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學前教育 > 

中國古代主要的辯證思想體系有哪些

欄目: 學前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2.74W

一、求同尚中、防變懼變的矛盾觀和發展觀:消極的辯證法(1、求同尚中的矛盾觀,2、“防變懼變”的發展觀)。二、直觀體悟、類比外推的直覺思維方式:辯證法與認識論、邏輯學的脫節(1、直觀體悟:辯證法與認識論的脫節,2、類比外推:辯證法與邏輯學的脫節)。

中國古代主要的辯證思想體系有哪些

辯證思維是反映和符合客觀事物辯證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性的思維。對客觀辯證法和認識過程辯證法的一定程度的認識和運用。辯證思維的特點是從物件的內在矛盾的運動變化中,從其各個方面的相互聯絡中進行考察,以便從整體上、本質上完整地認識物件。

辯證思維運用邏輯範疇及其體系來把握具體真理。辯證思維既不同於那種將物件看做靜止的、孤立的形而上學思維,也不同於那種把思維形式看作是既成的、確定的形式邏輯思維。它是辯證邏輯研究的物件。

人類的辯證思維的歷史發展經歷了一個從自發到自覺的過程。




老子的辯證法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老子的辯證法思想主要內容有:

1、承認矛盾存在的客觀性。矛盾(即對立統一)是事物發展的真實內容及根本動力。老子發現了事物本身具有對立雙方的矛盾,提出了具有一定辯證法意義的“反”思想。“反”這一範疇是老子辯證法思想的核心。它實際指矛盾著的事物的對立雙方。

2、關於矛盾對立統一的思想。矛盾雙方在統一體中的相互結合,以及雙方處於某種平衡狀態,是客觀世界中常有的現象。正是這種平衡,為事物的變化發展準備了必不可少的條件。

3、矛盾雙方相互轉化。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矛盾雙方不僅是對立統一的,而且在一定條件下還有相互轉化的趨勢。他在《道德經》中曾說:“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十六章)。意思是說,宇宙間的事物盡在往復變化之中。由此推出一條法則,物極必反,剝極必復。

4、變化發展的辯證思想。辯證法是關於世界普遍聯絡和永恆發展的科學。在老子的《道德經》中,他的貴柔思想就包含著變化發展的思想。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擴充套件資料:

老子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老子》一書裡。《老子》,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和《易經》《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鉅著。此書共計五千字左右,分為上下兩冊,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

《老子》包含豐富的樸素而精彩的辨證法思想,系統揭示了事物互相對立、依存、轉化和回覆的關係。他認為有無、虛實、強弱、剛柔、雌雄、禍福、善惡、美醜、長短、高下、前後等都是對立的統一,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不能存在。他體察到事物的矛盾會相互轉化,“反者道之動”是事物運動的規律。

“反”既有相反、對立之義又有返回、歸本之義,因此錢鍾書認為,《老子》一語抵得上黑格爾論“否定之否定”的數十百言。老子論學的“正言若反”的方式,也是從“反者,道之動”中來。老子由此為中國文化提供了一種具有智慧光芒的方法論。

老子在道教中被尊為道祖,並將其《老子》一書改名為《道德真經》,作為宗教的主要經典。在很多道觀的三清殿中,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太上老君塑像居元始天尊右位,手執蒲扇,居住大羅天上太清仙境,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天尊”之一。

道教認為,老子就是老君的化身,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太清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道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老子

辯證法發展的三種歷史形態

辯證法發展經歷了三種基本的歷史形式:古代樸素辯證法、德國古典哲學中的電文辯證法和馬克思主義辯證法。1、古代樸素辯證法。古代樸素辯證法,是與古代社會的生產水平相適應而產生的一種自發的、樸素的辯證法。在中國古代哲學中,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公元前11世紀,人們總結同自然界作鬥爭的豐富經驗,提出“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陰陽學說,表達矛盾法則,認為天地萬物都有既相互對立、又互動作用的陰陽兩種力量,構成事物的本性和運動。《易經》中的“八卦”和以兩卦相疊演的六十四卦的學說,從正反兩方面的矛盾對立和相互轉化來說明事物的發展,蘊涵著樸素辯證法的萌芽。老子觀察到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著有無、難易、長短、貴賤、高下、禍福、興廢和在軍事戰術戰略上的攻守、強弱、以柔克剛等等相互依存、相互聯結的對立面;同時,相互矛盾著的對立雙方不是一成不變的,而相互轉化的“正復為奇,善復為妖”,正常能轉化為反常,善良能轉化為妖孽,等等。老子雖然只講對立面的同一性,而不講對立面的鬥爭性,卻鮮明地表述了樸素辯證法思想。《孫子兵法》克服了《老子》辯證法思想的弱點,孫子認為治亂、勇怯、強弱、勞逸、飢飽、安動、眾寡等的對立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定條件下是相互轉化的,“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敵雖眾,可使無半”,以及主張交替使用“正”、“奇”兩類戰法,“避實而擊虛”,“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等,關鍵在於正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保持靈活性,創造條件使矛盾向著有利於我而不利於敵的方向發展。秦漢以後,辯證法思想進一步發展,主要代表是唯物主義哲學家張載和王夫之。北宋時期的張載認為世界統一於包含陰陽兩個對立的“氣”,提出著名的“一物兩體”的辯證法命題。他認為“氣”是組成整個世界的最高實體,萬物是“氣”這同一實體的不同形態,肯定天地為本,人心為末,即肯定物質第一性和精神第二性。他指出構成世界的“氣”處於永恆運動中,“氣塊然太虛,升降飛揚,未學止息”;提出“動非自外”的思想,事物運動的原因不是外力,而源於內因,在於“氣”本身兩個對立面之間的互相吸引和互相排斥的結果,“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坐氤氳、相蕩、勝負、屈伸之始”。他認為由“氣”構成的任何事物都是陰陽矛盾對立的統一體,“無無陰陽者”,沒有對立,就不成其為事物,“物無孤立之理,非同異、屈伸、始終以發明之,則雖物非物也”。張載把各種個別的對立概括為“兩”,把各種個別的統一概括為“一”,強調事物總是“有兩則有一”、“若一則有兩”的“兩”與“一”之間互相對立、互相依存的對立統一的關係,“不有兩,則無一”,“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這種“兩”與“一”的對立統一的關係,推動事物的變化和發展。他還模糊地觀察到事物在發展過程中的“變”與“化”的兩種運動狀態,這種著“變”漸“化”的思想包含了關於量變質變辯證思想的樸素猜測。唯心主義者柏拉圖認為理念是離開具體事物而獨立存在的精神實體,“辯證法”認識的物件就是永恆不變的理念。他在哲學著作中,對同與異、大與小、有限與無限、存在與非存在等對立概念,運用歸納、演繹和反證等邏輯技巧進行分析,說明對立的東西能夠同一的辯證思想,豐富了辯證法的內容。但是,這種分析不是建立在對客觀事物的概括基礎上,而是把永恆不變的“理念”作為他哲學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這使他的冷言冷語下法帶有很大的侷限性。亞里士多德在批判柏拉圖“理念論”的基礎上,研究一和多、整體和部分、個別和一般、質料和形式、潛能和現實等範疇之間的關係,包含有對立面相到聯絡和轉化的思想;同時說明各種範疇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流動的。亞里士多德是搖擺於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之間的哲學家,既講對立面之間的聯絡、轉化,有時又割裂對立面之間的聯絡;既講一般不能離開個別而存在,有時又把一般與個別絕對對立起來;既承認“潛能”中的對立面是統一的,卻又否認現實中的對立面的統一,把運動的動力歸之於“第一推動者”,等等,陷入混亂的狀態。但是,他在探索各種對立的範疇中所揭示的對立物的相互聯絡,相互轉化和反對把對立面僵化的思想等等,是對辯證法的積極貢獻。恩格斯稱亞里士多德為“古代世界的黑格爾”。中國和希臘的古代辯證法,孕育著辯證法學說發展中的各種觀點的胚胎和萌芽。但由於古代的科學發展水平和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人們不能解剖、分析自然界,只能從整體上進行總的直接的觀察,使古代辯證法思想必然帶有原始的、自發的、樸素的性質,它只是描述世界的一般變化,不能真正瞭解世界的一般性質。2、德國古典哲學的唯心主義辯證法。這一形式的辯證法以康德、黑格爾等為代表,在自然科學發展和社會革命興起所顯露的辯證性質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以唯心主義形式將辯證法的研究推向“自覺”的新階段。康德、費希特和謝林的辯證法思想。康德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創始者。他第一次指出人的理性思維發生矛盾的必然性,提出關於理性思維的“二律背反”,探討和揭示了思維的辯證結構及其矛盾運動。J.G.費希特進一步制定他的哲學的基本公式:“自我”建立自身,又建立“非自我”,最後達到“自我”和“非我”的統一;認為“自我”和“非我”互相排斥,又“彼此互相限制”而得到統一。這對矛盾是“自我”本身和整個世界得以存在和發展的根據,實際上揭示了矛盾是事物發展源泉的辯證法思想。F.W.J.謝林認為最高本原是主體和客體的“絕對同一”,即“絕對”,“絕對”中沒有矛盾,但有慾望和行動的無意識活動,產生了精神和自然界、思維和存在、主體和客體的差別和矛盾,由此引起發展;自然界是“絕對”即宇宙精神的發展過程,是一個相互聯絡的統一體,一切事物都處在發展變化的過程中。謝林的哲學思想包含有辯證法的合理因素。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唯心主義哲學家黑格爾第一個全面敘述了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闡述了辯證法的質量互變規律、對立統一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以及本質與現象、原因與結果、同一與差別、可能與現實、必然與偶然、必然與自由等辯證法範疇,建立了龐大的唯心主義辯證法體系。他第一次把世界描寫為一個充滿矛盾的過程。自然、歷史和精神的世界都因矛盾引起運動、變化和發展,矛盾是一切運動和生命力的根源。黑格爾認為一切現象都是對立物的統一,“兩上對立面每一個都在自身那裡包含著另一個,沒有這一方也就不可能設想另一方”,且對立面因其內部矛盾運動而在一定條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轉化,標誌著漸進過程的中斷和新的質態的產生。黑格爾的哲學體系是“絕對觀念”不斷轉化的程序,他所說的自然界或歷史都是“絕對觀念”的外化或異在。黑格爾的辯證法是“思想的自我發展”,是不徹底的。3、馬克思主義辯證法。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是建立在唯物主義基礎上的科學形態的辯證法,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紀40年代總結了自然科學的新成就和無產階級鬥爭的歷史經驗,批判地繼承了人類思想發展的優秀成果而創立的無產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是聯絡和發展。唯物辯證法認為整個物質世界是“各種物體相互聯絡的總體”,一切事物、現象及其內部諸要素之間都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的;“一切差異都在中間階段融合,一切對立都經過中間環節而互相過渡”,堅持以整體性為原則的系統方法觀察事物;事物的相互聯絡、相互作用而構成運動,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由低階到高階的發展,使新陳代謝成為宇宙間普遍的發展規律。唯物辯證法的科學體系是由基本規律和諸多範疇按其內在聯絡而組成的。它的基本規律即質量互變規律、對立統一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是構成唯物辯證法理論體系的主體。質量互變規律揭示了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兩種最基本的形式或狀態,即量變和質變及其內部聯絡和規律性。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內部對立雙方的統一和鬥爭,是事物普遍聯絡的根本內容和變化發展的根本動力。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由矛盾引起的發展,即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的前進運動。它的範疇體系包括本質與現象、內容與形式、原因與結果、必然性與偶然性、可能性與現實性等等,是對客觀事物的本質關係的反映,是辯證思維的邏輯形式。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和範疇體系科學地概括了人類對自然、社會和思維運動的普遍聯絡和全面發展的不斷深化的認識過程,並且指導人們認識運動的發展。唯物辯證法科學體系的實質和核心是對立統一規律。列寧說:“可以把辯證法簡要地確定為關於對立面的統一的學說。這樣就會抓住辯證法的核心。”在唯物辯證法科學體系中,對立統一規律貫穿於辯證法共他規律和範疇,其他規律和範疇則是對立統一規律在不同方面的展開和表現形式。辯證法“就是承認(發現)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會的)一切現象和過程具有矛盾著的相互排斥的、對立的傾向”。毛澤東指出:“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主張從事物的內部、從一事物對他事物的關係中去研究事物的發展,即把事物的發展看做是事物內部的必然的自己運動,而每一事物的運動都和它的周圍其他事物互相聯絡著和互相影響著。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事物內部的矛盾性,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決定了客觀事物是一個無限的發展過程。唯物辯證法揭示了事物發展過程的內在本質及其規律,是最完整、深刻而無片面性的關於發展的學說。唯物辯證法不是封閉的,而是科學的開放的體系,反映著不斷髮展的客觀現實的生活和實踐,決定著人們對客觀事物辯證法的集訓是永無止境的。

中國古代管理體現辯證思想的是那個學派?

中國古代管理體現辯證思想的是道家。道家主張“齊物”“逍遙”,對萬物的態度是“無所恃”。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存在於中華各文化領域,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有哪些

1、老子學說:

(1)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本原,是最高的哲學概念。提出“天發道,道發自然”否定了“天命”人格神的絕對權威。

(2)提出了辯證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對立的兩方面,矛盾雙方可以互相轉化。主張“守靜”可以“以弱勝強”。

(3)政治上“無為而治”,反對使用權謀,威逼百姓,要以“無事取天下”。

(4)主張“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原始純樸小國寡民的消極思想,具有保守性。

2、孔子學說:

(1)孔子“克己復禮”的主張體現了其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它違背了社會發展的規律。

(2)他的主張順應統治者鞏固統治的需要,“仁”“德”“禮”都有利於穩定封建秩序,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主流。

(3)後代的儒家學者發揚儒學中提出適應君主專制制度發展的主張,提高了儒學的地位,自然儒家創始人孔子的地位也提高了。

(4)歷史上政治秩序穩定,統治鞏固後,孔子受到重視;社會動亂時,孔子首當其衝受到批判。

3、孟子“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他認為善性是人類所獨有的一種本性,也是區別人和動物的一個根本標誌。他還強調要重視對人的教育,強調客觀環境對人的影響。

4、墨子講的德行的基本要求就是“兼愛”,即能夠毫無區別地愛一切人,這是墨子社會政治思想的總原則;“非攻”,即反對攻伐 ,是墨子為解決當時各國間極為突出的兼併問題而發表的主張。

莊子主張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老莊一向被奉為道家先祖,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體系,極大地豐富著傳統文化。《老子》淵深旨微,《莊子》汪洋恣肆,後人於《老》或言其用兵之道,或言其“君人南面之術”;於《莊》或驚詫其立言詭異或嚮慕其飄然之風。但有一點是一致的:老莊不僅是我國養生學的開創者,而且也是以修身養性、頤養天年為其理論旨歸。戰國時代社會動盪,舊有的宗教倫常不能維繫人們的信念,保身全生是一種普遍的社會思潮,老子的“貴以身為天下”,“長生久視之道”等對生命價值的重視與追求;莊子的“道之真以治身”,“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等都表現了老莊的“貴生”“貴身”思想,強調珍視生命的存在,人不要被“身外這物所役使”,他們很少真正地講“齊家治平”的道理,講的大多是“泯物我超利害”,養身長生的一套,歸納起來就是“靜”與“虛”統領了老莊養生的全過程,“致虛極,守靜篤”,以靜待那不可測知的千變萬化,和自然界保持默契與和諧,安於自然的安排,遵循自然的規律,忘卻肢體形骸,“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為”;呼我牛也謂牛,呼我馬也謂馬“,渾渾噩噩,無知無慾;“同與禽獸”,與天地同生;要虛其心,對生死、窮達這些事物形式的變化,不讓它們擾亂內心的和諧;“塞其兌,閉其門”,不要受外物的引誘,休心息慮,不尚機巧,不玩弄智慧,絕聖棄智,不被五音所擾,不被五色所迷亂;虛靜結合,達到“忘我”、“吾喪我”,即拋棄掉假我,保持“真”、“樸”的本性,就可以稱為“真人”、“神人”了。正如老子所說:“弱其志”,“虛其心”,“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治人事天,莫若嗇”。都是要求人們拋棄一切慾望和雜念;象嬰孩一樣樸實混沌,天真無邪,注重愛惜精神;象莊子所說:“吹呵呼吸,吐故納新,熊頸鳥伸”,“至人之呼吸以踵”,集中意念,調節呼吸,吮吸清新自然之氣,象熊鳥類動物一樣,“獨與天地往來,不遺是非與世俗處”,這樣就接近所謂的“道”,即合乎養生的規律, 是“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