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大陸漂移假説是誰提出來的

欄目: 歷史 / 發佈於: / 人氣:2.62W

魏格納。1620年英國人弗蘭西斯·培根他提出了西半球曾經與歐洲和非洲連接的可能性。

1668年法國R.P.F.普拉賽認為在大洪水以前,美洲與地球的其他部分不是分開的。

大陸漂移假説是誰提出來的

到19世紀末,奧地利地質學家修斯(Eduard Suess,1831~1914)注意到南半球各大陸上的巖層非常一致,因而將它們擬合成一個單一大陸,稱之為岡瓦納古陸。1912年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正式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説,並在1915年發表的《海陸的起源》一書中作了論證。因此,阿爾弗雷德·魏格納被稱為“大陸漂移學説之父”。由於當時不能更好地解釋漂移的機制問題,曾受到地球物理學家的反對。

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隨着古地磁與地震學、宇航觀測的發展,使一度沉寂的大陸漂移説獲得了新生,併為板塊構造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大陸漂移説認為,地球上所有大陸在中生代以前曾經是統一的巨大陸塊,稱之為泛大陸或聯合古陸,中生代開始分裂並漂移,逐漸達到現在的位置。大陸漂移的動力機制與地球自轉的兩種分力有關: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離極力。

較輕硅鋁質的大陸塊漂浮在較重的黏性的硅鎂層之上,由於潮汐力和離極力的作用使泛大陸破裂並與硅鎂層分離,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規模水平漂移,並且向附近移動的活動。魏格納觀察世界地圖的過程中,首先發現了大西洋兩邊的兩大洲的輪廓是可以對應起來的,尤其是巴西東部有一個突出的直角,與隔岸相對的非洲西邊的幾內亞灣是可以拼湊成一個完整的部位的。魏格納緊接着又發現巴西沿岸的許多海灣與隔岸相對的非洲西部的許多大陸的突出部分極為對稱,魏格納通過這些現象突然發現,會不會大西洋是導致非洲大陸與南美洲大陸分開的罪魁禍首。

在大西洋產生之前,兩個大陸本就是一種塊完整的陸地,之後才破裂。由於海洋的原因,逐漸漂移分開,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魏格納大範圍蒐集資料,並且以大西洋兩岸的南美洲以及非洲為突破口,詳細的觀察了這兩個大陸沿海的形狀以及地質結構是否契合。再通過居住在兩大洲東岸和西岸的原始生物的習性來綜合判斷,在過去兩個大陸到底是不是一整塊。

大陸漂移學説是誰提出來的?

大陸漂移學説是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提出來的。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是一位德國地質學家、氣象學家和天文學家。

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是大陸漂移説創立者,該學説認為遠古時代的地球只有一塊“泛古陸”或稱盤古大陸的龐大陸地,被稱為“泛大洋”的水域包圍,該大陸後來開始破裂,形成現在的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基本地貌。

大陸漂移學説的證據:1、大陸邊緣的吻合:將大西洋兩岸的非洲和南美洲拼在一起時,兩岸的大陸邊緣能十分吻合且完美的貼合。且經由兩岸巖層的研究,發現在非洲某處海岸的巖層,恰與拼合後的南美洲海岸的巖層相同,再度印證兩塊大陸曾經是相連的。2、地質構造方面的證據:阿巴拉契亞山脈(和非洲阿特拉斯山脈是同一條)是東北-西南走向,臨至大西洋西岸就中斷,而地質研究證明斯堪的納維亞山脈與蘇格蘭、愛爾蘭的山脈是與阿巴拉契亞山脈同源。另外,有證據證明南非的開普山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山是同出一徹。

可見曾有段時間,美洲、非洲和歐洲是相連。

大陸漂移學説誰提出來的?

大陸漂移學説魏格納提出來的。1912年提出關於地殼運動和大洋大洲分佈的假説——“大陸漂移説”。

他根據大西洋兩岸,特別是非洲和南美洲海岸輪廓非常相似等資料,認為地殼的硅鋁層是漂浮於硅鎂層之上的,並設想全世界的大陸在古生代石炭紀以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盤古大陸),在它的周圍是遼闊的海洋。

後來,特別是在中生代末期,盤古大陸在天體引潮力和地球自轉所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破裂成若干塊,在硅鎂層上分離漂移,逐漸形成了今日世界上大洲和大洋的分佈情況。但這一假説卻難以解釋某些大問題,如大陸移動的原動力、深源地震、造山構造等。大陸漂移內容大陸漂移假説是解釋地殼運動和海陸分佈、演變的學説。大陸彼此之間以及大陸相對於大洋盆地間的大規模水平運動,稱大陸漂移。

大陸漂移説認為,地球上所有大陸在中生代以前曾經是統一的巨大陸塊,稱之為泛大陸或聯合古陸,中生代開始分裂並漂移,逐漸達到現在的位置。大陸漂移的動力機制與地球自轉的兩種分力有關: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離極力。較輕硅鋁質的大陸塊漂浮在較重的黏性的硅鎂層之上,由於潮汐力和離極力的作用使泛大陸破裂並與硅鎂層分離,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規模水平漂移,並且向附近移動的活動。

大陸漂移假説是誰提出的?

大陸漂移假説是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提出的發展歷程阿爾弗雷德·魏格納(1880~1930)在1912年一篇重要的學術論文中提出大陸漂移假説,並且在幾年後(1915)出版的一部專著中加以發展和完善。人們幾乎立刻就意識到了這個假説潛在的革命性質,因為它要求對地理學的全部基礎進行重新修訂。

20 世紀20~30年代間,地理學家對大陸運動的觀念進行了廣泛的討論,結果,反對意見幾乎是同聲一片。

因此,魏格納提出的地球漂移説長期以來處於理論革命階段,直到50年代中期,不斷髮現的新證據才越來越對大陸可能運動的假説有利。但直到20世紀60年代,一場地球科學革命才真正發生。歷史分析表明,這場地球科學革命結束了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理論革命狀態外僅僅是因為人們勉強接受了一整套已處休眠狀態或早先被摒棄的觀念或理論。這場科學革命伴隨着研究地球的新手段和傳播知識的新技術的產生而產生。

不僅許多地球科學家沿着非傳統的路線思考,而且,有不少物理學家也投入了地球科學的研究之中,並做出了偉大的發現。因此,最終發生的地球科學革命並不僅僅是長期受到抵制的、作為傳統觀念的一次根本性轉變的大陸漂移説的簡單復活,而且還創立了新的板塊構造理論來描述大陸的漂移。從某種意義上説,魏格納的原始理論並未導致一場科學革命,但是,最終的科學革命確實體現了魏格納理論中大陸運動這一中心思想和把地表分成兩類地域(陸地和海底)的觀念。

大陸漂移假説內容:大陸漂移説認為,地球上所有大陸在中生代以前曾經是統一的巨大陸塊,稱之為泛大陸或聯合古陸,中生代開始分裂並漂移,逐漸達到現在的位置。大陸漂移的動力機制與地球自轉的兩種分力有關: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離極力。較輕硅鋁質的大陸塊漂浮在較重的黏性的硅鎂層之上,由於潮汐力和離極力的作用使泛大陸破裂並與硅鎂層分離,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規模水平漂移,並且向附近移動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