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學前教育 > 

皇太極的繼承人是誰

欄目: 學前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6.83K

皇太極的繼承人是順治皇帝。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生母為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出生於瀋陽故宮永福宮,年號順治。福臨六歲登基,由叔父睿親王多爾袞攝政。

皇太極的繼承人是誰

順治元年,清軍入關,同年,遷都北京。順治七年,多爾袞出塞射獵,死於灤河,福臨提前親政。為加強皇權,他廢除了諸王貝勒管理各部事務的舊例,又採取了停止圈地,放寬逃人法等一系列緩和民族矛盾的措施。

順治帝對整頓吏治甚為關注,派監察御史巡視各地,懲治貪官汙吏。為了提高官僚機構的辦事效能,順治帝比較注意發揮漢官的作用。

為了恢復戰亂破壞的農業經濟,順治十年採納范文程等人的建議,設立興屯道廳,推行屯田。順治十四年,又積極鼓勵墾荒。同年,編成《賦役全書》頒佈天下。




皇太極之後是誰繼的位

皇太極之後是愛新覺羅福臨繼的位,福臨是皇太極第九子,其母是孝莊皇后,所以他是嫡皇子,也是第一順位繼承人。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是清朝第三位皇帝(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生母為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出生於瀋陽故宮永福宮。年號順治。

福臨六歲登基,由叔父睿親王多爾袞攝政。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同年,遷都北京。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出塞射獵,死於灤河,福臨提前親政。為加強皇權,他廢除了諸王貝勒管理各部事務的舊例,又採取了停止圈地,放寬逃人法等一系列緩和民族矛盾的措施。順治帝對整頓吏治甚為關注,派監察御史巡視各地,懲治貪官汙吏。為了提高官僚機構的辦事效能,順治帝比較注意發揮漢官的作用。為了恢復戰亂破壞的農業經濟,順治十年(1653年)採納范文程等人的建議,設立興屯道廳,推行屯田。順治十四年(1657年),又積極鼓勵墾荒。同年,編成《賦役全書》頒佈天下。使瀕於絕境的農業生產開始有了轉機。面對全國出現的抗清高潮,順治帝採取撫重於剿的策略,一方面實行“招降彌亂”的懷柔政策;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疇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使局勢逐漸好轉。順治十六年(1656年),清軍進佔雲南省城。除地處東南沿海的鄭成功外,全國大規模的抗清武裝力量基本被平定。

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去世,終年二十四歲。廟號世祖,諡號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葬於清東陵之孝陵,遺詔傳位第三子玄燁。

皇太極傳位給誰了?

努爾哈赤傳位給了皇太極,在努爾哈赤死後,他的汗位由第八子皇太極繼承,即清太宗。原來努爾哈赤確實立過繼承人,他們分別是長子褚英、次子代善。可是後來,兩人都被努爾哈赤廢黜,長子褚英還被殺死。在處理完代善後,努爾哈赤再也沒有立過繼承人,還是採取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制度,其中以四大貝勒為主。

1622年,努爾哈赤召集諸子,進行訓誡,明確提出了選擇汗位繼承人的方法,那就是由諸王貝勒們推舉,皇太極智勇兼備、屢立戰功,因此威望很高。無論是軍事才能,還是政治素質,皇太極都高於其他人。努爾哈赤死後,代善的長子嶽託、第三子薩哈廉向父親提議擁立皇太極。

皇太極和多爾袞的關係

皇太極是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多爾袞是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孝莊皇太后是皇太極的側福晉;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后,冊封為永福宮莊妃。從血緣關係來看,多爾袞是皇太極的同父異母弟弟。

多爾袞17歲,跟隨皇太極外出作戰,因立下軍功,被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為正白旗旗主。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以輔政王身份輔佐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帝位,稱攝政王。1644年,多爾袞指揮清兵入關,清朝入主中原。1650年冬,多爾袞死於塞北狩獵途中。兩個月後,順治皇帝剝奪多爾袞的封號,並掘其墓。

皇太極之後的皇位順序,皇太極之後的皇帝都有誰?

皇太極之後的皇位順序,皇太極之後的皇帝都有誰?

清朝從第一代到最後一代皇帝的順序是什麼1、努爾哈赤(後金天命汗);

2、皇太極(後金天聰汗,改元為清後年號崇德);

3、福臨(順治);

4、玄燁(康熙);

5、胤禛(雍正);

6、弘曆(乾隆);

7、永琰,後改顒琰(嘉慶);

8、綿寧,後改旻寧(道光);

9、奕詝(咸豐);

10、載淳(同治);

11、載湉(光緒);

12、溥儀(宣統)。

擴充套件資料:

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至1659年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臺灣,逐步掌控全國。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間,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

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中國人民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佈了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清朝君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清朝

清朝皇帝排列順序清朝皇帝按時間排列為:入關前:努爾哈赤,皇太極;入關後10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共12帝。

一,努爾哈赤(太祖),年號天命,1616年登基,在位11年。

二,皇太極(太宗),年號天聰,1627年登基,在位10年。

三,福臨(世祖),年號順治,1644年登基,在位18年。

四,玄燁(聖祖),年號康熙,1662年登基,在位61年。

五,胤禎(世宗),年號雍正,1723年登基,在位13年。

六,弘曆(高宗),年號乾隆,1736年登基,在位60年。

七,永琰(仁宗),年號嘉慶,1796年登基,在位25年。

八,綿寧(宣宗),年號道光,1821年登基,在位30年。

九,奕寧(文宗),年號咸豐,1851年登基,在位11年。

十,載淳(穆宗),年號同治,1862年登基,在位13年。

十一,載恬(德宗),年號光緒,1875年登基,在位34年。

十二,溥儀,年號宣統,1909年登基,在位3年。

擴充套件資料:

最後的王朝

清朝(公元1616年~公元1911年)是由女真族(滿族)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國歷史上繼元朝之後的第二個由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時期,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帝制國家。自此之後,中國脫離了帝制而轉入了民主革命時期。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後金",脫離了明朝的統治;雖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女真族,但都被擊敗。公元1636年,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在瀋陽改國號為清,正式開始了滅明的戰爭。

世祖福臨在攝政王多爾袞的輔佐下,於同年五月攻佔北京,四個月後清朝將都城遷至北京,開始了它在關內的統治。

世祖順治皇帝在位的十幾年裡,清朝的統治者一直忙於消滅李自成的部隊及一些明朝的殘餘力量。到順治十八年,吳三桂率軍入緬,消滅了明朝最後一支力量,清朝才徹底征服了中國。

公元1662年,順治帝薨,其子玄曄在輔政大臣敖拜、索尼、蘇克薩哈等人的輔佐下登基即位,年號康熙,是為清聖祖。康熙皇帝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的六十一年是清朝發展最快的一段時期。

康熙之後,繼雍正帝即位的乾隆帝也是清朝歷史上的一位明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統治的時期,社會穩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帝國達到了有史以來的鼎盛階段,史稱"康乾盛世"。

嘉慶皇帝不如康熙帝與乾隆帝一樣有作為;他在位二十五年,在統治上一直延續其父的政治方針,清朝進入了緩慢發展的階段。道光帝在位期間,西方各國已經開始進入中國的經濟市場,他們以鴉片來敲開中國的大門,使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人們深受鴉片毒害。

其後中國的大門便被洞開,被迫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在太平天國的影響下清朝的實力幾近崩潰。咸豐帝死後,皇太子載淳(同治帝)即位,其母慈禧太后在大臣奕欣的協助下處死肅順等輔政大臣,開始了中國歷史上近半個世紀的"垂簾聽政"統治,不斷的割地賠款。

隨著清政府統治的日益衰落,一些愛國的進步人士在各地組織反清團體,其中,中國近代革命的先驅國父孫中山先生早在1894年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開始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的革命歷程。1905年,孫先生團結世界各地的革命力量,成立了"同盟會"為中國國民黨的前身。

1911年,武昌發生起義,僅僅兩個月,全國就有十幾個省宣佈支援革命而獨立,清政府的統治迅速解體。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宣告成立,孫中山被選為臨時大總統。同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最後的王朝清朝簡史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清朝皇帝世系

從清朝開國皇帝開始排序,後面的皇帝是什麼?_?排到最後一個為止1、清太祖:努爾哈赤,1616年~1626年(在位10年)

2、清太宗:皇太極,1626年~1643年(在位10年)

3、清世祖:福臨即順治帝,1644年~1661年(在位18年)

4、清聖祖:玄燁即康熙帝,1661年~1722年(在位61年,在位最長)

5、清世宗:胤禛,1722年~1735年(在位13年)

6、清高宗:弘曆即乾隆帝,1736年~1796年(在位60年,實際執政63年)

7、清仁宗:永琰即嘉慶帝,1796年~1820年(在位25年)

8、清宣宗:旻寧即道光帝,1820年~1850年(在位30年)

9、清文宗:奕詝即咸豐帝,1850年~1861年(在位11年)

10、清穆宗:載淳即同治帝,1861年~1875年(在位13年)

11、清德宗:載湉即光緒帝,1875年~1908年(在位34年)

12、清憲宗/清恭宗:溥儀,1909年~1912年,1917年(復辟)(在位3年)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_清朝君主

皇太極是怎麼繼承皇位?皇太極是大清朝第一位皇帝,也就是開國皇帝,他的皇位是自封的。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按照漢制,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瀋陽)稱帝,是為清太宗,建國號大清。

國號之所以選擇清,是因為部族原本叫女真,皇太極已廢除“女真”族號,改為“滿州”。而“滿州”在滿語中音近“曼殊”,本是佛名,意為“清之帝王”,是佛的化身。因此他用“清”代“金”,對籠絡各族人心和進一步取代明王朝,作用都比“大金”或“後金”來得大。

皇太極即位之後進行大刀闊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強中央集權;在戰略上定先征服朝鮮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後顧之憂的戰略方針。

擴充套件資料:

皇太極在國內大力實行改革時,並沒有放棄父汗努爾哈赤對外擴張的政策。他命令軍隊建造具殺傷威力的武器紅衣大炮,並且將單一的騎兵兵種,改建成一支騎兵、炮兵與步兵多兵種的軍隊。

皇太極十分重視漢族地主知識分子和明朝降官降將的作用,對他們採取招降收買政策。不僅通過考試儒生,網羅了兩百餘名漢族文人,而且此後又多次舉行考試,分別優劣,量才錄用。對大批降將賜以莊田、奴僕、馬匹,並委以官職。

對明朝,皇太極全力以赴發動戰爭。1635年(崇德元年),他命阿濟格統兵南侵,掠奪人畜十八萬。1638年(崇德三年),又命多爾袞、嶽託率軍南侵,攻破城池五十多處,虜獲人口四十六萬,金銀百餘萬兩。

為了從正面開啟山海關,自崇德五年三月起,發動了錦州戰役。明廷派薊遼總督洪承疇率十三萬大軍往援錦州祖大壽。皇太極親自坐鎮指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皇太極

清朝十二位皇帝的排列順序清朝十二個皇帝分別是:

1、努爾哈赤(天命);2、皇太極(天聰);3、福臨(順治);4、玄燁(康熙);5、胤禛(雍正);6、弘曆(乾隆);7、永琰,後改顒琰(嘉慶);8、綿寧,後改旻寧(道光);9、奕詝(咸豐);10、載淳(同治);11、載湉(光緒);12、溥儀(宣統)。

清朝君主是指清代的皇帝,清代從1616年至1912年共有12位君主,這裡包括後金大汗、清朝皇帝和追尊未實際統治的君主。

清成宗義皇帝多爾袞為清太祖第十四子,和碩睿親王,死後順治帝追尊其為皇帝,旋因罪追奪其本人及其妻子敬孝義皇后、生母孝烈武皇后的尊號,開除宗籍,開棺戮屍,搗毀陵墓。後,乾隆皇帝為其平反,追復為睿忠親王,恢復宗籍,修繕陵墓,封其後人為王,世襲罔替。

擴充套件資料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大順攻佔明朝國都北京,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軍事上在隨後的二十餘年間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鄭氏臺灣,逐步掌控全國。

清朝滅亡後復辟勢力一直存在,例如張勳復辟和偽滿洲國,二戰末期蘇聯紅軍出兵東北,偽滿洲國徹底滅亡。

參考資料:清朝-百度百科

太極(166)有誰(38)

皇太極心中的第一順位繼承人,究竟是誰?

肯定不會是多爾袞與豪格,如果皇太極對他倆中任意一方滿意的話,早就會立下儲君,也就不會出現皇太極突然離世後,他倆的皇位之爭了。而當時皇太極的兒子中,只有第九子福臨與第十一子博果兒的生母尊貴,也就是說皇太極心中第一順位的繼承人就應該是他倆中之一。按照皇太極對蒙古科爾沁草原的重視程度來看,皇太極會更加傾向於福臨成為儲君。

長子與弟弟

皇太極有不少幾個兒子,其中豪格是他的長子,也是他成年的皇子中,在軍隊與前朝最有威望之人,而多爾袞自小就跟隨皇太極出入軍營,戰功累累,十分驍勇善戰,皇太極非常看重多爾袞這個弟弟,因此多爾袞在皇太極時期勢力與威望也不小。雖然多爾袞是豪格的叔叔,但他倆年紀差不多,而且都在軍營之中,有著不小的戰功,因此他們是皇太極的左膀右臂。但這兩人不管多麼優秀,可他們從來都不是皇太極中意的儲君人選。

豪格的出局不僅僅是因為他庶出的身份,畢竟當時皇太極並沒有嫡子,他這個長子身份還是很有優勢的,但偏偏豪格這個人性格上有些優柔寡斷,讓皇太極很不喜,而且豪格曾做出一些讓皇太極非常反感之事,比如殺妻,以及跟代善之子走得近乎,都讓皇太極覺得自己這個長子不堪大任,還有些二心。再加上豪格的母族卑微,讓皇太極看不到他對大清有利的地方,因此皇太極就根本沒有過立豪格為儲君的想法。

雖說皇太極非常欣賞以及信任弟弟多爾袞,但他也沒有想過傳位給多爾袞,即便當時清朝初期,兄終弟即的即位制度也很普遍,再加上當時有女真貴族的推選制度,多爾袞即位難度不大。但皇太極即位後,積極推動大清封建化,加強皇權,按照中原王朝的慣例,帝位理應由子承父業來繼承。也就是說不管多爾袞多麼優秀與合適,可皇太極就是想傳位給兒子,所以多爾袞也不在他儲君的考慮範圍之內。

母族強大的儲君

皇太極是個非常優秀的帝王,也是個合格的帝王,因為他的一生都在為大清江山考慮,包括他的婚姻。畢竟當時關外的清朝勢力還是有些弱,想要入主中原,光靠女真族肯定不行。於是從努爾哈赤時代開始,滿族就在草原上尋找盟友,而蒙古科爾沁就是他們最初以及最忠實的夥伴。

為了加強與蒙古科爾沁部落的聯盟,皇太極一共娶了科爾沁草原上三位格格,也就是他的皇后哲哲,宸妃海蘭珠以及莊妃布木布泰。哲哲一生無子,宸妃生下的八皇子曾被立為儲君,可惜這個皇子不到1歲就夭亡,最後科爾沁的妃子中只有莊妃還有一個皇子,也就是九皇子福臨。

雖說貴妃娜木鐘也是蒙古貴族,但她是改嫁給皇太極的,原本她是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的正室大福晉。因為皇太極打敗了林丹汗,於是娜木鐘帶著族人降了皇太極,她也就成了皇太極的妃子。也就是說娜木鐘的勢力是因為被打敗了不得不臣服於清朝,不像科爾沁部落,人家是一直與女真友好以及同盟。要說皇太極的信任度,肯定是科爾沁高於娜木鐘,所以在皇太極的眼中,有著科爾沁母族的福臨就會比其他皇子都要有優勢。

其實皇太極時期,清朝在制度與國力上都很落後,皇太極想要清朝強大,首先就得推進封建化進度,那麼兄終弟及和共舉制度就得退出清朝的歷史舞臺,所以多爾袞不管再怎麼合適帝位,他不是皇太極的兒子,他就沒戲。而豪格在皇太極的眼中,優勢不大,還有些讓他猜忌,因此豪格也就被皇太極排除在外。

剩下的兒子中,除了福臨的母族對清朝最有用以外,其他皇子要麼就是母族太過卑微,要麼就是不能讓皇太極完全放心。所以在皇太極心中,他第一位順位繼承人應該就是福臨,也就是後來的順治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