣武軍便有 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業,只好刺槍使棒,最是得好腳氣 球。

京師人口順,不叫高二,卻都叫他做高球。 綁來發跡,便將氣球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改作姓高,名俅。

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亦胡亂學詩書詞賦;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 良,卻是不會,只在東京城裡城外幫閒。 因幫了一個生鐵王員外兒子使錢,每日三瓦兩舍,風花雪月,被他父親在開封府裡告 了一紙文狀,府把高俅斷了二十脊杖,送配出界發放,東京城裡人民不許容他在家宿食。

高俅無計奈何,只得來淮西,臨淮州,投奔一個開賭坊的閒柳大郎,名喚柳世權。 他平生專好惜客養閒人,招納四方幹隔澇子。

高俅投托得柳大郎家,一住三年。 綁來哲宗天子因拜南郊,感得風調雨順,放寬恩,大赦天下,那高俅在臨淮州因得了 赦宥罪犯,思量要回東京。

這柳世權卻和東京城裡金樑橋下開生藥鋪的董將仕是親戚,寫了一封書札,收拾些人 事盤纏,齎發高俅回東京投奔董將仕家過活。 當時高俅辭了柳大郎,背上包裹,離了臨淮州,迤邐回到東京,逕來金樑橋下董生藥 家下了這一封書。

董將仕一見高俅,看了柳世權來書,自肚裡尋思道:“這高俅,我家如何安得著遮著 他?若是個志誠老實的人,可以容他在家出入,也教孩兒們學些好;他卻是個幫閒破落 戶,沒信的人,亦且當初有過犯來,被斷配的人,舊性必一肯改,若留住在家中,倒惹得 孩兒們不學好了。” 待不收留他,又撇不過柳大郎麵皮,當時只得權且歡天喜地相留在家宿歇,每日酒食 管待。

住了十數日,董將仕思量出一個路數,將出一套衣服,寫了一封書簡,對高俅說道: “小人家下螢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後誤了足下。我轉薦足下與小蘇學士處,久後也得個 出身。

足下意內如何?” 高俅大喜,謝了董將仕。 董將仕使個人將著書簡,引領高俅逕到學士府內。

門吏轉報。 小蘇學士出來見了高俅,看了來書。

知道高俅原是幫閒浮浪的人,心下想道:“我這裡如何安著得他?不如做個人情,他 去駙王晉卿府裡做個親隨;人都喚他做小王都太尉,他便歡喜這樣的人。” 當時回了董將仕書札,留高俅在府裡住了一夜

次日,寫了一封書呈,使個幹人送高俅去那小王都太尉處。 這太尉乃是哲宗皇帝妹夫,神宗皇帝的駙馬。

他喜愛風流人物,正用這樣的人;一見小蘇學士差人持書送這高俅來,拜見了便喜; 收留高俅在府內做個親隨。 自此,高俅遭際在王都尉府中,出入如同家人一般。

自古道:“日遠日疏,日親日近。” 蚌一日,小王都太尉慶生辰,分付府中安排筵宴;專請小舅端王。

這端王乃是神宗天子第十一子,哲宗皇帝御弟,現掌東駕,排號九大王,是個聰明俊 俏人物。 這浮浪子弟門風幫閒之事,無一般不曉,無一般不會,更無一般不愛;即如琴棋書 畫,無所不通,踢球打彈,品竹調絲,吹彈歌舞,自不必說。

當日,王都尉府中準備筵宴,水陸俱備。 請端王居中坐定,太尉對席相陪。

酒進數杯,食供兩套,那端王起身淨手,偶來書院裡少歇,猛見書案上一對兒羊脂玉 碾成的鎮紙獅子,極是做得好,細巧玲瓏。 端王拿起獅子,不落手看了一回,道:“好!” 王都尉見端王心愛,便說道:“再有一個玉龍筆架,也是這個匠人一手做的,卻不在 手頭,明日取來,一併相送。”

端王大喜道:“深謝厚意;想那筆架必是更妙。”王都尉道:“明日取出來送至宮中 便見。”

端王又謝了。 兩個依舊入席。

飲宴至暮,盡醉方散。 端王相別回宮去了。

次日,小王都太尉取出玉龍筆架和兩個鎮紙玉獅子,著一個小靶子盛了,用黃羅包袱 包了,寫了一封書呈,卻使高俅送去。 高俅領了王都尉鈞旨,將著兩般玉玩器,懷中揣著書呈,逕投端王宮中來。

把門官吏轉報與院公。 沒多時,院公出來問道:“你是那個府裡來的人?” 高俅施禮罷,答道:“小人是王駙馬府中特送玉玩器來進大王。”

院公道:“殿下在庭心裡和 *** 門踢氣球,你自過去。” 高俅道:“相煩引進。”

院公引到庭門。 高俅看時,見端王頭戴軟紗唐巾;身穿紫繡龍袍;腰繫文武雙穗條;把繡龍袍前襟拽 起扎揣在條兒邊;足穿一雙嵌金線飛鳳靴;三五個 *** 門相伴著蹴氣球。

高俅不敢過去衝撞,立在從人背後伺侯。 也是高俅合當發跡,時運到來;那個氣球騰地起來,端王接個不著,向人叢裡直滾到 高俅身邊。

那高俅見氣球來,也是一時的膽量,使個“鴛鴦拐,”踢還端王。 端王見了大喜,便問道:“你是甚人?” 高俅向前跪下道:“小的是王都尉親隨;受東人使令,送兩般玉玩器來進獻大王。

有 書呈在此拜上。” 端王聽罷,笑道:“姐夫真如此掛心?” 高俅取出書呈進上。

端王開盒子看了玩器。 都遞與堂候官收了去。

那端王且不理玉玩器下落,卻先問高俅道:“你原來會踢氣球?你喚做甚麼?”高俅 叉手跪覆道:“小的叫高俅,胡亂踢得幾腳。” 端王道:“好,你便下場來踢一回耍。”

高俅拜道:“小的是何等樣人,敢與恩王下腳!” 端王道:“這是齊雲社,名為天下圓,但何傷。” 高俅再拜道:“怎敢。”

三回五次告辭,端王。

2. 權威版《水滸傳》第一回翻譯

第一回 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詩曰: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日色才臨仙掌動,香菸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話說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點,天子駕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賀。

但見:祥雲迷鳳閣,瑞氣罩龍樓。含煙御柳拂旌旗,帶露宮花迎劍戟。

天香影裡,玉簪珠履聚丹墀。仙樂聲中,繡襖錦衣扶御駕。

珍珠廉卷,黃金殿上現金輿。鳳尾扇開,白玉階前停寶輦。

隱隱淨鞭三下響,層層文武兩班齊。當有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捲簾退朝。”

只見班部叢中,宰相趙哲,參政文彥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師瘟疫盛行,民不聊生,傷損軍民多矣。伏望陛下釋罪寬恩,省刑薄稅,以禳天災,救濟萬民。”

天子聽奏,急敕翰林院隨即草詔,一面降赦天下罪囚,應有民間稅賦,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宮觀寺院,修設好事禳災。不料其年瘟疫轉盛。

仁宗天子聞知,龍體不安。復會百官。

眾皆計議。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啟奏。

天子看時,乃是參知政事范仲淹。拜罷起居,奏曰:“目今天災盛行,軍民塗炭,日夕不能聊生,人遭縲紲之厄。

以臣愚意,要禳此災,可宣嗣漢天師星夜臨朝,就京師禁院,修設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奏聞上帝,可以禳保民間瘟疫。”仁宗天子准奏。

急令翰林學士草詔一道,天子御筆親書,並降御香一炷,欽差內外提點殿前太尉洪信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天師張真人,星夜臨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親將丹詔付與洪太尉為使,即便登程前去。

洪信領了聖敕,辭別天子,不敢久停。從人背了詔書,金盒子盛了御香,帶了數十人,上了鋪馬,一行部從,離了東京,取路逕投信州貴溪縣來。

於路上但見:遙山疊翠,遠水澄清。奇花綻錦繡鋪林,嫩柳舞金絲拂地。

風和日暖,時過野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郵亭驛館。

羅衣盪漾紅塵內,駿馬驅馳紫陌中。且說太尉洪信齎擎御書丹詔,一行人從上了路途。

夜宿郵亭,朝行驛站,遠端近接,渴飲飢餐,不止一日,來到江西信州。大小官員,出郭迎接。

隨即差人報知龍虎山上清宮住持道眾,準備接詔。次日,眾位官同送太尉到於龍虎山下。

只見上清宮許多道眾,鳴鐘擊鼓,香花燈燭,幢幡寶蓋,一派仙樂,都下山來迎接丹詔,直至上清宮前下馬。太尉看那宮殿時,端的是好座上清宮!但見:青松屈曲,翠柏陰森。

門懸敕額金書,戶列靈符玉篆。虛皇壇畔,依稀垂柳名花;煉藥爐邊,掩映蒼松老檜。

左壁廂天丁力士,參隨著太乙真君;右勢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披髮仗劍,北方真武踏龜蛇;靸履頂冠,南極老人伏龍虎。

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後列三十二帝天子。階砌下流水潺諼,牆院後好山環繞。

鶴生丹頂,龜長綠毛,樹梢頭獻果蒼猿,莎草內銜芝白鹿。三清殿上,嗚金鐘道士步虛;四聖堂前,敲玉磬真人禮斗。

獻香臺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將瑤壇,赤日影搖紅瑪瑙。早來門外祥雲現,疑是天師送老君。

當下上至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從,前迎後引,接至三清殿上,請將詔書居中供養著。洪太尉便問監宮真人道:“天師今在何處?”住持真人向前稟道:“好教太尉得知:這代祖師,號曰虛靖天師,性好清高,倦於迎送,自向龍虎山頂,結一茅庵,修真養性。

因此不住本宮。”太尉道:“目今天子宣詔,如何得見?”真人答道:“容稟:詔敕權供在殿上。

貧道等亦不敢開讀。且請太尉到方丈獻茶,再煩計議。”

當時將丹詔供養在三清殿上,與眾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執事人等獻茶,就進齋供,水陸俱備。

齋罷,太尉再問真人道:“既然天師在山頂庵中,何不著人請將下來相見,開宣丹詔?”真人稟道:“太尉,這代祖師,雖在山頂,其實道行非常,清高自在,倦惹凡塵。能駕霧興雲,蹤跡不定,未嘗下山。

貧道等如常亦難得見。怎生教人請得下來!”太尉道:“似此如何得見!日今京師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為使,齎捧御書丹詔,親奉龍香,來請天師,要做三千六百分羅天大本醮,以禳天災,救濟萬民。

似此怎生奈何?”真人稟道:“朝廷天子,要救萬民,只除是太尉辦一點志誠心,齋戒沐浴,更換布衣,休帶從人,自背詔書,焚燒御香,步行上山禮拜,叩請天師,方許得見。如若心不志誠,空走一遭,亦難得見。”

太尉聽說,便道:“俺人京師食素到此,如何心不志誠,依著你說,明日絕早上山。”當晚各自權歇。

次日五更時分,眾道士起來,備下香湯齋供,請太尉起來,香湯沐浴,換了一身新鮮布衣,腳下穿上麻鞋草履,吃了素齋,取過丹詔,用黃羅包袱,背在脊樑上。手裡提著銀手爐,降降地燒著御香。

許多道眾人等,送到後山,指與路徑。真人又稟道:“太尉要救萬民,休生退悔之心,只顧志誠上去。”

太尉別了眾人,口誦天尊寶號,縱步上山來。將至半山,望見大頂直侵霄漢,果然好座大山。

正是:根盤地角頂接天心。遠觀磨斷亂雲痕,近看平吞明月魄。

高低不等謂之山,側石通道謂之岫,孤嶺崎嶇謂之路,上面極平謂之頂,頭圓下壯謂之巒,隱虎藏豹謂之穴,隱風隱雲謂之巖,高人隱居謂之洞,有境有界謂之府,樵人出沒謂之徑。

3. 水滸傳的第一回的大概意思是

《水滸傳》第一回

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

仁宗嘉右三年,瘟疫盛行,洪太尉奉皇帝命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天師張真人來朝禳疫。 洪太尉上山求見天師不成。回至方丈,不顧眾道士勸阻,開啟“伏魔之殿”,放出妖魔,遂致大禍。他吩咐從人,隱瞞走妖魔一節,假報天師除盡瘟疫,得到仁宗賞賜。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起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

《水滸傳》也是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水滸傳》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它形象地描繪了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4. 水滸傳的第一回的大概意思是

首先引子裡說天下鬧瘟疫 有個大臣建議去找一個道士 皇上就派洪信去了 洪信走了很遠 到了地方 那個道人在一個山頂上 山下有個道觀 道觀裡的小道士讓他留一晚 天明再上山 他就住了 第二天一早就更衣沐浴什麼的 然後穿著草鞋上山了 路上遇到了兩次考驗 就是一隻老虎和一隻蛇來攻擊他 看他心善不善 會不會殺了它們 洪信當然不殺了 他腿都軟了。

然後看到個小牧童 坐在牛上 吹著笛子 來到跟前和他說了幾句話 牧童說自己是服侍道人的 然後說道士已經知道他來了 讓他下山 道士已經騎著白鶴飛去皇宮了 然後下山來 告訴了他們 準備明天就走 但是他有點好奇心 看到一個紅房子 門上寫著是伏魔神殿 他不聽道士勸告 打開了這個道觀的禁地 把108個魔君放了出來 從此就有了108將. 宋哲宗時,東京有一個浮浪破落子弟名叫高俅,他踢得一腳好球,被哲宗弟弟端王看中,成了端王的親信。後來端王當了皇帝,這就是徽宗,不到半年,就把高俅提升為殿帥府太尉。

高俅上任的第一天,就整治因病未到的教頭王進,逼得王進帶著母親逃離東京。王進來到華陰史家村,被史進收留,拜為師父。

後因高俅追捕得緊,王進只好告別史進投奔延安府。王進去後,史進與少華山的頭領結交為友,華陰知縣知道此事後,誣陷史進私通草寇,派兵燒了史家莊。

5. 可以解釋一下《水滸傳》第一回的意思嗎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起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

《水滸傳》也是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

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水滸傳》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它形象地描繪了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教頭誤走妖魔:由於發生了瘟疫,皇帝委派張天師去祈福消除瘟疫,但洪太尉卻未能請到,反被洪太尉在伏魔之殿放出了妖魔。

《水滸傳》第一回: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教頭誤走妖魔 仁宗嘉右三年,瘟疫盛行,洪太尉奉皇帝命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天師張真人來朝禳疫。 洪太尉上山求見天師不成。

回至方丈,不顧眾道士勸阻,開啟“伏魔之殿”,放出妖魔,遂致大禍。他吩咐從人,隱瞞走妖魔一節,假報天師除盡瘟疫,得到仁宗賞賜。

6. 水滸傳第一回的第一句話是什麼意思

《水滸傳》開篇第一回解析第一回回目名稱是“ 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所以洪信洪太尉毫無疑問是這一回的主角!我們都知道水滸傳第一回和後書除了在神學線索上有關聯,其它方面並沒有直接的關聯,那麼為何作者還要用大篇幅寫這麼一回呢?為何偏偏要讓洪信這個大官當這一回的主角呢?如果要從神學角度引出天罡地煞星出世似乎也不用整整一回的文字呀!那惜字如金的施耐庵這樣寫意欲何為呢? 其實水滸傳第一回存在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為後書提供一個神學線索,它的真正價值和另一部名著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句話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三國演義開篇句十分著名: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整部書就是圍繞這句話展開的,也可以把這句話說成是三國演義整部書的總結! 而水滸傳這部書,主要內容是借英雄好漢被逼上梁山,揭示天下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而其實水滸傳第一回就將這個原因揭示出來了,所以才說水滸傳第一回和三國演義第一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很多人或許不明白,水滸第一回不就是寫洪信放走了妖魔嗎?究竟怎麼揭示了天下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呢?書裡並沒有寫呀!其實如果認真分析,我們就會發現水滸傳第一回的確是說了,只是沒有明說,是借洪信洪太尉說出來的!究竟作者是怎麼借洪太尉說出來的呢?我們一起看一下! 水滸傳第一回主要情節是說宋仁宗時期天下忽然爆發瘟疫,於是宋仁宗派太尉洪信前往龍虎山上清宮去請張天師做法事來平息瘟疫,後來張天師果然用他高深的道行把瘟疫給平滅了,天下立刻又恢復了太平!而這個天下太平卻是暫時的,因為洪信在上清宮放出了一百零八個“魔王”!這一百零八魔王將在幾十年後逐漸出世,早晚會禍害人間! 猛一看,日後危害人間的是一百零八個魔王,其實不然,真正危害人間的是洪信之輩!若無洪信放出魔王,何來後日之患?洪信這人其實和後來的高俅蔡京之人完全是一路人!而這個說法是從洪信在龍虎山上的所作所為得來的!書中說洪信上了龍虎山後,仗著皇帝賦予他的權利,屢屢恫嚇上清宮的“真人”道士們,親自上山請天師的時候又不停的抱怨上清宮道士甚至抱怨皇帝,說自己“我是朝廷貴官,在京師時重裀而臥,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何曾穿草鞋,走這般山路!知他天師在那裡,卻教下官受這般苦!”由此話可見他並不真心實意給皇帝辦正事,這和後來的高俅童貫蔡京等奸臣是一樣心思,這種大臣給皇帝幫閒還行,辦正事可不行!而這種人偏偏又居於高位,如此天下怎能不亂?在張天師去京城後,洪信又開始“遊山”!金 聖嘆對此評的好:“天下本無事,遊山游出來!”想想後來宋徽宗即位時,大宋朝一片繁華景象,正是天下本無事,而宋徽宗和一幫奸臣們卻便要搞事出來,宋徽宗這個藝術家皇帝在手下那些懂踢球,好書法,善繪畫的奸臣們輔佐下搞了花石綱,結果因為花石綱導致了方臘叛亂,最終讓北宋元氣大傷!洪信在道士百般勸阻下仍執意觀看“魔王”,最終導致魔王出世,而洪信卻對此故意隱瞞不報,把皇帝矇在鼓裡,這又是奸臣常做的事,欺下瞞上這個詞被洪信表現的淋漓盡致! 洪信毫無疑問是個奸臣!而宋仁宗卻不是個昏君!宋仁宗手下名臣輩出,像包拯、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蘇軾等名臣皆是宋仁宗時期的人物,作者杜撰一個洪信的意思就是想告訴大家宋仁宗這樣的好皇帝手下竟然也會有洪信這樣的奸臣,那麼如果昏君當朝,奸臣將多不勝數!而這,正是天下動亂的根本原因! 換句話說水滸第一回的真正意思是,魔王不可怕,放出魔王的人才是最可怕的!正是那些放出魔王的人,才是天下動亂的真正根源!如無放魔人!天下自太平!作者:心若秋月來源:簡書。

權威版《水滸傳》第一回翻譯

第一回 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

由於發生了瘟疫,皇帝委派張天師去祈福消除瘟疫,但洪太尉卻未能請到,反被洪太尉在伏魔之殿放出了妖魔,將九天玄女娘娘困住多年的一百零八個妖魔放走,託生人世。

可又謊報說是張天師除盡了瘟疫,得到了仁宗的獎賞。由此展開了梁山一百零八個好漢造反的故事。

擴充套件資料:

水滸傳內容簡介:

《水滸傳》主要描寫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

九紋龍史進因為得罪了官府,被人告發,出於無奈,只得投奔外鄉。後來碰到了一個下級軍官魯達,二人在酒樓談天,得知酒樓賣唱父女受當地惡霸鄭屠的欺凌,魯達仗義贈銀,傳送父女回鄉,並主動找上門去,三拳打死了鄭屠。事後棄職逃亡,轉去五臺山出家,法名“智深”。

魯智深受不了佛門清規戒律的約束,寺中長老只得介紹他去東京(開封)大相國寺看管菜園。在此期間,他在偶然的情況下結識了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

當朝高太尉之子高衙內貪戀林沖妻子的美貌,設計陷害林沖,誣陷他“帶刀”進入白虎堂,將他發配滄州,並企圖在途中殺掉林沖。幸虧魯智深一路暗中護送,才得以化險為夷。林沖發配滄州後,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了仇人,上了梁山。

梁山附近有個當保正的晁蓋,得知奸臣蔡京的女婿樑中書派楊志押送“生辰綱”上京,便由吳用定計,約集了其他七名好漢劫了生辰綱,投奔梁山。楊志丟了“生辰綱”,不能回去交差,就與魯智深會合,佔了二龍山。

鄆城有個好漢叫宋江,他的情婦閻婆惜與人私通。在探知宋江與梁山強盜有來往後,她百般要挾。宋江一怒之下,殺了閻婆惜,逃奔小旋風柴進莊上,結識了武松。

武松與宋江分手後,在景陽岡上打死猛虎,成了英雄,之後去陽谷縣當了一名武官,碰巧遇見失散多年的胞兄武大。可是他的嫂子潘金蓮卻不守婦道,趁武松外出,私通西門慶,毒死武大。武松歸後察知其情,殺了二人,給兄長報了仇。事後他被髮配孟州,結識施恩,醉打蔣門神,怒殺張都監全家,也轉去投二龍山安身。

宋江與武松分手後,到了清風寨寨主花榮那裡,不久被父親召回,因被人告發,發配江州。一日酒醉偶題“反詩”,又被判處死刑,幸得梁山弟兄劫法場救出。宋江執意要回家探父,又屢遭危險,終於上了梁山。

隨後,經過三打祝家莊,出兵救柴進,梁山聲勢甚大。接著又連續打退高太尉三路進剿,桃花山、二龍山和梁山三山會合,同歸水泊。

而後,晁蓋不幸中箭身亡,盧俊義經歷幾多曲折也上了梁山。梁山義軍大破曾頭市,又打退了朝廷幾次進攻,其中好些統兵將領也參加了梁山聚義。最後,梁山共招募了一百零八個好漢,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Tags:俱備 水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