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萇弘碧血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43W

意思是:形容為正義事業而流的血。萇弘:春秋時周大夫,又稱萇叔。碧:青綠色的玉石。

萇弘碧血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萇弘碧血

成語發音:cháng hóng bì xuě

成語解釋:形容為正義事業而流的血。萇弘:春秋時周大夫,又稱萇叔。碧:青綠色的玉石。

成語出處:《莊子·外物》:“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

成語繁體:萇弘碧血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為正義事業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萇弘化碧 檢視更多萇弘碧血的近義詞>>



表示綠色的詞語都有哪些

新綠,嫩綠,淺綠,深綠,青綠,蔥綠,黃綠,暗綠,明綠,亮綠,鮮綠,草綠,墨綠,水綠,碧綠

綠油油 綠茸茸 綠瑩瑩 嫩綠、翠綠、綠油油、綠瑩瑩、綠蔭、綠茵,青翠

碧綠 草綠 蔥綠 翠綠 黛綠 豆綠 墨綠 嫩綠 青綠 深綠 淺綠 石綠 水綠 銅綠 油綠

成語像:

蒼翠欲滴---蒼翠:深綠.形容草木等綠色植物彷彿飽含水份一樣.

蒼松翠柏---蒼:青色.翠:青綠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貴品質、堅定節操的人.

丹心碧血---丹心:紅心、忠心.碧血:血化為碧玉.碧:青綠色的寶石,表示血的珍貴.赤誠的忠心,寶貴的鮮血.用以讚揚為國捐軀的重大犧牲.

綠衣黃裡---綠、黃:古時以黃色為正色,綠為閒色.以綠色為衣,用黃色為裡.舊喻尊卑反置,貴賤顛倒.

蜩螗沸羹---蜩:蟬;螗:蟬的一種,體小,背青綠色,鳴聲清圓;沸:開水翻騰.象蟬的叫,象沸湯的翻滾.形容社會動亂.

萇弘碧血---形容為正義事業而流的血.萇弘:春秋時周大夫,又稱萇叔.碧:青綠色的玉石.

浮翠流丹---翠:青綠色.丹:硃紅色.青綠、硃紅的顏色在流動和浮現.形容色彩鮮明豔麗.

青枝綠葉---①青綠色的枝葉.多指生長茂盛的樹木.②比喻年輕.

水碧山青---碧:青綠色.形容景色很美,豔麗如畫.亦作“水綠山青”.

朱甍碧瓦---紅色屋脊,青綠色的琉璃瓦.借指華麗的建築.

什麼樣的血稱之為碧血?

碧血

開放分類: 詞語、詞彙、歷史、漢語、詞典

出自:

“血化為碧”典故

《莊子·外物》中講到“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

解釋:周敬王的夫人蒙冤為人所殺,血三年化為碧玉。

典故意思:忠誠但卻不被信任。碧血的意思就代表了主人是一個忠誠堅貞的人。

詞語的由來:

“碧血”和“丹心”常常連在一起,例如“甘灑碧血獻丹心”,是對為國為民而死的稱頌,“碧血”也就是為正義事業而流的鮮血了。

為什麼稱“碧血”而不叫其他什麼血呢?原來有個出典:春秋時有個叫萇(chang)弘的人,在諸侯內亂中被放歸蜀地,後被剖腹而死。當地人被他的正氣所感動,用盒子藏起他的血,三年以後血化成碧玉,這才用“碧血”指稱為正義而流的鮮血的。

用法:

後來人們常常用“碧血”來指忠貞堅強的人或烈士,借指為正義事業所流的血。顧炎武《贈朱監紀四輔》:"愁看京口三軍潰,痛說揚州七日圍。碧血未消今戰壘,白頭相見舊征衣。"語出《莊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玉。"萇弘是周朝的賢臣,無辜獲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殺後,當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來,三年後血變成了碧玉。後來也用"碧血"、"萇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竇娥冤》:"不是我竇娥罰下這等無頭願,委實的冤情不淺……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朱敦儒《木蘭花慢》:"化碧海西頭,劍履問誰收。"

古詩常見典故的含義 碧血

碧血,指為正義死難而流的血,烈士的血。語出《莊子·外物》:“ 萇弘死於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

《莊子·外物》:“ 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後因以“碧血”稱忠臣烈士所流之血。

元 鄭元佑《汝陽張御史死節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猶須化碧血。”

明 邊貢《謁文山祠》詩:“黃冠日月胡云斷,碧血山河龍馭遙。”

清 魏麐徵《於忠肅祠》詩:“丹心縱死還如鐵,碧血長埋未化燐。”

高雲覽 《小城春秋》第三三章:“今後自當努力報國,灑碧血於疆場,為國家民族盡孝。”

指為國犧牲的精神。

清 陳維崧 《減字木蘭花·題山陰何奕美小像》詞:“傳家碧血,怕聽子規啼夜月。”

清 陳夢雷 《擬古十九首序》:“歌以當哭,留碧血於他年;古直作今,續騷魂於後代。”[1]

其它含義編輯

“碧血”和“丹心”常常連在一起,例如“甘灑碧血獻丹心”,是對為國為民而死的稱頌,“碧血”也就是為正義事業而流的鮮血了。

為什麼稱“碧血”而不叫其他什麼血呢?原來有個出典:春秋時有個叫萇(cháng)弘的人,在諸侯內亂中被放歸蜀地,後被剖腹而死。當地人被他的正氣所感動,用盒子藏起他的血,三年以後血化成碧玉,這才用“碧血”指稱為正義而流的鮮血的。

後來人們常常用“碧血”來指忠貞堅強的人或烈士,借指為正義事業所流的血。顧炎武《贈朱監紀四輔》:"愁看京口三軍潰,痛說揚州七日圍。碧血未消今戰壘,白頭相見舊征衣。"語出《莊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玉。"萇弘是周朝的賢臣,無辜獲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殺後,當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來,三年後血變成了碧玉。後來也用"碧血"、"萇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竇娥冤》:"不是我竇娥罰下這等無頭願,委實的冤情不淺……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朱敦儒《木蘭花慢》:"化碧海西頭,劍履問誰收。"顧炎武《贈朱監紀四輔》:“愁看京口三軍潰,痛說揚州七日圍。碧血未消今戰壘,白頭相見舊征衣。”

出自“血化為碧”這個典故 《莊子·外物》中講到“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 就是說周敬王時劉文公屬下的大夫萇弘蒙冤,因忠於劉氏被人殺於蜀地,其血三年化為碧玉。

歷史記載編輯

原文

《莊子集釋》卷九上〈雜篇·外物〉

外物不可必,故龍逢誅,比干戮,箕子狂,惡來死,桀紂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人親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愛,故孝己憂而曾參悲。木與木相摩而然,金與火相守則流。陰陽錯行,則天地大絯,於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有甚憂兩陷而無所逃(,螴蜳不得成,心若縣於天地之間,慰昬沈屯,利害相摩,生火甚多;眾人焚和,月固不勝火(22),於是乎有僓然而道盡。

唐·成玄英疏:「碧,玉也。子胥萇弘,外篇己釋。而言流江者,忠諫夫差,夫差殺之,取馬皮作袋,為鴟鳥之形,盛伍員屍,浮之江水,故云流於江。萇弘遭譖,被放歸蜀,自恨忠而遭譖,遂刳腸而死。蜀人感之,以匱盛其血,三年而化為碧玉,乃精誠之至也。」

譯文

外在事物不可能有個定準,所以忠良之士關龍逢被斬殺,比干遭殺害,箕子被迫裝瘋,而諛臣惡來同樣不能免於一死,暴君夏桀和殷紂也同樣身毀國亡。國君無不希望他的臣子效忠於己,可是竭盡忠心未必能夠取得信任,所以伍子胥被賜死而且飄屍江中,萇弘被流放西蜀而死,西蜀人珍藏他的血液三年後竟化作碧玉。做父母的無不希望子女孝順,可是竭盡孝心未必能夠受到憐愛,所以孝己愁苦而死、曾參悲切一生。木與木相互摩擦就會燃燒,金屬跟火相互廝守就會熔化。陰與陽錯亂不順,天與地都會大受驚駭,於是雷聲隆隆,雷雨中夾著閃電,甚至燒燬高大的樹木。心存憂喜而且在這兩種心境中越陷越深就會沒有辦法逃避,小心翼翼、恐懼不安而又一無所成,內心像高懸在天地之間,憂鬱沉悶,利害得失在心中碰撞,於是內心煩亂焦躁萬分;世俗人內熱如火燒燬了中和之氣,清虛淡泊的心境抑制不住內心如火的焦慮,於是便精神頹然玄理蕩然無存。

成語手抄報 有趣的成語故事

不恥下問的故事描述:

解釋:不以向地位、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形容虛心好學。恥:羞恥。

這個成語來源於《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為聖人。然而孔子認為,無論什麼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

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對於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那時,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音yu),虛心好學,為人正直。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起一個稱號,叫諡(音shi)號。按照這個習俗,孔圉死後,授於他的諡號為“文”,所以後來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有些不服氣,他認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於是就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麼可以被稱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說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諡號。

不恥下問典故的意思: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萇弘碧血的故事描述:

周朝時期,劉文公的大夫萇弘一生忠於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氣。他因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權貴,蒙冤被周人殺害,傳說他在蜀地被殺時,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裡,三年後這些幹血塊全都化為碧玉。

萇弘碧血典故的意思:形容為正義事業而流的血。萇弘:春秋時周大夫,又稱萇叔。碧:青綠色的玉石。

Tags:萇弘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