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 学前教育 精致生活 饮食养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历史 影视 数码 热门资讯
当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学前教育 > 

白居易与元稹并称什么

栏目: 学前教育 / 发布于: / 人气:2.03W

白居易与元稹并称“元白”。白居易与元稹提倡通俗写实的诗风,两人的友谊更是诗人之间的友谊典范。其中,白居易写给元稹的《与元九书》成为了唐代诗歌理论中的重要作品。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是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与白居易同倡新乐府运动,共创“元和体”。

白居易与元稹并称什么

元稹早年经历

元稹八岁时父亲元宽去世,家贫无业,幼学之年,不蒙师训,其出生书香门第的母亲郑氏担起了教育元稹的担子。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十五岁的元稹为尽快摆脱贫困,获取功名,选择投考的为相对容易的明经科,参加朝廷举办的“礼记、尚书”考试,以明两经擢第。

白居易早年经历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



白居易与元稹并称什么

白居易与元稹并称元白

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的并称。二人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文学观点相同,作品风格相近,在中唐诗坛影响很大。

元稹,字微之,洛阳人。他天资聪慧,十五岁便明经及第。元稹与白居易是患难与共的好朋友,其情之深、其意之厚,在当时的文人当中非他们俩莫属。

二人相识约在贞元十九年(803年),当年,白居易有《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白居易集》187页),诗一开始就这样说:“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接着又自注:“贞元中,与微之同登科第,倶授秘书省校书郎,始相识也。”白居易年长元稹七岁,是年,白居易三十二岁,元稹二十五岁。

白居易和元稹有着相似的经历:803年,同以书判拔萃科登第,授校书郎。809年,白居易在长安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元稹任监察御史。810年,白居易改授京兆尹户曹参军;元稹贬江陵士曹参军。815年,白居易贬江州司马;元稹改授通州司马。

820年,白居易在长安任主客郎中;元稹任祠部郎中。829年,五十八岁的白居易生子阿崔;元稹生子道保。

白居易与元稹一起登科,一起在朝任职,又在同年被贬,同年生子,相似的经历,一样的文学素养,把他俩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二人成为挚友后,无论谁在哪里,赠、寄、酬、唱、和、答诗总是不断。大和二年(828年),共同编纂了元白唱和总集《因继集》共十七卷。

100分(元稹白居易)为什么并称“元白”

白居易、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文学观点相似,作品风格也相近,被时人和后人并称为“元白”。

既然是并称,为何是“元白”而不是“白元”呢?其中有什么讲究?针对于此,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观点说白居易为人谦虚,总是自称“元白”,还表达了对元稹的拳拳之情。有观点认为时人对元稹的看重,历史上的“元白”和后人眼中的“元白”,还是有所不同,元稹在散文、传奇小说方面也有很深造诣。

有不少专家认为,从声韵学观点来看,并称作家名序排列,一般是平仄错开,前平后仄,读起来音韵顿挫,好听顺口。而仄声在后,听起来短促有力。譬如“屈宋”(屈原、宋玉)、“李杜”(李白、杜甫)、“韩孟”(韩愈、孟郊)、“韩柳”(韩愈、柳宗元)。而白居易的“白”字,在唐代是念入声的,是一个仄声字。

白居易作为中唐大诗人,和当时诸多有名诗人都有交集,除了元稹外,还有刘禹锡。而白居易和刘禹锡,一个“诗魔”,一个“诗豪”,并称为“刘白”。白居易自己在《〈刘白唱和集〉解》中说“江南士女,语才子者,多云元白”。可见他自己也是倾向于姓氏在后。

元稹早白居易十六年去世,在白居易的余生里,他对逝去好友的思念,却从未断绝。大和七年,在元稹去世两年后,有一天,一位歌女唱起了元稹的诗句,在场的白居易不禁悲从中来。“时向歌中闻一句,未容倾耳已伤心”,还没倾耳去听,内心已伤悲万分。

元稹去世十年后,有一天,白居易在友人卢子蒙处,看到了其与元稹唱和的旧作。泪流满面的他,在诗集后面的空白处,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昔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

他甚至有些追悔,没能早点认识卢子蒙,以至于一直没发现元稹给卢子蒙所写的诗句。他和卢子蒙,回忆起共同的好友,不禁“执手相看泪眼”。好友坟头的杨树,已经抽出三丈的枝条了,但自己仍能梦到和他携手同游,以至于第二天醒来后,自己不禁泪沾襟。

白居易早年与什么齐名

白居易早年与元稹齐名,两人合称元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元稹与白居易初识于拔萃科考试之时,当时白居易三十一岁,元稹二十四岁。从此他们从同僚发展成了诗友。虽然他们和当时的一些文人都有密切的来往,如元稹与李绅,白居易与刘禹锡,但他们都是彼此最亲近的诗友。

白居易和元稹到底是什么关系

白居易,元稹,并称“元白”,是一生的知己,是生死莫逆之交。白居易和元稹同科及第,放到现在来说是同学,他们二人志同道合,文学思想一致,共同发起新乐府运动,都秉持着兼济天下的雄心,一起开创了元白诗派,诗作号为“元和体”。

《唐才子传》中评价他们:“微之与白乐天最密,虽骨肉未至,爱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无逾二公者。”杨万里《读元白长庆二集诗》中也写道:“读遍元诗与白诗,一生少傅重微之。再三不晓渠何意,半是交情半是私。”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元稹字微之,河南府人,唐朝著名诗人。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