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起居無時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48W

意思是:起居:作息,日常生活。形容日常生活沒有規律。

起居無時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起居無時

成語發音:qǐ jū wú shí

成語解釋:起居:作息,日常生活。形容日常生活沒有規律。

成語出處:唐 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起居無時,惟適之安。”

成語繁體:起居無時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生活沒有規律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廢寢忘食 檢視更多起居無時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起居無時對身體健康不利



起字開頭的成語

起字開頭的成語如下:

1、起早摸黑:讀音qí zǎo mō heī,形容人辛勤勞動,也說起早貪黑,作謂語、定語、狀語。

2、起鳳騰蛟:拼音是qǐ fèng téng jiāo,意思是宛如蛟龍騰躍、鳳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作賓語、定語;指景象壯觀。

3、起師動眾:拼音是qǐ shī dòng zhòng,意思是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作謂語、賓語、狀語;指大規模行動。

4、起根發由:拼音是qǐ gēn fā yóu,意思是指出事物的根源。

5、起模畫樣:拼音是qǐ mó huà yàng,意思是形容裝模作樣。

6、起居無時:拼音是qǐ jū wú shí,意思是形容日常生活沒有規律,作謂語、定語;指生活沒有規律。

"起"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起兵動眾:意思是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起承轉合:起:開頭;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轉:轉折;合:結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

起鳳騰蛟:意思是宛如蛟龍騰躍、鳳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起根發由: 比喻指出事物的根源

起居萬福:問安祝福的意思。晚輩致書尊長時多用此語

起居無時:形容日常生活沒有規律。

起例發凡::發凡:提示全書的通例。指說明全書要旨,擬定編寫體例。

起模畫樣:形容裝模作樣

起師動眾: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起死回骸:是指使死人或死東西復活。形容醫術高明。比喻挽救了看來沒有希望的事情

起死回生: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

起死人,肉白骨:字面意思是指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長出肉來,比喻給人極大的恩德。

起偃為豎:偃:臥躺。 豎:立,站著。使躺著的人站起來。比喻給予減輕刑罰的恩惠。

起早掛晚: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很勤勞。

起早摸黑:起早睡晚,指辛勤勞動。 

起居是什麼意思

起居的意思:日常生活作息。

讀音:qǐ jū。

引證:《禮記·儒行》:“雖危,起居竟信其志,猶將不忘百姓之病也。”

鄭玄注:“起居,猶舉事動作。”

唐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起居無時,惟適之安。”

明馮夢龍《楚江情·不將獻讒》:“凡百事要來報取,報知,吾當饒汝,若還不報時,鞭笞受楚,仔細堤防相公起居。”

起居造句

1、媽媽體貼入微地照顧著全家人的飲食起居。

2、家庭不僅僅是家人起居的場所,不僅僅是衣、食、住的房間,更是幾顆心靈融會交流的橋樑。

3、國慶旅行到外地,事先了解目的地;避免氣候傷身體,不因輕鬆而大意;生活起居靠自己,遇到問題莫心急;願你煩惱憂傷全遮蔽,國慶旅行更順利。

4、你一定要好好料理好自己的生活起居。注意勞逸結合飲食營養,多多保重身體。等我回來共敘離別之情。

5、老驥伏櫪的老王,平日的生活起居都自行打理,不願勞駕別人。

6、家長更表示能夠舉一反三,應用於子女日常起居照顧上。

7、她竟日忙碌地照顧一家老小的起居。

起開頭成語有哪些成語?

Ⅰ 起字打頭的成語有那些

起早掛晚、起死人肉白骨、起早睡晚、起居無時、起死回生

起居無時內 [qǐ jū wú shí]

[解釋] 起居容:作息,日常生活。形容日常生活沒有規律。

[出自] 唐·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起居無時,惟適之安。”

Ⅱ 開頭起的成語有哪些

起開頭的成語 :

起死回生、

起早貪黑、

起偃為豎、

起兵動眾、

起死人而肉白骨、

起根發由、

起死人,肉白骨、

起伏跌宕、

起居萬福、

起死人肉白骨、

起例發凡、

起師動眾、

起模畫樣、

起承轉合、

起早睡晚、

起居無時

Ⅲ 起字開頭有什麼成語

第一個字是起的成語

起承轉合 起:開頭;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轉:轉折;合:結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

起鳳騰蛟 宛如蛟龍騰躍、鳳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起根發由 比喻指出事物的根源。

起死回生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

起死人肉白骨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長出肉來。比喻給人極大的恩德。

起早貪黑 起得早,睡得晚。形容辛勤勞動。

起居無時 起居:作息,日常生活。形容日常生活沒有規律。

起死人,肉白骨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長出肉來。比喻給人極大的恩德。

起死人而肉白骨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長出肉來。比喻給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詞委婉動聽,將死的也說活了。

起偃為豎 偃:臥躺。豎:立,站著。使躺著的人站起來。比喻給予減輕刑罰的恩惠。

第二個字是起的成語

此起彼伏 這裡起來,那裡下去。形容接連不斷。

此起彼落 這裡起來,那裡下去。形容接連不斷。

奮起直追 振作起來,緊緊趕上去。

風起水湧 大風颳起,水波洶湧。

風起雲湧 大風颳起,烏雲湧現。比喻新事物相繼興起,聲勢很盛。

風起雲蒸 大風颳起,烏雲蒸騰。比喻事物迅速興起,聲勢浩大。

後起之秀 後來出現的或新成長起來的優秀人物。

禍起蕭牆 蕭牆: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牆。指禍亂髮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急起直追 立即行動起來,努力追趕上去。

另起爐灶 另外重支爐灶。比喻放棄原來的,另外從頭做起。

平起平坐 比喻彼此地位或權力平等。

群起而攻之 大家都起來攻擊它,反對它。

群起效尤 大家一起向壞的學習。

豎起脊梁 比喻振作精神。

兔起鳧舉 鳧:野鴨。象兔敢奔跑,象野鴨急飛。比喻行動迅速。

兔起鶻落 鶻:打獵用的鷹一類的猛禽。兔子剛跳起來,鶻就飛撲下去。比喻動作敏捷。也比喻繪畫或寫文章迅捷流暢。

釁起蕭牆 蕭牆: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牆。指禍亂髮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雲起龍驤 驤:騰起。如雲湧升,如龍騰起。舊時比喻英雄豪傑乘時而起。

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搬:移動。比喻本來想害別人,結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重起爐灶 指事情遭受挫折後,再從頭做起。

大起大落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變化大。

蜂起雲湧 比喻許多事物相繼興起,聲勢很大。

驚起樑塵 形容歌聲高妙動人。

兔起烏沉 指月出日落。

霧起雲湧 比喻眾多的事物迅速出現。

雲起龍襄 比喻英雄豪傑乘時而起。

雲起雪飛 如雲興起,如雪飄飛。比喻樂曲悠揚,變化有致。

第三個字是起的成語

白手起家 白手:空手;起家:建立家業。形容在沒有基礎和條件很差的情況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背山起樓 靠山建造樓房。比喻使人掃興的事。

大有起色 明顯地出現好轉的樣子(多指煥散的工作或覺重的疾病)。

發凡起例 發凡:提示全書的通例。指說明全書要旨,擬定編寫體例。

見財起意 見人錢財,動起歹念。

令人起敬 使人產生敬意。

翩翩起舞 形容輕快地跳起舞來。

平地起孤丁 比喻無事生非。

婆娑起舞 形容跳起舞來的姿態。

思潮起伏 思想活動極頻繁。

肅然起敬 肅然:恭敬的樣子;起敬:產生敬佩的心情。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感情。

騰蛟起鳳 蛟:蛟龍;鳳:鳳凰。宛如蛟龍騰躍、鳳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聞雞起舞 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無風起浪 比喻平白無故地生出事來。有故意製造事端的意思。

坐言起行 坐能言,起能行。原指言論必須切實可行,後比喻說了就做。

不識起倒 指不知好歹;不識時務。

不知起倒 不知利害,不知高低。

承上起下 指承接前者,引出後者。

化性起偽 指變化先天的本性,興起後天的人為。

回生起死 起死回生。形容醫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求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來沒有希望的事物。

雞鳴起舞 指胸懷大志、及時奮發的豪壯氣概。

連綿起伏 連綿:連續不斷的樣子;起伏:高低不平。連續不斷而且起伏不平。

平地起家 比喻原來沒有基礎而建立了一番事業。

平地起雷 猶言平地一聲雷。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束上起下 猶承上啟下。多用於詩文評語。

貪功起釁 貪求事功而挑起爭端。

惟口起羞 指言語不慎,招致羞辱。

修舊起廢 原指修詩書,興禮樂。後引申為把舊有的修理好。把廢置的利用起來。

飲食起居 指人的日常生活。

貞下起元 用以表示天道人事的迴圈往復,周流不息。

第四個字是起的成語

比肩並起 比:並。肩並肩地一齊起來。比喻同時相隨而起。

長眠不起 死亡的別稱。

沉痾難起 沉痾:重病或老病。久患重病,不能下床。

沉滓泛起 已經沉底的渣滓重新浮上水面。

此伏彼起 這裡起來,那裡下去。形容接連不斷。

東山再起 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

奮袂而起 奮袂:揮袖。袖子一揮站起來。形容奮然而起。

烽火四起 戰爭的火焰從四面八方燃燒起來。形容邊防不安寧,四處有敵人進犯。

雞鳴而起 雞叫時就起床。形容勤奮不怠。

揭竿而起 砍了樹幹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

崛地而起 崛:高起,突起。從平地上突起。形容某種新興事物出現極為迅速。

狼煙四起 狼煙:古代邊防報警時燒狼糞騰起的煙。四處都是報警的煙火,指邊疆不平靜。

拍案而起 一拍桌子猛地站起來。形容非常憤慨。

聲譽鵲起 比喻聲名迅速增高。

投袂而起 投袂:揮動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動起來的神態。

聞風而起 聞:聽到;風:風聲,訊息。一聽到風聲,就立刻起來響應。

無風不起浪 比喻事情發生,總有個原因。

蕭牆禍起 蕭牆: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牆。指禍亂髮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一病不起 得病後病情一天天惡化,終至死亡。

一饋十起 饋:以食物送人,這裡指吃飯。吃一頓飯要起來十次。形容事務繁忙。

異軍突起 異軍:另外一支軍隊。比喻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現。

楚歌四起 比喻四面被圍,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東山復起 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同“東山再起”。

風禾盡起 比喻順應天心,得到天助。

鴻翔鸞起 如鴻雁高翔,如鳳鸞振起。比喻奮發有為,仕途得意。

騰空而起 騰空:向天空飛昇。向高空升起。

臥床不起 病臥床上,不能起來。

一哄而起 沒有經過認真準備和嚴密組織,一下子行動起來。

一臥不起 指一生病就沒有好轉。

一坐一起 猶言一舉一動。指人的每一個動作。

異軍特起 另組一支軍隊,自樹一幟。比喻突然興起的新生力量。亦作異軍突起。

Ⅳ 以“起”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起兵動眾:qǐ抄 bīng dòng zhòng

意思是現襲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起模畫樣:qǐ mó huà yàng

形容裝模作樣

起承轉合:qǐ chéng zhuǎn hé

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

起例發凡:qǐ lì fā fán

指說明全書要旨,擬定編寫體例。

起鳳騰蛟:qǐ fèng téng jiāo

意思是宛如蛟龍騰躍、鳳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起居無時:qǐ jū wú shí

形容日常生活沒有規律。

Ⅳ 起打頭的成語有哪些

起承轉合 起:開頭;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轉:轉折;合:結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

起鳳騰蛟 宛如蛟龍騰躍、鳳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起根發由 比喻指出事物的根源。

Ⅵ 起的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起的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

起死回生、

起早貪黑、

起偃為豎、

起兵動眾、

起死人而肉白骨、

起根發由

Ⅶ “起”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起死回生

起早貪黑

起偃為豎

起兵動眾

起伏跌宕

起居萬福

起例發凡

起師動眾

起模畫樣

起承轉合版

起早睡晚

起居無時

Ⅷ 起開頭的成語有什麼

起開頭的成語有什麼 :

起死回生、

起早貪黑、

起偃為豎、

起兵動眾、

起死人而肉白骨、

起根發由、

起死人,肉白骨、

起伏跌宕、

起居萬福、

起死人肉白骨、

起例發凡、

起師動眾、

起模畫樣、

起承轉合、

起早睡晚、

起居無時

Ⅸ "起"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起兵抄動眾:意思是現多指動用很多襲人力做某件事。

起承轉合:起:開頭;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轉:轉折;合:結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

起鳳騰蛟:意思是宛如蛟龍騰躍、鳳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起根發由:比喻指出事物的根源

起居萬福:問安祝福的意思。晚輩致書尊長時多用此語

起居無時:形容日常生活沒有規律。

起例發凡::發凡:提示全書的通例。指說明全書要旨,擬定編寫體例。

起模畫樣:形容裝模作樣

起師動眾: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起死回骸:是指使死人或死東西復活。形容醫術高明。比喻挽救了看來沒有希望的事情

起死回生: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

起死人,肉白骨:字面意思是指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長出肉來,比喻給人極大的恩德。

起偃為豎:偃:臥躺。 豎:立,站著。使躺著的人站起來。比喻給予減輕刑罰的恩惠。

起早掛晚: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很勤勞。

起早摸黑:起早睡晚,指辛勤勞動。

Ⅹ 起字開頭的成語大全

起字開頭的成語大全 :

起死回生、

起早貪黑、

起偃為豎、

起兵動眾、

起死人而肉白骨、

起根發由、

起死人,肉白骨、

起伏跌宕、

起居萬福、

起死人肉白骨、

起例發凡、

起師動眾、

起模畫樣、

起承轉合、

起早睡晚、

起居無時

惟適之安是誰的觀點

唐·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起居無時,惟適之安。” 解釋: 自己覺得怎麼做舒服就怎麼做。 但思想是嚴復發展的。 惟適之安——天演宗哲學思想的最高概括(全文)一、暮年嚴復概括人生哲學的警句 1918年底、1920年10月,嚴復二次回閩,終老福州, 1918年12月9日,嚴復帶著第三子嚴叔夏(嚴琥)回到故鄉陽岐,為兒子完婚。身體虛弱得連走幾百步的力氣都沒有。 1919年5月下旬,嚴復從福州到上海治病,住進上海紅十字醫院,經過兩個多月精心治療,精力有所恢復。 1919年10月,嚴復回到北京,北方嚴寒,又大病兩次,都在北京協和醫院治療。 1920年10月19日,嚴復離北京回福州,以避北方冬天寒氣。 嚴系雲當時六七歲,鬧著要跟爺爺回福州。嚴復哄她睡下:“睡好了,等明天一早帶你回福州啊。你看,江奶奶不是還在外間睡嗎,你不要跟她吵啊……”“不料這是跟爺爺的永別了!”嚴系雲在嚴復逝世八十週年時首次回到故鄉,對我回憶爺爺時感慨地說。嚴復當時對家庭、對人生、對社會是怎麼想的?嚴復在生命最後三年中,為我們留下幾個警句,幾句遺囑,…… 1920年10月29日,嚴復抵達福州,住郎官巷。首次見到長孫嚴以僑,這個正月七年級(1920年2月20日)出生的孩子啊,月數最大啊……。當時在北京,嚴復晚年得孫,焚香拜祖,作《元旦覲祖生》四首,留下佳句警言: “神州須健者,勿止大吾門。”(國家需要強健的新一代) “艱難支耎國,詞命卻強權。”(做國家的棟樑,不畏懼艱難困苦,努力支撐起軟弱的國家,培養優秀的外交人才以對抗列強) 1921年7月,嚴復回鄉察看尚書廟工程。尚書廟有嚴復去年8月在京寫好寄回來的兩幅對聯,已經刻好在同一石柱的兩個側面上: “入我門來,總須捫心納手,細檢平生黑籍;(認真自我檢查) 莫言神遠,任汝窮奸極巧,難瞞頭上青天。”(做壞事瞞不過) “千萬家飯羹魚香,惟神之賜; 百餘鄉風清魔伏,為民所依。”(祈願社會安定生活幸福) 1921年10月3日嚴復手書遺囑(六須): “須知中國不滅,舊法可損益,必不可叛。(傳統文化,立國精神) “須知人要樂生,以身體健康為第一要義。(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須勤於所業,知光陰時日機會只不復更來。(珍惜時間勤懇工作) “須勤思,而加條理。(深思、求真,比較、分析、判斷、歸納、推理) “須學問,增知能,知做人分量,不易圓滿。(好好學習增加本領,正確對待、一分為二、揚長避短) “事遇群己對待之時,須念己輕群重,更切勿造孽。”(重群眾,先天下,輕個人,損人利己是造孽) 1921年10月27日嚴復在福州郎官巷寓所逝世,享年68。 嚴復墓在福州蓋山鎮陽岐鄉鰲頭山東麓伸出的鰲頭上。 嚴復鰲頭山墓地,是嚴復長子嚴琚1910年任福建財政正監理官的時候,勘測監造的。嚴復親手為自己書寫墓碑: “清侯官嚴幾道先生之壽域”。 在嚴復墓埕中央石橫屏上,刻著嚴復晚年親筆題寫的四個大字: “惟適之安”。 “惟適之安”涵蓋了嚴復暮年警句遺囑的全部內涵,是嚴復人生思考的終極概括。二、“惟適之安”是嚴復天演宗哲學思想的最高概括 嚴復自書四個字“惟適之安”,有何深意? “唯適之安”出處——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 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冬,韓愈在長安等候調官,因仕途不順,心情抑鬱,故借李願歸隱盤谷事,吐露心中鬱抑不平之情。 本文核心段在第三段,寫逃離腐敗官場的隱士,清閒自適的生活和清高避世的志向。 “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毀於其後;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心。……大丈夫不遇於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 “窮”,是困窮,仕途不順。“野”,“在野”,是不當官了。寫隱居者“高遠”,超塵脫俗,在大自然中修身養性,潔身自好。 “起居無時,惟適之安”,“無時”,是說不定時,起居不定時,愛什麼時候起來就什麼時候起來,愛什麼時候休息就什麼時候休息。“惟適之安”,就是“惟安適”,只是安心於舒適的生活,自己覺得怎麼做舒服就怎麼做。 嚴復1910年從該文中選取“惟適之安”四字,題刻在墓埕橫屏上,其含意是很深的。 首先,從墓地的風水來說,嚴復肯定這是自己休息長眠的好地方。離開塵世,安心地在這裡休息吧,真是“舒適”啊。 進一步說,聯絡本段的上下文來看,脫離紛紜的人世,在此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不管生前有多少讚譽,相信身後沒有人說我什麼壞話。(己輕群重,一心為國;無損人利己,沒有造孽,)我可以無憂無慮長眠於此。 但是如果我們聯絡全文,聯絡嚴復的一生遭遇,其意義有更加豐富深刻了: 上文(第二段),借李願之口,寫高官顯貴聲威赫赫。 “願之言曰:“人之稱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澤施於人,名聲昭於時,坐於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大丈夫之遇知於天子,用力於當世者之所為也。吾非惡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所謂“大丈夫”:權勢赫赫,利益恩澤施給別人。名聲顯於一時。他有權力任免百官,輔佐天子釋出政令。…… 這些就是遇到皇帝賞識的“大丈夫”,在當世發揮力量的所作所為。 我不是厭惡“大丈夫”這樣的地位和作為而逃避。這是命運決定的,不可僥倖而得到的啊! 這就是說,那些“大丈夫”,收買人心,沽名釣譽,爬上高位,不是憑藉才、德,只是“有命”。那麼,有才能的,被當權者長期冷落,就怪自己的命運不好吧! ——從這一層看,把“惟適之安”四個字,聯絡嚴復命運、性格,可以想見的一層意思:鄙視那些權貴,又感嘆自己不能施展“國士”才能,推行君主立憲的理想,復興民族,富強國家。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吾非惡此而逃之”,說明我不是不想當大官,因為當大官畢竟是可以為天下人做大事情的。(艱難支耎國,詞命卻強權) 下文(第四段)寫趨炎附勢的官迷: “伺候於公卿之門,奔走於形勢之途,……處汙穢而不羞,……老死而後止者,其於為人,賢不肖何如也?” 對趨炎附勢,卑躬屈膝,卑鄙無恥的小人,表現出極度厭惡和蔑視。(總須捫心納手,細檢平生黑籍) 2、3、4三段分別寫顯貴、隱士、官迷,通過對比,表達了對官場腐化的憎惡、對趨炎附勢者的鄙視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 ——聯絡到嚴復對慶親王、袁世凱的諷刺,說他們都是給滿清送葬的 人才,袁世凱“不出三年必敗”,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登高望遠”順應自然,不懂得“適之”,不懂得“安”。 以上是就“惟適之安”出處來體會嚴復的思想,但是如果我們再進一步擴充套件,來一番“極深研幾”,深入細微研究,聯絡思想家嚴復的“道”的整個思想體系,從哲學命題上來思考,應當還有更為深遠的含義。 考究“惟適之安”這四個字的字義語義,“惟”,起強調作用;“之”用於倒裝、也有強調作用,即“安於適”;這個“適”就是“適合”“舒適”,這個“安”,就是“安定”“安心”。“安於適”,就是“安於適合的”,就是“順”,就是“和”。 我們可以從這語義語境中感覺到一種解脫,一種超脫,一種自由,一種順應自然規律的“天演”“和諧”境界。 所以這四個字可以看作是嚴復一生上下求索真理的最後概括,是自詡為“天演宗哲學家”的嚴復對人生追求、對社會發展的哲理性的概括,是中國思想家對把握自己祖國命運、民族前途的必由之路的一種預言。1、惟適之安——就是天演哲學。(天演----調適----和諧) 惟適之安,安於適,自己覺得怎麼做舒服就怎麼做。隨心所欲,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自然之中。這就要求人們順應天演規律,依靠自己的“心”來整體調節,通過“調適”“體合”,成為“適者”,達到“和諧”“自由”。 “天演”一詞為嚴復所獨創。他匯通了中國古代“天道”、“變易”的傳統哲學觀念和西方的“進化”、“改革”的新思想,將生物和社會的變化過程概括為“天演”。這就把人們引進了一個無限想象的哲學王國,越思考越覺得其深奧和高明,餘味無窮。(像嚴復的名、字一樣:“復”,坤上震下,崩來無咎;“幾道”,極深研幾,循道而動)。 “天演”是自然進化規律。這個規律概括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晚清特定的社會環境(困境,世紀末日,悲觀絕望)裡,“天演理論”傳遞給民眾的“天擇”、“適存”的社會理念,往往被理解成:人只能被動地去適應和被選擇。 其實,《天演論》所倡導的是在“物競”的過程中產生“適者”,是一種競爭中的和諧,是順應自然發展規律,達到人與自然的“適應”,從而實現“天擇”,實現傳統觀念所謂“天人合一”的真正意義,就是“和諧”。 從被動地被自然淘汰,被“天擇”(自然選擇),到自覺順應自然發展的規律,主動進取,與天爭勝,成為“適者”,成為競爭中的優勝者,從而達到“和諧”,這個天演過程的關鍵,在於“物競”的程式,“天擇”的公平,和“適者”的能力。 於是,為補救《天演論》之不足,嚴復又翻譯了《群學肄言》,運用西方社會有機體的理論,即將社會的新陳代謝看作人體的生老病死,進一步去探討社會演進過程中的和諧。於是他在強調“物競”和“天擇”的同時特別加上了“體合”,也就是突出“適者”的主觀能動性。嚴復後來總是將“物競、天擇、體合”三者合一,來論證社會天演進化,去闡發其社會和諧理論。 “體合”,“體”就是“有機體的整體”,“合”是“適合”,“整合”,調節,通過系統調節而達到“適”。嚴復這就又創造出一個哲學概念: “調適”。 嚴復認為:從哲學高度看,可以將人類社會看作生物的有機體,具有基本相同的生育成長、代謝結構和變化規律,也有大致一樣的各部門之間的調節、協同和特定的營養、分配、調節系統,只有在整體的調適與和諧當中,社會的有機體才能有效地運作併發揮特有的功能,維持旺盛的生命。 嚴復說: “夫一國猶之一身也,脈絡貫通,官體相救,故擊其頭而四肢皆應,刺其腹而舉體知亡。”(《原強修訂稿》) 嚴復確信:社會機體理論不僅揭示了社會運作的本質,而且為治國安邦提供了良方,和“天演”理論結合起來,定可促進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 嚴復歎服這種社會有機體整體調適與和諧的理論,大聲稱讚: “嗚呼!美矣!備矣!自生民以來,未有若斯之懿也。雖文、周生今,未能捨其道而言治也。” 惟適之安——就是天演哲學: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整體調適----安定和諧。 2、惟適之安——就是自由為體,民主為用。 惟適之安,安於適,自己覺得怎麼做舒服就怎麼做。隨心所欲,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自然之中。這種“適”,是要依靠自己來“調”的,要“整體”的“心”來調節,通過“調適”“體合”達到“舉體”的“貫通”“和諧”“自由”。 於是,關鍵就是要解決怎麼“調適”、用什麼來“調適”了。也就是說,實現社會和諧的關鍵是什麼,保證中國傳統社會轉型的關鍵是什麼,促進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關鍵是什麼,現代化的關鍵是什麼。嚴復社會有機體整體理論更注重從哲學的高度去思考社會機體的整合與通暢,以“體”和“用”這樣的哲學命題去概括社會問題,於是嚴復破天荒地提出了“自由為體,民主為用”。 (1)惟適之安,就是要“自由為體”。 自由!毛澤東說:萬類霜天競自由!這是多麼美好的(競爭中的)和諧世界! 但是嚴復認為,人類的自由是相對自由。 神祗(神仙、上帝)的自由是完全、絕對的自由,那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但是隻存在於哲學意念中,是一種虛幻自由,在人類社會中並不存在。 人之外的萬類,即生命動物(禽獸),受到各種外界條件的制約與束縛,一切都無法自主,毫無自由。 人類的自由是一種有條件、有束縛的“不自由”中的自由,是存在於社會有機體中的每一個個體的自由。沒有這種自由,人類自身就不可能發展,社會就不能“調節”“體合”,也無法生存發展,無法前進。所以嚴復將自由看作“體”,概括為“自由為體”。 關於人類的自由,嚴復主要闡述以下三點:(一)個人的心性自由。 嚴復說: “自由雲者,不過雲由我做主,為所欲為云爾”。 完全能“自制於一己之心”,而不是“受命於他人之心志”。 就是自己能夠獨立地支配自己,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人格、獨立的生活追求,這就是所謂“心性”自由。這裡“心性”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性格。 “起居無時,惟適之安”,也就是說的這種個人的心性自由。 作為人類的個體的“我”,要能夠“為所欲為”,首先能夠自主、自立,自己能夠給自己一片自由的天空。生活中,如果自我得不到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是無從談起的。這是古往今來多少有個性“隱者”的理想啊。 只要能按照自我的“心性”(性格),順其自然地去發展,展現自我,達到“儘性”,就走到自我的自由王國了。從這種意義上講,個人自由是一種“心性”解放,是一種“心境”。嚴復引用“惟適之安”當然欣賞李願的率性,嚮往他隱居盤谷的自由生活、無拘無束;嚴復特別欣賞莊子逍遙自在、豁達飄逸的個人自由境界。所以嚴復反覆強調個人自由乃“心德之事”。這“心德”,應該就是講人的身心和諧、心理健康。(人要樂生,以身體健康為第一要義) (二)生存自由。 就是人類維持生命和社會活動的自由。 這是人類最起碼的自由,包括衣食住行和政治、經濟、文化、社交以及人類生活訴求的各個方面。這一點今天我們都很理解的。 然而,難能可貴的是,百多年前嚴復已經注意到:人類的生存自由與自然和社會的和諧。(追求境界:千萬家飯羹魚香,百餘鄉風清魔伏) 他在強調“適”,強調生存競爭自由的同時,也突出了“天擇”的重要性。為了適應“天擇”,你就必須約束自己,控制自己,就只能實行有限制的生存自由。這樣,通過不斷的調適,最後實現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 嚴復明確指出: “科學家於物,皆有品量之分。品者問其物之如何,量者課其物為幾許。” 這就是說:科學家要分析保障生存的物“品”“如何”、物“量”“幾許”,要講究品質和數量。所以科學的生存,應該是有節制的,所以隨心所欲不是絕對的 自由。包括人口的生育也是如此。嚴復是中國提出計劃生育的第一人。 隨著現代化程序,物質基本滿足人的生活需要,社會民主體制不斷健全,於是提倡科學的生存自由就特別重要。否則,無限制地“生存自由”,人類就無法去適應“天擇”,終將導致無法應對的災難,甚至使人類完全失去了自由。 (三)國群自由。 嚴復說: “唯天生民,各具賦畀bi給以,得自由者乃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國國各得自由,第務令相侵損而已。侵人自由者,斯為逆天理,賊人道。”(也是造孽) “一群之成,其體用功能,無異生物之一體,小大雖異,官治相準。知吾身之所生,則知群之所以立矣;知壽命之所以彌永,則知國脈之所以靈長矣。一身之內,形神相資;一群之中,力德相備。身貴自由,國貴自主。生之與群,相似如此。”(《原強修訂稿》) 就是說:西方天賦人權理論,擴大到國家和族群,國家和人類個體一樣,天生應該享有自由的權力;又按照社會機體的原理,將國家比作人的機體,將人比作機體上的器官,只有身體自由心理健康,相關的器官才能自由運轉、幸福安康。 嚴復遺囑:“事遇群己對待之時,須念己輕群重,更切勿造孽。”“兩害相權,己輕群重。” 嚴復在論述個人自由和國家自由時,總是重群眾,先國家,輕個人,後自己。如果為個人損害國群,損人利己是造孽。在《群己權界論》中,嚴復說: “夫吾所謂自由者,非獨其名已也,乃生民所享真實之利益。國必有此,而後民得各奮其所能,以自求多福於物競之難諶chen2相信、誠然,以庶幾可幸於天擇。苟於群無所侵損,則無人所得沮遏ju'e阻止者也”。 這就指明國家自由的根本意義:國家自由,而後才能保證個人的“小己”自由;從“物競天擇”的競爭規律去講,國家在世界的競爭中得以自立,才能保證民眾的生存和自由。 嚴復將國家和群體的自由放在首位,己輕群重,捨己為群,就是為了號召民眾團結一致,奮發有為,去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振興。 (2)惟適之安,須要“民主為用”。 如何保證民眾享有真正的自由?嚴復在以自由為本體的理論基礎上,引出了“民主為用”。這就將自由和民主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自由是本體,是“國魂”,是立國的精神;民主則是這種精神的體現:人民自由,才能實行民主;用民主制度,保證人民自由。 嚴復反對暴力革命,但並不是反對民主共和。他一再呼籲國家要給民眾以民主,保障民眾的自由權利。嚴復在翻譯完《群己權界論》最後加上結語,完全是用自己發揮的話,說: “善為國者,不惟不忌其民之自由也,乃輔翼勸相,求其民之克享其自由,己乃積其小己之自由,以為其全國之自由,此其國權之尊,所以無上也。” 這就是說,國家要保障平民能夠充分享受小己自由,積累小己自由就成為全國的自由。一個保障民眾自由的國家才可能爭得國家的自由。一個實行民主的國家,才有國權,才有國家的無上尊嚴。 因此,嚴復給中國曆代的專制予以嚴厲的批判。其用詞之激烈、揭露之深刻,在同時代人中是少見的。 所以,嚴復“惟適之安”,就是要“自由”要“民主”。“以自由為體”,把自由看作現代價值觀的總源,“以民主為用”把民主看作實現自由的制度保障。 3、惟適之安,要“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 要實現自由民主,必施行“三民”治本方略。 嚴復對自由、民主的闡述,從而推出治本理論:一個民族或國家要實現“自由為體、民主為用”,必須有民族民眾的素質條件的保證,由此“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之“三民”治本方略,就應運而生。嚴復1905年對孫中山強調說:“為今之計,惟急從教育著手。”主要通過學校教育,大力施行“三民”治本方略。(“教育救國論”) 三者之中,亦有主次,嚴復稱: “智育重於體育,而德育又重於智育”。 嚴復明確指出: “形神相資,志氣相動,有最勝之精神,而後有最勝之智略”。 人的身體是有形的“本體”,道德精神則是無形的“靈魂”;只有形神兼備,才能煥發無窮的力量和智慧。(簡言之:思想好、身體好,學習好才是有用之英才) 三民素質提高了,尤其是新民德,培養“新”道德,則社會和諧的本體(人——是新人),就確立了,調適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嚴復“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的治本方略,對我們今天治國安邦,經濟建設,構建和諧社會,重建公民道德,淨化社會風氣,培育文化軟實力更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總之,天演的過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過程,就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不斷調適的過程。 自由、民主則是保證調適的關鍵;提高三民素質,是提高調適能力的保證。 通過調適,從不和諧達到相對的和諧,達到“安於適”,進入“惟適之安”的境界。 這就是嚴復天演宗哲學思想體系的基本內容,是嚴復一生追求真理而得出的結論。“惟適之安”也包括了嚴復晚年主要警言遺訓的思想,成了嚴復天演宗哲學思想的最高概括。 三、嚴復對思想理論力量的認知 嚴復說:“新知無盡,真理無窮。”可見嚴復對“真理”“新知”的服膺。他遺囑:“人生在世,宜勵業益知”,“須勤思,而加條理。”“須學問,增知能。”教導後人努力學習、勤于思考、增進知能;從而在實踐“勵業”中發揮學問知能的作用。 嚴復堅信,中華民族“三民”素質提高了,培養出“神州健者”,奮力競爭,不但“中國必不亡”,而且國富民強、安定和諧的社會能夠建設成功,惟適之安的境界是可以實現的。 可見嚴復對天演宗哲學思想理論對社會發展必將產生的巨大力量是充分肯定並充滿自信的。所以他終生孜孜以求,“極深研幾”,把西學之“道”引進給國人,讓西方先進的思想理論同優秀的傳統“舊法”相結合,成為“治國明民”、復興民族的理論和指導思想。嚴復說: “……多看西書,覺世間惟有此種是真實事業,必通之而後有以知天地之所以位、萬物之所以化育,而治國明民之道,皆舍之莫由。” “有王者興必來取法,雖聖人起不易吾言。”嚴復書房這一副對聯,更是直截了當地表明嚴復對天演宗哲學思想理論的高度自信和肯定。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說:“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嚴復是否讀過這一段話,不得而知。嚴復出於對列強環伺之下民弱國貧現實的擔憂,因而對“武器的批判”始終懷著謹慎的態度,但是他對於“批判的武器”“會變成物質力量”的認同,可以說是跟馬克思的這一觀點毫無二致。 請看嚴復下面這一段話: 1896年9月24日(光緒二十二年八月十八日)嚴復與汪康年、梁啟超書雲: “大報一時風行。於此見神州以內人心所同,各懷總幹蹈厲之意。此中訊息甚大,不僅振聵發聾、新人耳目已也。不佞曩在歐洲,見往有一二人著書立論於幽仄無人之隅, 逮一出問世,則一時學術政教為之斐變。此非取天下之耳目知識而劫持之也,道在有以摧陷廓清、力破餘地已而。使中國而終無維新之機,則亦已矣。荀二千年來申商斯高之法,熄於此時,則《時務 報》其嚆失也。” 嚴復相信思想理論的力量“不僅振聵發聾、新人耳目”,“一時學術政教為之斐變”,其“摧毀”“物質力量”能夠“摧陷廓清、力破餘地”,成為“警世”和“維新”的“先行者(嚆矢)”。 嚴復對思想理論力量的認知、認同,說明他是自覺的清醒的思想家。他的“三民”治本方略,他的“自由為體,民主為用”保障民權國權的理論,正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抓住“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的先進思想理論,令“一時學術政教為之斐變”,在推進中國現代社會變革、促進中國現代化的程序,具有批判的武器所具有的應有的物質力量,是我們至今更不能忽視和低估的! 跨越世紀,百年滄桑。歲月的塵埃不能遮掩嚴復思想的光芒。 “惟適之安”四個大字,就像先生如炬的目光穿透歷史重重迷霧,深情地注視著中華大地,昭示後繼的“普天下有心人”: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適者,順也,和也,安也,善也。一個偉大的民族必須尊重、順應天演規律,整合調適,與天爭勝,與時俱進,走出一條適合自己國家民族的、和諧發展道路。

Tags:起居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