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義不辭難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6.98K

意思是:辭:推辭。道義上不容許躲開危難

義不辭難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義不辭難

成語發音:yì bù cí nàn

成語解釋:辭:推辭。道義上不容許躲開危難

成語出處:東漢·班固《漢書·武帝紀》:“仁不異遠,義不辭難。”

成語繁體:義不辭難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句:《明史·西域傳》:“國家有事,臣子義不辭難。”



義不辭難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義不辭難

【標準發音】:yì bù cí nàn

【繁體寫法】:義不辭難

【義不辭難是什麼意思】:辭:推辭。道義上不容許躲開危難

【義不辭難成語接龍】:言不及義 → 義不辭難 → 難上加難

【用法分析】: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讀音預警】:注意多音字:難 ① nán 困難 難兄難弟(貶義);② nàn 責難 難兄難弟(共患難的.人);。

【出處説明】:東漢·班固《漢書·武帝紀》:“仁不異遠,義不辭難。”

【義不辭難的造句示例】:

《明史·西域傳》:“國家有事,臣子義不辭難。”

仁不異遠,義不辭難的含義

仁不異遠,義不辭難:遠近如一為仁,不怕艱難為義。含義:仁愛之心不分遠近,正義之事不怕艱難。

出自《漢書•武帝紀》“仁不異遠,義不辭難。”

原文:

秋九月,詔曰:“仁不異遠,義不辭難。今京師雖未為豐年,山林池澤之饒與民共之。今水潦移於江南,迫隆冬至,朕懼其飢寒不活。江南之地,火耕水耨,方下巴蜀之粟致之江陵,遣博士中等分循行,諭告所抵,無令重困。吏民有振救饑民免其厄者,具舉以聞。”

譯文:

秋九月,武帝下詔説:“遠近如一為仁,不怕艱難為義。今年京師雖然沒有獲得豐收,但山林、池澤的財富資源應與百姓共享。當前水澇之災移到江南,寒冬就要到來,朕擔憂江南百姓飢寒交迫。江南地區,火耕水耨,剛剛從巴蜀運粟米糧食到江陵,派遣博士中等人分別到各地巡視檢查,告知災民蜀糧已到,不要加重百姓負擔,使他們困苦。官吏和百姓有能救濟災民使災民擺脱飢寒困境的,要將其事蹟詳報朝廷。”

義不容辭的意思

“義不容辭”是指從道義上講不允許推託、拒絕。

“義不容辭”出處:

1、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8回:“且玄德既為東吳之婿,亦義不容辭”。

2、《東周列國志》第三回:“武公曰:‘老夫年邁無識,止為臣子,義不容辭,勉力來此。掃蕩腥羶,全仗上國。今計將安出?’”。

3、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小梅》:“妾受夫人諄囑,義不容辭”。

用“義不容辭”造句:

1、投入急難救助,是每個國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2、你是我的莫逆之交,我當然要義不容辭地替你排解困難。

3、這些新會員進入演講會尋求改善他們的溝通技巧,而我們則義不容辭應幫助他們學習、成長與達成目標。

4、這件事,我義不容辭,就讓我來協助你吧!

5、作為你們在立法機構的代表,我會義不容辭地以第一時間去反映業界的意見,並站在政經風浪的前端,我的工作是能夠接受公開的驗證。

擴展資料

“義不容辭”的典故:

曹操於赤壁之戰大敗以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又決定南征了。但這時有人來報告説:“劉備正調練軍馬、屯積糧草,將要攻取西川。”

曹操大驚,説:“如果劉備攻下西川,他各方面的輔助條件就具備了,以後就很難打敗他了,怎麼辦?”這時,詔書侍御史陳羣説:“您不必過慮,現在孫權、劉備結為聯盟。

如果劉備想攻取西川,您可以派大軍直取江南,那麼,孫權一定會向劉備求救;而劉備一心只想攻取西川,也就無心援助孫權,孫權勢單力薄,江東一定會被您佔領。

以江東為依託,荊州也就唾手可得了。到那時,再想辦法攻取西川,打敗劉備,天下就可平定了。”曹操高興地説:“你的話正合我意。”於是,曹操馬上率領三十萬大軍,徑直向江南進發。

早有探子將情況報告給孫權,孫權忙與眾將商議對策。張昭説:“您可派魯子敬急速到荊州,求劉備同心協力抗拒曹操。

子敬曾有恩於劉備,劉備一定會聽子敬的話;況且,劉備現在已是東吳的女婿,抗拒曹操,幫助東吳,從道義上講也是不容推辭的。如果劉備相助,江南就沒有危險了。”孫權同意了張昭的建議,立即派魯肅寫信給劉備。

劉備看信後,差人往南郡請孔明,孔明到荊州看了魯肅的信,胸有成竹地説:“也不消動江南(東吳)之兵,也不必動荊州之兵,自有辦法使曹操不敢進攻江南。”他回信給魯肅説:“你不必擔心,我已有退兵之策。”

送信人離去以後,劉備問他説:“先生有何妙計,能退曹操三十萬大軍?”孔明説:“曹操平時最擔心的就是西涼的軍隊。

現在曹操殺了馬騰,馬騰的兒子馬超統領西涼的軍隊,馬超一定對曹操切齒痛恨。您可寫一封信去聯絡馬超,勸他興兵入關,曹操腹背受敵,就無暇進攻江南了。”劉備大喜,立即按孔明的計策去做了。馬超果然起兵入關,攻打長安,曹操只好又放棄南征的計劃了。

義不容辭是什麼意思 義不容辭解釋

1、義不容辭指道義上不容許推辭、拒絕;常用於形容為了正義事業,敢於挺身而出,不做推辭。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2、義不容辭(拼音:yì bù róng cí)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唐·岑文本《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温公碑》。

中國古代武俠方面的四字詞語

1.一世之雄----雄:英雄豪傑。一個時代的英雄人物。

2.人中豪傑----指才智勇力出眾的人。

3.兒女英雄----指感情豐富,年輕有作為的英雄人物。

4.巾幗英雄----巾幗:古代婦女配戴的頭巾和髮飾,後借指婦女。指女子中的英雄。

5.大仁大勇----形容為人仁義且勇敢。

6.萬夫之勇----形容非常勇敢。

7.女中豪傑----豪傑:指才能出眾的人。女性中的傑出人物。

8.義無反顧----義:道義;反顧:向後看。從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猶豫回顧。

9.義不屈節----節:節操。為了追求正義,決不失去節操。

10.義不容辭----容:允許;辭:推託。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11.義不辭難----為正義之事不避危難。

12.義形於色----形:表現;色:面容。仗義不平之氣在臉上流露出來。

13.義薄雲天----義:正義;薄:迫近;雲天:指高空。正義之氣直上高空。形容為正義而鬥爭的精神極其崇高。

14.見義勇為----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15.見義必為----指看到正義的事情就去做。

16.內仁外義----內心很仁慈,待人重情義。

17.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謀單憑個人的勇力。

18.文武兩全----文:文才;武:武藝。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藝都很出眾。

19.止戈為武----意思是“武”字是“止戈”兩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戰,才是真正的武功。後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對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20.為民除害----為:替。替老百姓剷除禍害.

21.樂善好義----愛做好事,講義氣。

22.先禮後兵----禮:禮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禮節同對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解決。

23.捨身取義----舍:捨棄;身:生命;取:求取;義;正義。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24.當仁不讓----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25.仁人義士----有德行並信守節義的人。

26.仗義疏財----仗義:講義氣;疏財:分散家財。舊指講義氣,拿出自己的錢財來幫助別人。

27.仗義行仁----注重義氣,施行仁德。

28.仗義執言----直言:直接説出來。為了正義説公道話。指能伸張正義。

29.以德報怨----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

30.打抱不平----遇見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幫助受欺負的一方。

Tags:義不辭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