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47W

意思是:百姓本沒有罪,因身藏璧玉而獲罪。原指財寶能致禍。後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成語發音:pǐ fū wú zuì,huái bì qí zuì

成語解釋:百姓本沒有罪,因身藏璧玉而獲罪。原指財寶能致禍。後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成語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桓公十年》:“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成語繁體:匹夫無辠,懷璧其辠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作分句、賓語;指因有才能而受害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匹夫懷璧 檢視更多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葉赫那拉·圖鴻《乾隆皇帝》第二章:“這就叫‘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是什麼意思?

釋 義: 百姓本沒有罪,因身藏璧玉而獲罪。原指草民不能私藏寶玉,一個小草民沒理由有寶玉,除非盜取搶劫。後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出處: 《左傳·桓公十年》

原文: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獻。既而悔之,曰:“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賈害也?”乃獻之。又求其寶劍。叔曰:“是無厭也。無厭,將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

譯文:當初,虞叔藏有寶玉,虞公向他索求玉。虞叔沒有進獻,不久又後悔這件事,說:“周朝的諺語說:‘百姓沒有罪,懷藏玉璧就有了罪。’我哪用得著美玉,難道要用它買來禍害?”於是就把玉璧獻給了虞公。虞公又向虞叔索求寶劍。虞叔說:“這是沒有滿足了。滿足不了,禍害會連累到我身上。”於是就攻打虞公,所以虞公逃亡到共池。

擴充套件資料:

脣亡齒寒

晉獻公又向虞國借路攻打虢國。

宮之奇勸阻虞公說:“虢國是虞國的屏障,虢國滅亡,虞國一定跟著亡國。對晉國不可啟發它的野心,對入侵之敵不可漫不經心。一次借路已經是過分,豈能有第二次呢?俗話所說的‘面頰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脣丟了牙齒就受涼’,那就是說的虞、虢兩國的關係。”

虞公不聽,答應了晉國使者。宮之奇帶領他的家族出走,說:“虞國過不了年終大祭了,就在這一次假道之行,晉國不用再出兵了。”

這年冬天,晉國滅掉了虢國。軍隊回來,住在虞國的館舍,就乘其不備進攻虞國,滅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是什麼意思及典故

1、意思

百姓本沒有罪,因身藏璧玉而獲罪。原指草民不能私藏寶玉,一個小草民沒理由有寶玉,除非盜取搶劫。後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2、典故

虞公是春秋時代姬姓的公爵諸侯,是周朝皇室的後裔。當時虞公的弟弟虞叔,有一塊珍貴的寶玉,虞公要虞叔將這塊寶玉送給他,虞叔當時沒有答應。

過後,虞叔後悔地說:“周人曾有兩句俗語,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我何用貪留這塊寶玉,而招來禍害呢?”

於是將這寶玉慷慨的獻給了虞公,虞公得到了寶玉以後,知道虞叔還有一口鋒利無比的寶劍,虞公又要虞叔獻出,虞叔私下說:“虞公所求不止,是心不厭足,心既不厭足,必將殺我。”

於是乘虞公不備,起兵攻伐虞公,結果,虞公失國,出奔到共池(地名)避難。

擴充套件資料: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出自出自《春秋左傳·桓公十年》,原文是: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獻。既而悔之,曰:“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賈害也?”乃獻之。

又求其寶劍。叔曰:“是無厭也。無厭,將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原指財寶能致禍。後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翻譯:

當初,虞叔有塊寶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沒有給他,然後,虞叔為此而感到後悔,說:“周這個地方有句諺語說:‘一個人本來沒有罪,卻因為擁有寶玉而獲罪。’”於是就把寶玉獻給了虞公。

可是,虞公又來索要虞叔的寶劍,虞叔說:“這實在是貪得無厭。如此貪得無厭,將會給我帶來殺身之禍。”於是就發兵攻打虞公。所以,虞公出奔到共池那個地方去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釋義是什麼?

百姓本沒有罪,因身藏璧玉而獲罪。原指財寶能致禍。後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出自《春秋左傳·桓公十年》

原文是: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獻。既而悔之,曰:“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賈害也?”乃獻之。又求其寶劍。叔曰:“是無厭也。無厭,將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