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1.78W

王安石是北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以及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小時候非常聰明,讀書過目不忘,所以在父親的安排下王安石受到了比較好的教育。再加上王安石跟著父親四處為官,增添了社會閱歷,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艱辛。於是他走上了仕途之路,通過科舉考試考中進士,成為了官員。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王安石是我國著名的詩人,但是有不少人卻不太清楚他是哪個朝代的。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詩人,歡迎閱讀參考!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王安石是北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以及文學家。

王安石簡介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鬱然病逝於鐘山,追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諡“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

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寫物詠懷弔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樸,營造出一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

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變法是中國歷史上針對北宋當時“積貧積弱”的社會現實,以富國強兵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為原則,從理財入手,頒佈了“農田水利法”、均輸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稱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稅法,並推行保甲法和將兵法以強兵。

變法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它最終以失敗而告終,王安石的缺陷和變法中的種種弊端是主要原因。 成效 王安石的變法對於增加國家收入,有著積極的作用,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得以緩解,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指揮下,宋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王韶率軍進攻吐蕃,收復河(甘肅臨夏)、岷(今甘肅岷縣)等五州的作戰。 結果 熙寧六年(1073年)大旱,安上門監鄭俠畫《流民圖》,圖中流民或身背鎖械,或口食草根,告訴皇上說旱災是王安石造成的,神宗大受刺激,對變法產生重大懷疑。王安石認為“水旱常數,堯、湯所不免”,司馬光又上《應詔言朝廷闕失狀》,隨著改革深入,變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發生動搖,熙寧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出知江寧府。

變法運動由韓絳、呂惠卿等人繼續執行,呂惠卿師心自用,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滿。熙寧八年二月,召王安石回京復職,繼續執行新法。熙寧九年(1076年)愛子王雱病逝,王安石求退金陵,潛心學問,不問世事。 拓展內容: 王安石的詩大全 哀賢亭 黃鳥哀子車,強埋非天為。

天奪不待老,還能使人悲。 馬侯東南秀,鞭策要路馳。 歸骨萬里州,乃當強壯時。 墓門閉空原,白日無履綦。

蒼蒼柏與鬆,浩浩山風吹。 我初羞夷吾,鮑叔亦我知。 終欲往一慟,詠言慰孤嫠。

愛日 雁生陰沙春,冬息陽海澨。 冥冥取南北,豈以食為累。 諮予愁病軀,樸鄙人所戲。

無人治時難,量力當自棄。 豈知塞上霜,飄然亦何事。 高堂已白髮,愛日負明義。 悲風吹平原,秣馬聊一愒。

含懷孰與語,仰屋思漢喟。 孟母知身從,萊妻恥人制。 一肉儻易謀,萬鍾非得計。

安豐張令修芍陂 桐鄉振廩得周旋,芍水修陂道路傳。 日想僝功追往事,心知為政似當年。 魴魚鱍鱍歸城市,粳稻紛紛載酒船。 楚相祠堂仍好在,勝遊思為子留篇。

八公山 淮山但有八公名,鴻寶燒金竟不成。 身與仙人守都廁,可能雞犬得長生。 八功德水 雪山馬口出琉璃,聞說諸天與護持。

此水遙連八功德,供人真淨四威儀。 當時迦葉無塵染,何事閿鄉有土思。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 第2張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世稱臨川先生。撫州臨川人(現為撫州東鄉縣上池裡洋村),漢族。

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後諡號“文”。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曆二年(1042年)登楊鎮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

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諡文。

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宋神宗時宰相。創新法,改革舊政,罷相後得封寧國公,後又改封荊國公,故世稱王荊公。

文學上的主要成就在詩方面,詞作不多,但其詞能夠“一洗五代舊習”,境界醒豁。今傳《臨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 第3張

北宋(960年—1127年)時期。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

王安石簡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  -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人  。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 第4張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   -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人 。

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元日》、《梅花》《泊船瓜洲》最為有名,散文《傷仲永》也廣為人知。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 第5張

宋朝人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人(現為撫州東鄉縣上池裡洋村),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曆二年(1042)登楊鎮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

熙寧二年(1069)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諡文。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

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宋神宗時宰相。創新法,改革舊政,世稱王荊公。

文學上的主要成就在詩方面,詞作不多,但其詞能夠“一洗五代舊習”,境界醒豁。今傳《臨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好(0)不好(0) 相關問題 詩人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世稱臨川先生。

撫州臨川人(現為撫州東鄉縣上池裡洋村),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大詩人、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後諡號“文”。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

慶曆二年(1042年)登楊鎮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諡文。

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宋神宗時宰相。創新法,改革舊政,世稱王荊公。文學上的主要成就在詩方面,詞作不多,但其詞能夠“一洗五代舊習”,境界醒豁。

今傳《臨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有那些代表作?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 第6張

王安石是北宋的,代表作有《漁家傲·燈火已收正月半》、《菩薩蠻·數家茅屋閒臨水》 、《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浣溪沙·百畝中庭半是苔》、《千秋歲引·秋景》等。
1.《漁家傲·燈火已收正月半》這首詞是作者退隱之後定林院生活的一個剪影式寫照,寫入春尋幽之趣,隱隱透露了作者身雖幽閒而內心並不平靜的精神狀態。


2.《菩薩蠻·數間茅屋閒臨水》該詞上闋表示自己目前的生活環境與身份,及對花事依舊、人事已非的感慨;下闋作者自問自答,顯示自己孤介傲岸、超塵拔俗的耿直人格。這首旨在一“閒”字,表現了作者遠離仕宦喧囂的閒情逸趣。
3.《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此詞歌詠伊尹和呂尚“歷遍窮通”的人生遭際和名垂千載的豐功偉業,並嘆息君臣相遇之難,以抒發作者獲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巨集圖、春風得意的豪邁情懷。全詞通篇敘史論史,實則以史託今,蘊含作者稱讚明君之情,佈局巧妙,令人回味無窮。
4.《浣溪沙·百畝中庭半是苔》上片寫野外居所,少有人來。

不是道路不通,而是有誰“愛閒”;下片從內而外,縱目山野。該詞集他人成句,造自家意境,寫出身居野外庭院的寂寞,詞中以山上的桃花和溪邊的杏樹來比喻自己,字裡行間流露出一種隱居山林後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
5.《千秋歲引·秋景》這首詞以輕倩的語言表現了作者複雜矛盾的內心世界。

此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上闋突出了金陵秋色,以燕來雁去,風滿月樓,古城寥廓,思緒萬千,引出下闋。下闋表達兩層意思,即以身在官場為引子,抒發個人情懷。

此詞意致清迥,言近旨遠而空靈婉麗。

Tags:王安石 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