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事與心違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2.13W

意思是:同“事與原違”。

事與心違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事與心違

成語發音:shì yǔ xīn wéi

成語解釋:同“事與原違”。

成語出處:北齊·魏收《魏書·王叡傳》:“誠思竭盡力命,以報所受,不謂事與心違,忽嬰重疾。”宋·歐陽修《紀德陳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詩:“貌先年老因憂國,事與心違始乞身。”

成語繁體:事與心違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事與願違 

成語例句:相逢暗惹平生恨,西州路,事與心違。★清·陳維崧《金菊對芙蓉·姜學在掃墓歸過訪》詞



事與心違什麼意思?有什麼歷史典故?反義詞和近義詞是什麼?

編號 2472 成語 事與心違 注音 ㄕˋ ㄩˇ ㄒㄧㄣ ㄨㄟˊ 漢語拼音 shì yǔ xīn wéi 釋義 義參「事與願違」。

見「事與願違」條。

典源 此處所列為「事與願違」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據《文選.卷二三.詩》引)1>嗟2>我憤嘆,曾莫能儔3>!事與願違,遘4>茲淹留5>。

窮達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

奉時恭默,咎悔不生。

〔註解〕(1)典故或見於《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

(2)嗟:音ㄐ|ㄝ,表示感傷、哀痛的嘆詞。

(3)儔:音ㄔㄡˊ,匹敵、相比。

(4)遘:音ㄍㄡˋ,遇見、遭遇。

(5)淹留:久留。

指身陷囹圄。

〔參考資料〕《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昔有天羅國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班足太子,為外道羅陀師受教,應取千王頭以祭家神。

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萬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

其普明王白班足王,言:「願聽一日飯食沙門,頂禮三寶。」

其班足王許之。

一日時,普明王即依過去七佛法,請百法師,敷百高座,一日二時,講《般若波羅蜜》八千億偈竟,其第一法師為王即說偈,言:「……生老病死,輪轉無際。

事與願違,憂悲為害。

……」爾時,法師說此偈已,時普明王眷屬得法眼空,王自證得虛空等定,聞法悟解,還至天羅國班足王所眾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時到,人人皆應誦過去七佛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中偈句。」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事與願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是他的好友呂安為其兄呂巽誣諂繫獄,他仗義執言,卻受到牽連,在獄中藉以抒 *** 緒之作。

他生性不與世俗同流,志在守樸全真,對於自己無端被陷害入獄,心中的哀痛和憤慨,是誰也比不上的。

他感嘆身陷囹圄的殘酷事實,和本想「嗈嗈鳴鴈,奮翼北遊」──像雁一樣翱翔天際自在悠遊的願望相違背。

最後他和呂安全因此被殺了。

後人就以「事與願違」表示事實和願望相違背。

書證 01.唐.崔祐甫〈祭董大使文〉:「吊隨慶集,事與心違。

良知與主,昨是今非。」

02.清.陳維崧〈金菊對芙蓉.語響潭煙〉詞:「相逢暗惹平生恨,西州路,事與心違。」

用法說明近義詞:

反義詞:辨識 參考語詞 事與願違

事與心違成語

【成語】:事與心違

【拼音】:shìyùxīnwéi

【簡拼】:syxw

【解釋】:事實與願望相違背。同“事與原違”。

【出處】:北齊·魏收《魏書·王叡傳》:“誠思竭盡力命,以報所受,不謂事與心違,忽嬰重疾。”宋·歐陽修《紀德陳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詩:“貌先年老因憂國,事與心違始乞身。”

【示例】:相逢暗惹平生恨,西州路,~。 清·陳維崧《金菊對芙蓉·姜學在掃墓歸過訪》詞

【近義詞】:事與願違

【反義詞】:得心應手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順接】:違世乖俗 違世異俗 違世絕俗 違世絕俗 違鄉負俗 違信背約 違利赴名 違利赴譽

【順接】:德音莫違 靖言庸違 靜言庸違 糾繆繩違 樂行憂違 面從心違 面從背違 滅德立違

【逆接】:曖昧之事 安然無事 闇昧之事 百年好事 報冰公事 抱冰公事 比物假事 比物屬事

【逆接】:事不兩立 事不關己 事不可為 事不宜遲 事不師古 事不幹己 事不有餘 事不有餘

事與心違前一句是什麼?

這句話是描寫生活的句子。意思是:任何事情都太計較得失,太過於追求完美,那麼生活就不會輕鬆快樂。

其他關於生活的古詩:

清平樂·村居

宋代:辛棄疾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譯文:

草屋的茅簷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翠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音,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髮的是誰家的公婆父老?

兒子在小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在家裡編織雞籠。最喜歡的頑皮的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此詞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藉此表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以及他們的美好的農家生活描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表現出作者對農村和平寧靜生活的喜愛。全詞以白描手法描述了農村的鄉土風俗,呈現出一種清新寧馨的風格。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詞是辛棄疾閒居帶湖期間所作。由於辛棄疾始終堅持抗金的政治主張,一直遭受當權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壓。從四十三歲起,他長期未得任用。所以他在隱居中更加關注農村生活,寫下了大量的閒適詞和田園詞。這首《清平樂·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事與願違是什麼意思?

意思:事情的發展與願望相反。

事與願違 [ shì yǔ yuàn wéi ]

釋義:事實與願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出自:三國魏·嵇康《幽憤》詩:“事與願違,遘茲淹留。”

譯文:現實中發生的事情與自己的意願相違背,遇到此事我逗留下來。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適得其反、救經引足、壯志未酬、大失所望。

反義詞:天從人願、如願以償、吉祥如意、得心應手、萬事亨通、稱心如意、從心所欲、徑情直遂、稱心滿意。

筆順

擴充套件資料:

如願以償 [ rú yuàn yǐ cháng ]

釋義:償:實現、滿足。按所希望的那樣得到滿足。指願望實現。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四十六回;“在撫臺面前說了許多好話;後來也祥甫竟如願以償;補授臨清州缺。”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Tags:事與心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