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精緻生活 > 

調休是誰發明的

欄目: 精緻生活 / 發佈於: / 人氣:4K

調休是誰發明的的答案是:國務院文化和旅遊部

調休是誰發明的

放假調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文化和旅遊部提出的。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2007年12月14日新修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傳統節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節日。自2008年開始共有七大全民法定公休節日,分別為元旦、春節、清明、端午、勞動節、中秋和國慶節,全民公休節日的假期通過調整雙休日來集中休假,休假時段每年由國務院發佈。

事實上,調休制度的發明與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國民消費水平的提升有很大關係,歷史上第一次調休的時間是在1999年後,當時國內的固定假期除了雙休外依舊只有4個,民眾口袋裏雖然有錢,但沒太多時間花,為了刺激經濟,當時就有人提出了將雙休與假期拼在一起,實行長假制度。

在中國,休假的歷史源遠流長,這或許可以説明“想要休息是全人類共同的心願”。最早的休假應該出現於漢朝,叫作“休沐”,在漢律中規定“吏五日得一休沐,言休息以洗沐也。”就是説當時上五天班休息一天,這一天是用來洗澡的。

等到隋唐兩宋終於出現了“節假日”的概念,當時的工作制度叫作“旬休”,也就是幹十天休一天,聽起來似乎還不如漢朝,但實際上朝廷增加了大量的節假日作為補償,包括清明、端午、夏至、中秋等等。在《唐六典》中就有明確的記載,節假日最久的是七天,在元正和冬至兩節。其次是清明,放四天。再次是夏至、臘八,放三天。其他零零散散的小節日一般休假一天或兩天。其中最特殊的節日叫作“千秋節”,一般放三天,是皇帝的生日。還有二月十五,也要放三天,因為這天是老子的生日,而李唐以老子後人自居,因此放假。

那個時候一般官員能享受到最久的假期叫作“授衣假”,授衣説的是冬天去找裁縫量體裁衣,一般放假十五天。假期最多的朝代是宋朝,逢假必休,每年的休息日高達112天。假期最少的朝代則是明朝,尤其是朱元璋時期,每年休假僅三天,分別是春節、冬至和老朱生日。等朱元璋駕崩,假期立刻增加至18天,但和宋朝相比仍然少得可憐。等到清朝,假日製度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動,起初清朝推行隋唐時期的旬休制度,每十天休息一天,再加上清廷安排的節假日,每年大概有六十多天的假期。在清朝後期,隨着西方文化的轉入,逐漸興起了禮拜天休息的制度,清政府則在宣統三年正式採用了週日休息的制度。

在1995年之前,我們所實行的還是清朝末年所推行的那一套週日休息的制度,也就是做六休一。在當時,學生一週上六天課,工人一週上六天班,大家每星期都只能休息一天。因此,大家會把需要做的事情都放到週日去做,因此這難得的休息日被形象的稱之為“家務日”,這就是“戰鬥的星期天,疲勞的星期一”的由來。另外,當時的節假日也少得可憐,每年僅有春節和國慶各三天的假日。

1967年,由於特殊的時代背景,甚至出現了“無假的十年”。1967年1月底,全國各地發表了春節不回家的倡議,報紙也發表了“破除舊風俗,春節不休假”的倡議,於是乎那一年的春節真的沒有放假,甚至比平時還要忙,有人充滿激情的貼出了“三十不停戰,七年級接着幹”的門聯。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十多個年頭,直到一些工人和農民表示“應該好好地過一個春節”、“春節搞疲勞戰術,心裏不痛快,幹活也沒勁”。1979年,報紙刊登了兩篇非常有歷史意義的讀者來信,這兩篇讀者來信的題目是《春節為什麼放假》,表明了政府對於春節休假的態度。當年春節就有部分省份恢復了春節休假,次年全國全面恢復了春節休假制度,過年的習俗也逐漸恢復,放鞭炮、年夜飯、訪親走友等習俗逐漸重新上演。

Tags:調休 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