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學前教育 > 

遊褒禪山記第三段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欄目: 學前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9.6K
遊褒禪山記第三段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以“於是餘有嘆焉”一句承上啟下。“嘆”字承上文的“悔”字,領起全段,自然地轉入議論。 作者先借託古人,說古人遊覽觀賞“往往有得”,是因為他們“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1、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說的觀察所得,不是隨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為依據和標準,經過深思而悟出來的。

2、 以下以遊洞為喻,以“有志”為中心,進行逐層論述,闡明巨集偉的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間的內在聯絡。

3、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照應“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險以遠,則至者少”,照應“由山以上五六裡,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不能窮也”。

4、兩相對比之後,緊接著指出“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5、這裡以景喻物,用“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比喻某種最高成就的境界。

6、但這種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的。

7、 怎樣才能達到呢?作者提出了三個“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8、這三個“不能至”表達了三層意思,提出了達到目的的三個必要條件:“志”“物”“力”。

9、在提出“志”這個條件時,用兩個否定詞構成雙重否定,強調“有志”;在提出“力”和“物”這兩個條件時,又分別把“有志”作為基本前提,也強調了“有志”。

10、這就揭示了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堅定的志向、不斷的艱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才能完成一種理想追求的道理,說得相當清楚、完備而透徹。

11、三個“不能至”的三層意思,是按照三個條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邏輯十分嚴密。

12、 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條件而是必要條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

13、所以作者又對“志”的重要性,作進一步的強調和申述。

14、“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是說有“力”而無“志”,因此未達到目的,這會被人譏笑,自己也會悔恨;“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指出只要“盡吾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悔。

15、通過對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盡吾志也而未能至”兩種情況,得出“可譏”“有悔”和“無悔”“無譏”兩種結果。

16、這一正一反的兩層意思,照應“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突出了“有志”的決定作用,並且提出“盡吾志”,即全力以赴、堅持不懈的高標準要求,從事物的規律性歸結到人的主觀能動性,把所議論的道理推進一層。

17、 最後,以“此餘之所得也”,收束這一段議論,歸結到作者思想上的收穫,迴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18、這段議論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終,前後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