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轡讀什麼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2.04W

pèi。

轡,拼音:pèi,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字。始見於甲骨文。本義是駕馭牲口的韁繩,引申作動詞,牽。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木蘭詩》

轡,馬縻也。――《說文》

執轡如組。――《詩·邶風·簡兮》

執策分轡。――《禮記·曲禮》。疏:“御馬索也。”

公子執轡愈恭。――《史記·魏公子列傳》

或攬轡寒帷。――清·周容《芋老人傳》

轡讀什麼

漢字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制並作改進,是維繫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

現存最早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西周時演變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隸書,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楷書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

1、漢字文化的演變以漢字演變為主要脈絡。

“漢字文化”的意思就是將漢字作為書面語,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定的文化體系。這一體系產生於漢字誕生之後,完善於漢字簡化發展之後。經由古人結繩、繪圖案記錄事件、殷商時期出現甲骨文、商周金文、秦始皇統一文字小篆、漢代隸書、魏晉草行楷書,漢字不斷形成與發展,呈現統一化、簡單化趨勢,漢字文化也從較為原始的文化狀態,一步步走向成熟與兼收幷蓄,最後形成了便捷性與藝術性兼具的獨特文化。準確來說,漢字的演變是漢字文化演變的核心內容之一,因為它豐富了漢字文化的內涵,讓漢字文化體系變得更加完善。

2、漢字文化的演變的以漢字文化圈變遷為一大特徵。

漢字文化在本國走向成熟的同時,也不斷向“漢字文化圈”輻散它的魅力。漢字文化覆蓋的區域被稱為“漢字文化圈”,譬如漢字發祥地中國,以及在古代與我國有漢字文化交流(一般在貿易和文化交流中用到漢字)的國家,都在漢字文化圈內。譬如,周邊的朝鮮越南日本蒙古等,可考據的例子如:八世紀日本語音以漢字標記,中古時期朝鮮使用的文字都是漢字,越南獨立到13世紀“字喃”(越南本土文字)出現以前,該國以漢字為文學創作工具……它們因為地域鄰近性以及歷史上受我國皇帝冊封或向我國朝貢,從而成了漢字文化圈組成部分。雖然現在朝、越已經完全廢止漢字的官方使用,大韓民國保留使用部分漢字,但是,各國的古文仍然完全用漢字表記。當然,漢字文化演變與書法等相關藝術發展也息息相關,但總的來說其演變是經由時間的錘鍊,從量變到質變,不斷傳承與發展。現如今,類似“說文解字”、“漢語橋”等漢字文化的研究與推廣,也是具有新時代特徵的演變與發展。

Tags:轡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