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學前教育 > 

青燈不歸客,濁酒戀紅塵是什麼意思

欄目: 學前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92W

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戀紅塵的意思是:本想尋求人生的大徹大悟,但卻因為貪戀濁酒而留戀紅塵。

青燈不歸客,濁酒戀紅塵是什麼意思

出處:《柳梢青·春感》

【作者】劉辰翁 【朝代】宋

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

笛裡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戀紅塵。

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

白話釋義:

到處都是披著毛氈的蒙古騎兵,亡國後,人們去觀看上元燈市,花燈好像也伴人灑淚。春天來到這座悲慘的城市。

元軍在街頭打著鼓、耍把戲,橫笛吹奏起蒙古的腔調,哪裡有一點兒春天的光景?耳聞目睹,心頭不是滋味。

在微弱的燈光下嘆息,悲傷無聊的生活把人折磨,本想尋求人生的大徹大悟,但卻因為貪戀濁酒而留戀紅塵。

那令人眷戀的臨安都城的風景,那隱居山林的寂寞歲月,那逃往海濱的小朝廷的君臣,怎麼進行抗敵鬥爭,復興祖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賞析:

詞的上片,全是想象故都元宵節的淒涼景象,詞中的“鐵馬”、“銀花”、“笛裡番腔”、“街頭戲鼓”都不是具體細緻也可以說並不是真實情狀的描繪,而是著重於表露主觀感情,如“春入愁城”這樣的敘寫則更完全是虛空涵蓋。

下片則更盡虛涵概括之意,“想故國、高臺月明”,只表現出故都臨安的宮殿樓臺在淡淡月光照射下的暗影,其中蘊含了作者的種種感慨結尾三句作者只是用虛筆輕輕帶過,而並細細描寫其中的景象和內容,留給讀者想象和體味的空間。

這種想象落筆,虛處見意的寫法更有欲說還休之意。全詞節奏明快,更加強了作者的蒼涼悲鬱之情。

作者所指的“風光”應是宋亡前臨安城元宵節的繁鬧場景,以及亡國前的昇平歲月。因為這首詞作于歸隱“山中”的時期,那時離宋室徹底覆亡已不遠了,但依然存在“海上”的抗元鬥爭。這三句思維極為跳躍,內涵頓為豐富,聯想的餘地也更大。

全詞到此收束,但言有盡而意無窮。如果說上片的結句乾脆利落,聲如鼓板,這下片的結句卻如絃索之聲,幽怨宛曲,餘音嫋嫋不絕。這樣結尾,與詩人不盡的國恨家痛和遺民隱居的悠悠歲月十分相合,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詩人的愛國情懷也得到延展。

寫作背景:

南宋詞人劉辰翁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借寫元宵節以抒發亡國之恨和故國之思,上片遙想故都臨安而今在元人統治下的淒涼冷落,下片抒發作者妻苦的心情,對在海上繼續堅持抗元鬥爭的南宋君巨深表關懷。全詞節奏明快,筆調蒼涼,從想象落筆,虛中見真意,是這首詞在藝術表現上顯著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