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大學聯考歷史常考知識點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2.09W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國曆史上個王朝是夏;我國的早期國家政治制度起源於夏朝。

大學聯考歷史常考知識點

2、原始社會後期禪讓制被王位世襲制所取代。

3、為了進行有效的統治,周朝在政治上實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大特點是嫡長子繼承製。

分封制與宗法制的關係是互為表裡,相輔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論》說“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義是分封制。

5、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國歷史上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創的皇帝制度,是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重特徵。在中央設定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個高官職。

7、唐朝時,掌握草擬、審議和行政的職能分別是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

8、宋朝和元朝高行政機構分別是中書門下省和中書省。

9、元朝時,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的機構是宣政院。為管理邊遠地區設定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時,中國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

11、雍正帝時設定軍機處,標誌著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

12、古代中國農業生產的主要組織方式是以家庭為單位從事生產勞動。古代中國農業生產的主要特點是形成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體系。

13、牛耕是我國農業技術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使用了當時上先進的耕作方式是壟作法。

15、古代中國手工業的三種主要經營形態分別是官營手工業、民營手工業、家庭營手工業。

16、明清時期,蘇州和杭州是的絲織業中心。

17、“商人”早出自於商朝。

18、我國早的銀行雛形是櫃坊。上早的紙幣是北宋發行的“交子”。

19、元代時,泉州被外國旅行家譽為大港。清代時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只廣州一處對外通商。

20、唐朝時,專管對外貿易的機構稱為市舶使。宋代時,在邊境設定與少數民族貿易場所稱為榷場。中國早的商標是宋代山東濟南劉家功夫針。

21、“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次思想解放運動。

22、孔子整理的“六經”是《詩》《書》《禮》《易》《樂》《春秋》。四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23、提出“性善論”是孟子;提出“性惡論”是荀子。提出“三綱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論”是朱熹。早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是顧炎武。

24、後人稱孔子為“至聖”、稱孟子為“亞聖”。朱熹宋朝理學集大成者。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未清初思想家。

25、人物思想

①提出“愛人者,人恆愛之”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孟子。

②提出“節用而愛人”“為政以德”“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是孔子

③提出“與人為善,暖於布帛”“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是荀子。

④提出“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是董仲舒。

⑤提出“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二程(程顥、程頤)。

⑥提出“心外無物”“致良知”“宇宙便吾心”是王陽明。

⑦提出“鹹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是非”是李贄。

⑧提出“人民為主”“天下為主,君為客”,“工商皆民生之本”是黃宗羲。

⑨提出“經世致用”的有顧炎武和王夫之。

(1)1921年中共一大: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定為奮鬥目標,堅持以革命手段實現這一目標。

(2)1922年中共二大:次在全國人民面前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瞭方向。

(3)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決定與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制定革命統一戰線方針。

(4)1927年八七會議:糾正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的思想。

(5)“工農武裝割據”思想:中共領導下,把武裝鬥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相結合。

(6)1935年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黨內的統治,確立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是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誌。

(7)1935年底的瓦窯堡會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8)1937年的洛川會議:制定了動員全民族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的人民戰爭路線即全面抗戰路線。

(9)1938年持久戰理論: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指明瞭抗戰發展的正確道路。

(10)1942年整風運動:中共開展了一次普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黨從思想上清算了“左”傾和右傾錯誤,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

(11)1945年春中共七大:確定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12)1949年春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決定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解決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重大問題。

(13)1956年召開的八大,確定集中力量把我國儘快地由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而奮鬥的總任務。

(14)”文化大革命”後,開展了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打破了長期以來的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束縛,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

(15)1978年底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停止“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錯誤方針,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的思想開始形成。

(16)1981年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17)1982年的十二大明確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18)1987年召開的十三大確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19)1992年的十四大提出了90年代改革和建設的主要任務,即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加快改革開放,集中力量把經濟建設搞上去。還提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0)1997年的十五大將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21)2002年的十六大確定的考點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釋出的《關於結束現代遠端教育(網路教育)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自2022年(秋)批次開始,現代遠端教育(網路教育)試點工作結束,現代遠端教育(網路教育)現已全面停止招生。

其他有關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的形式及成人學歷提升的途徑,可諮詢奧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