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名符其實還是名副其實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17W

兩者都是存在的,是屬於近義詞,沒有本質區別。副在名副其實中是表示符合的意思。名符其實的符也有表示符合之意,只是在正規成語用法中,建議寫為名副其實。

名符其實還是名副其實

一、名符其實

出自漢·曹操《與王修書》:“君澡身浴德,流聲本州,忠能成績,為世美談,名實相符,過人甚遠。”,一般是指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

二、名副其實

也是指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副:符合,彼此相稱;其:指示代,詞,相當於“那”、“那個”;實:實際。

名副其實和名符其實的區別?

名副其實和名符其實的區別為:意思不同、詞性不同、側重不同。

一、意思不同

1、名副其實:名副其實的意思是名聲或稱謂(號)與實際一致、相符合。

2、名符其實:名符其實的意思是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

二、詞性不同

1、名副其實:名副其實含褒義,可作謂語、定語。

2、名符其實:名符其實為中性詞,可作謂語、定語。

三、側重不同

1、名副其實:名副其實側重於名聲,和實際行為相符合。

2、名符其實:名符其實側重於實際,配的上名聲。

名符其實還是名副其實

名符其實和名副其實都可以。

1、名副其實

拼音:míng fù qí shí

意思是名聲或稱謂(號)與實際一致、相符合。

出自漢·曹操《與王修書》:“為世美談,名實相符,過人甚遠。”

譯文:為後世美談,名實相符,超過別人很遠。

2、名符其實

一般是指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

出自漢·曹操《與王修書》:“為世美談,名實相符,過人甚遠。”

譯文:為後世美談,名實相符,超過別人很遠。

擴充套件資料

反義詞

名不符實,讀音míng bùfú shí,漢語成語,名聲和實際不相符。指空有虛名。出自《人物誌·效難》。

近義詞:徒有虛名、名不副實

成語解釋

名:名稱;副:相稱,相符合。名聲和實際不相符。指空有虛名。

出處:三國·魏·劉邵《人物誌·效難》:“中情之人,名不副實,用之有效。”

2、徒有虛名

空有名望。指有名無實。

出處:《北齊書·李元忠傳》:“計一家不過升斗而已,徒有虛名,不救其弊。”

譯文:考慮一家不過升斗而已,空有虛名,不能救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名副其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名符其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名不符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徒有虛名

名符其實還是名副其實?兩者有什麼區別?

名副其實:這是一句成語。名,是名聲、名義的意思;副,在這裡是相稱、符合的意思。“名副其實”就是名聲與實際相符合。它來源於《後漢書·黃瓊》:“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和裴松之的《魏略》:“名實相副,過人甚遠”。後來,又引申出了“名符其實”這個詞。

真正的寫法是“名副其實”,是指名聲或名稱與實際相符合。

把“名副其實”寫作“名符其實”是最常見的錯用字。

拓展資料:

造句

1、據報道:褐藻膠還有阻止生物腸胃對放射性鍶的吸收作用。由此可見,海帶是位名副其實的“海洋大夫”。

2、中國來的一共五名,巧了,全是女生,名副其實五朵金花。

3、我們慕名來到了這家特色餐館,品嚐到了他們的招牌菜後,都真心地誇讚他們的美食招牌菜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