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學前教育 >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什麼意思

欄目: 學前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84W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什麼意思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意思是:路上掉了東西沒人撿了據為己有,晚上睡覺的時候不用閂上門。常常用以說明國家安定,人們思想品德高尚,社會風氣很好。

這句話描寫的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時期的社會情況。貞觀之治作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鼎盛的歷史時期,是唐太宗李世民勵精圖治,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

出自《資治通鑑》,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告成。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作品原文:

上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shěn)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飢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年之後,海內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原文譯文:

皇上與群臣討論禁止盜賊。有人請求使用嚴酷的法律來制止。皇上微笑著說: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盜賊,是由於賦稅太多,勞役、兵役太重,官吏們又貪得無厭,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這是切身的問題,所以也就顧不得廉恥了。我們應當去掉奢侈,節省開支,減輕徭役,少收賦稅,選拔和任用廉潔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餘,那麼,他們自然就不會去做盜賊了,何必要用嚴厲的刑法呢?”從這以後,過了幾年,天下太平,沒有人把別人掉在路上的東西拾了據為己有,大門可以不關,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詞句註釋:

1、或:有人;

2、哂:微笑;

3、由賦:稅,役;官方攤派的公差,包括勞役、兵役;

4、輕徭:減輕徭役;

5、安:怎麼;

6、遺:丟失的東西;

7、野宿:野外露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