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意在筆先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31W

意思是:指構思成熟;然後下筆。

意在筆先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意在筆先

成語發音:yì zài bǐ xiān

成語解釋:指構思成熟;然後下筆。

成語出處:晉 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意在筆前,然後作序。”

成語繁體:意在筆先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補充式;作主語、謂語;用於文章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意在筆前 檢視更多意在筆先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所謂沈鬱者,意在筆先,神餘言外。(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

意在筆先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意在筆先

【標準發音】:yì zài bǐ xiān

【繁體寫法】:意在筆先

【意在筆先是什麼意思】:指構思成熟;然後下筆。

【意在筆先成語接龍】:詞不達意 → 意在筆先 → 先為之容

【用法分析】:補充式;作主語、謂語;用於文章

【讀音預警】:倡導普通話,請按照音標【yì zài bǐ xiān】採用標準四聲閱讀。

【出處說明】:晉 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意在筆前,然後作序。”

【對應近義詞】:意在筆前

【意在筆先的造句示例】:

所謂沈鬱者,意在筆先,神餘言外。(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

1、對“意在筆先”、“意隨筆生”與“主題先行”三個命題的'含義及聯絡進行了探討,從而全面地認識寫作實踐中主題的確立。

意在筆先者,定則也。 是什麼意思

“意在筆先者,定則也。”意思是:作品的立意在落筆之前產生,這是確定的法則。

出自清代鄭板橋《題畫二則》中的第二則,選自《鄭板橋集》。

原文:

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獨畫云乎哉!

譯文:

清秋住旅舍中,早起看竹,煙光日影霧氣,都浮動在竹子的疏枝密葉之間。看了這樣的詩境,胸中突突地就生出了畫竹的興致。其實胸中設想的竹,並不是眼裡看到的竹。因此我磨好墨、伸開紙,落筆忽然又作出另一番影象,手裡畫出的竹又不是胸中設想的竹子了。

總的說來,作品的立意在落筆之前產生,這是確定的法則;可作品出現的情趣卻超出了法則之外,這是精妙的靈感啊。豈止作畫是這樣呢!

擴充套件資料

鄭板橋善畫竹,並愛在畫幅上題詩作記,這篇文言文是寫畫上的題記。這一則巧妙地闡述了由外界自然美引起創作衝動,構思成胸中之竹。但在落筆時,卻又不是胸中之竹,表現了法外的情趣。

不僅表達了鄭板橋創作中的真知灼見和藝術追求,而且行文洗練,寥寥幾筆,就勾勒出清秋竹林之美和竹的豪氣凌雲不為俗屈的精神境界,也是鄭板橋自己精神的寫照。

古代文人墨客筆下常見的景緻大都離不開梅、蘭、竹、菊,既能寄予抒懷之志,又能顯現自我的品行情操,暗含著理想化的人生圖景,優雅而愜意。鄭板橋多畫蘭、竹、石,也畫鬆菊,其中尤以畫竹最為著名,真情率意,隨心狀物,以不屈姿態立於天地,和而不同。

鄭板橋寫竹蘊含深意,情緒也隱匿其間,他不同於文人雅士賞玩筆墨,躲避現實的消極姿態,曾有詩句:“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便是關切民生,心繫百姓安危的真實寫照,也是對世俗社會黑暗現狀的深入洞察。

(出自《墨竹圖題詩》,意思是在衙門裡休息的時候,聽見竹葉蕭蕭作響,彷彿聽見了百姓啼飢號寒的怨聲。我們雖然只是州縣裡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牽動著我們的感情。)

在坎坷的仕途中,這種人生態度在繪畫上反映了一種“入世”情懷,他打破了長期籠罩在文人心態下的“文人氣”與“書卷氣”,以藝術反映現實的基本規律順應了時代的審美要求,造就了一道亦俗亦雅、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景。

鄭板橋寫竹是以激越的胸懷寫其氣魄,造就氣勢,得其氣度,他深諳“書畫同源”的道理,不僅以墨竹表現性情,更以書風的“怪”、“奇”、“變”進行依襯,表達內心感受,與墨竹相對應的畫中題字,灑脫勁爽,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世人亦稱“板橋體”。

提到鄭板橋的書與畫,就不得不提他作詩的才華。

在詠竹詩中,他曾寫道:“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出自《竹石》,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鬆,它的根牢牢地紮在岩石縫中。經歷無數磨難和打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

詩詞中溢滿高尚的情懷,做人的氣概,既能如竹一般堅毅淡定,佇立於風雨,又能執守品性的高潔,不隨波逐流。

畫中詩,詩中畫,既是狀物,又是言志,那一分不受世俗約束的自我,縱然能釋疑人生的困惑,但在清朝大興文字獄,對文人威逼鎮壓的現實中,鄭燮卻無法改變糾結的命運,那些流於筆端的詩句只能安放於畫面的一隅,停留在交織愛恨的心頭。

鄭板橋寫竹亦講求抑、揚、頓、挫,有開有合,作品《蘭石圖》筆法精煉,氣象沉穩,有蘭有竹,各得其趣。

《竹石圖》中近景之竹形態纖瘦,用墨厚重,遠景之石用墨清淡,意境簡約,刪繁就簡,虛實淺淡,充滿層次感;所作《叢竹圖》則另闢蹊徑,竹竿頂立於咫尺畫面,分陣列排列,有的直立,有的傾斜,畫面散中求動,充滿奇趣,灑脫中寓自然,別有一番風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鄭板橋

Tags:意在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