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7.17K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什麼意思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別人不瞭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知:此處為仕”之意。慍:惱怒。亦:也。君子:這裡指道德上有修養的人。該句出自《論語》第一章《學而》。

本章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些思想主張在《論語》書中多處可見。

現實意義:

人生並非總是一帆風順,若是身懷才學,卻找不到運用施展的時機,處於被埋沒的人生逆境,也不去怨恨什麼,保持內心平和,這種溫和的處世態度,是儒學君子所必須具備的道德修養,也是自身才學的一部分。

孔子老先生便是其中典型的例子,他頂著聖人的頭銜,名動於諸侯,然而周遊列國一十四年,始終不得重用,可謂是不得志到極點了。然而他始終不曾放棄,晚年迴歸魯地後,依舊傳學不休,他所創立的儒家學說,最終成為往後兩千多年治理天下的根基,流芳百世。

原文: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學習後經常實踐所學的知識,不也很令人愉悅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註釋:

1、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學:孔子在這裡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註》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習”,指演習禮、樂;複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瞭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瞭解自己。

8、慍:音yùn,惱怒,怨恨。

9、君子:《論語》書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此處指在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作品內容: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論語》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後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因此稱為論”;《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

孔子的介紹: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Tags:人不知 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