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京杭大運河修建於什麼時期?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4.45K

始建於春秋時期。京杭大運河始建於公元前486年(春秋時期),完工於隋朝,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年曆史。

京杭大運河在唐宋兩朝最為繁榮,元代是取直,明清時進行疏通,直到今天都仍在投入使用,發揮著重要的通航與運輸作用,也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京杭大運河修建於什麼時期?

京杭大運河是一條位於中國東部的人工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年曆史。最初修築京杭大運河是為運輸軍隊的軍事行動服務,後成為連通中國南北的交通要道,具有不可估量的經濟意義。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為微山湖,大運河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也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現已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中國的第46個世界遺產專案。京杭大運河最初的作用是為運輸軍隊、糧草等軍事行動服務,如京杭大運河最早的雛形——吳王夫差所開鑿的邗溝最主要和直接的作用即是運輸軍隊北上討伐齊國,而隋朝統一中國之後,京杭大運河的作用逐漸轉為經濟、政治和文化等諸多方面,成為連通中國南北的交通要道,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運河的萌芽時期。

春秋吳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開鑿邗溝(從江都(今揚州市)邗口至山陽(今淮安市)淮安末口),以通江淮。至戰國時代又先後開鑿了大溝(從今河南省原陽縣北引黃河南下,注入今鄭州市以東的圃田澤)和鴻溝,從而把江、淮、河、濟四水溝通起來。主要指隋代的運河系統。

以東都洛陽為中心,於大業元年(605)開鑿通濟渠,直接溝通黃河與淮河的交通。並改造邗溝和江南運河。三年又開鑿永濟渠,北通涿郡。

連同公元584年開鑿的廣通渠,形成多枝形運河系統。到隋煬帝時,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和南糧北運,開鑿京淮段至長江以南的運河,全長2400千米。到元朝時,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須開鑿運河把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為此先後開鑿了三段河道,把原來以洛陽為中心的隋代橫向運河,修築成以大都為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縱向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按地理位置分為七段:北京到通州區稱通惠河,自昌平縣白浮村神山泉經甕山泊(今昆明湖)至積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門(今崇文門)外向東,在今天的朝陽區楊閘村向東南折,至通州高麗莊(今張家灣村)入潞河(今北運河故道),長82公里;通州區到天津稱北運河,長186公里;天津到臨清稱南運河,長400公里;臨清到臺兒莊稱魯運河,長約500公里;臺兒莊到淮安稱中運河,長186公里;淮安到瓜洲稱裡運河,長約180公里;鎮江到杭州稱江南運河,長約330公里。揚州、淮安是裡運河的名邑,隋煬帝時在城內開鑿運河,從此揚州、淮安便成為南北交通樞紐,藉漕運之利,富甲江南,為中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隋朝時分為四段: (1)永濟渠(2)通濟渠(3)邗溝(4)江南河。主要指的是元、明、清階段。

元代開鑿的重點段一是山東境內泗水至衛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至元(元世祖忽必烈年號)十八年(公元1281年)開濟州河,從任城(濟寧市)至須城(東平縣)安山,長75公里;至元二十六年(1289)開會通河,從安山西南開渠,由壽張西北至臨清,長125公里;至元二十九年(1292)開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諸水入大都城,東出至通州入白河,長25公里;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運河全線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達大都,成為今京杭運河的前身。元朝時全程可分為七段:(1)通惠河;(2)北運河;(3)南運河;(4)魯運河;(5)中運河;(6)裡運河;(7)江南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