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學前教育 > 

承德避暑山莊是哪個皇帝開始建造

欄目: 學前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7.57K

承德避暑山莊從是康熙皇帝建造的,歷經三帝:康熙、雍正、乾隆,始建於1703年,耗時約90年建成。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是中國古代帝王宮苑,清代皇帝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山莊的建築佈局大體可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內有康熙乾隆欽定的72景,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園,園中有山。

承德避暑山莊是哪個皇帝開始建造

資料擴充套件

避暑山莊的營建,大至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開拓湖區、築洲島、修堤岸,隨之營建宮殿、亭樹和宮牆,使避暑山莊初具規模。康熙皇帝選園中佳景以四字為名題寫了“三十六景”。

第二階段:從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對避暑山莊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增建宮殿和多處精巧的大型園林建築。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為名又題了“三十六景”,合稱為避暑山莊七十二景。



康熙皇帝為什麼修建承德避暑山莊呢?

說到承德避暑山莊很多網友都知道這個人是非常的出名的,但是名字雖然叫承德避暑山莊吧,但是怎麼感覺就是有點誤會了啊,因為這個地方其實叫熱河啊,那麼這麼熱到底避暑有什麼用呢?而且康熙皇帝為什麼在承德修建避暑山莊呢?下面就做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揭祕分析揭祕看看吧!

承德古稱熱河,因其境內一條周圍佈滿溫泉的泉眼,冬季不結冰的河流而得名,在清朝雍正年間,以承天之德的用意,改名承德。

公元1703年,清朝康熙四十二年,在熱河上迎,武烈河西岸的狹長谷地上,一座規模龐大的皇家宮苑開始動工興建,時稱熱河行宮。

在這座行宮始建後的第八年,康熙皇帝親自將其命名為避暑山莊,這座皇家園林的修建,歷經了康熙 雍正 乾隆 三朝皇帝,歷時八十九年,其規模是前無古人更是後無來者的。

避暑山莊的面積相當於八個北海公園,或者兩個頤和園,比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還要大出三千畝,已經掌有無上權威,成為紫禁城主人的康熙皇帝,為什麼決定在北京二百多公里的這個荒涼的小村落,修建一座如此規模的皇家園林,難道他到這裡來,僅僅是為了避暑嗎?

其實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與康熙皇帝年幼時的一場疾病有關。在當時,天花是一種非常可怕,流行性非常強的病,可是像蒙古也好,像西藏也好,他們那個地區,沒有這個病的流行,這個病主要是在漢地流行。

在清代,得了天花的人,是九死一生,就連皇室也不能倖免,據清代皇室家譜《玉牒》記載,順治皇帝的八個皇子中竟然有四個因染上天花而夭折,公元1661年,順治皇帝去世後,他的皇三子八歲的玄燁繼承了王位,這就是康熙皇帝,康熙的即位,竟也源自於順治皇帝對天花的恐懼,病中的順治,在選擇自己的繼承人時曾經猶豫不決,而當時在宮中服務的西洋傳教士湯若望的建議,最終讓他做出了抉擇,因為在康熙兩歲時已經出過痘症,對天花有了終身免疫,結果這位皇子因禍得福,成為大清江山的又一位繼任者。

承德避暑山莊原名叫什麼,始建於哪一年

呵呵,原名叫離宮。始建於一七零三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八十九年建成。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頤和園、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一九九四年十二月,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熱河行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二零零七年五月八日,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真心回,望採納。

康熙皇帝為何在承德修建避暑山莊,真實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避暑呢?

清朝時期有兩個政治中心,一個是京城的紫禁城,另一個就是承德避暑山莊,避暑山莊又被稱為“熱河行宮”修建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那當時的康熙皇帝為何要在承德修建避暑山莊呢?他當時真實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避暑。

康熙當初修建承德避暑山莊的最初的目的是為了避痘,與天花有很大的關係,因為當時清朝初期天花流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蒙古各部的首領都沒有出過痘痘,如果沒有出過痘痘就來到京城,那極有可能傳染,為了防止蒙古貴族在進入皇宮的時候傳染皇帝和大臣們,因此清朝規定,沒有出過天花的蒙古王公和親貴都不能覲見皇帝。

而當時的京城氣候炎熱,天花容易被傳染,皇帝怕被傳染,蒙古貴族何嘗不怕自己也被感染天花呢?因此蒙古王公貴族也不願意去京城。但是長此以往,滿清和蒙古各部落的關係就會有疏遠,一直持續了好幾年,這個問題一直也沒得到好的解決。

當時清朝很重視和蒙古的關係,因此康熙皇帝多次巡幸塞外,和蒙古王公們見面,在康熙十六年,康熙皇帝在巡幸的過程中,途徑熱河,發現了這裡氣候宜人,風景秀麗,水草豐美,因此決定在承德建一個可供避暑避痘的行宮,不僅避暑避痘,還能方便狩獵,還可以在此接見蒙古王公貴族,加強和蒙古的聯絡,山莊中的萬樹園是專門接待各族首領的場所,園中設有黃帷、蒙古包,並蓄養了麋鹿等,可以在此舉行野宴以及雜技表演等。

最初的避暑山莊面積不算很大,分別由若干個小行宮組成,大多是供皇帝木蘭秋獮所用,每到秋天,康熙皇帝會自己率領八旗王公貴族和將士們在木蘭圍場舉行大規模的圍獵活動,這樣不僅加強了八旗將士們的軍事戰鬥力,也鍛鍊了皇子們的體質,當然還有一個特殊的政治目的,那就是加強了和蒙古的聯絡。

在乾隆登基後,又擴建了避暑山莊,乾隆一般在每年5月份離開京城,帶著嬪妃和皇子以及重要的大臣們前往避暑山莊,有時候一住就是兩三個月,到了嘉慶皇帝登基後,也效仿自己的父親,多次巡幸承德避暑山莊,最後駕崩也是在此,而他的孫子咸豐帝在英法聯軍進犯京城後,也帶著后妃和大臣皇子們逃亡避暑山莊,終日在避暑山莊花天酒地,最終病死在山莊,他死後,慈禧太后開始了垂簾聽政。

承德避暑山莊作為皇家行宮,多次擴建,據初步統計,康熙巡幸熱河51次,乾隆52次,嘉慶20次,咸豐1次,其餘皇帝沒去過,到了清朝後期幾位皇帝就不再去了。

同治帝和光緒帝身體都比較羸弱,壽命也大多沒活多久,當時的清朝正在走下坡路,自然無心無力舉行狩獵活動,也沒有心思巡幸避暑山莊,因此山莊在咸豐之後就沒有皇帝去了,山莊也日漸荒廢,曾經被賦予了政治使命的避暑山莊的歷史也宣告終結。

承德避暑山莊由來

承德避暑山莊是中國古代帝王宮苑,清代皇帝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市區北部。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頤和園、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4年12月,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熱河行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避暑山莊的營建,大至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開拓湖區、築洲島、修堤岸,隨之營建宮殿、亭樹和宮牆,使避暑山莊初具規模。康熙皇帝選園中佳景以四字為名題寫了“三十六景”。

第二階段:從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對避暑山莊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增建宮殿和多處精巧的大型園林建築。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為名又題了“三十六景”,合稱為避暑山莊七十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