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明孝陵的“明”,為何被寫成了眀?康熙在暗諷大明有月無日?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2.3W

在民間一直有一個傳說或者謠言,說的清朝的統治者大興文字獄,為了避諱前朝的國號,故意將“明”字寫成了“眀”,以此來諷刺前朝有月而無日。這種情況在各種地方都可以看見,比如我們會發現一些民間的牌匾上寫的就是眀,而非明。

明孝陵的“明”,為何被寫成了眀?康熙在暗諷大明有月無日?

爭對這種謠言,最有力的反駁的證據就是,在清朝有一個名為“正大光明”殿的地方,殿內所懸掛的“正大光明”四字牌匾中所寫的“明”就是“明”。看過電視劇《康熙王朝》的朋友應該會記得康熙怒斥群臣之後,那塊“正大光明”的牌匾升起來的場景。不過在真實的歷史上,“正大光明”這四個字並不是康熙年間就有的,這四個字其實是康熙的兒子雍正親手所書的。

明孝陵的“明”,為何被寫成了眀?康熙在暗諷大明有月無日? 第2張

而在一些清朝的民間建築中,我們也可以發現,並不是所有的“明”都被寫成“眀”的。這樣,我們就可以排除這是文字獄,避諱之類的東西在作祟了。

那麼,為什麼會有將“明”寫成“眀”的做法呢?其實,在最早的時候,“眀”字就是“明”的古體寫法,它的另一個意思是“看,視”,後來人們才將這兩個字合併了起來。王獻之的《洛神賦》,蔡襄的《山堂詩帖》以及更多的一些作品中,我們都能夠看到這種情況。在古代,對文字的增筆或者減筆都是常有的事情,也並不是我們所說的錯別字。

當初朱元璋建立明朝,為了將自己的大明王朝和過去的“小明王朝”加以區別,他們就在自己的“明”字中加了一筆,將大明變成了“大眀”、

在太平天國時期,起義軍曾將明孝陵中的石碑盡數毀掉,當時同治皇帝讓曾國藩主領修復明孝陵的相關事宜,原本修復的預算為20萬兩白銀,但是清朝當時是真的拿不出這些錢了來,曾國藩只花了700多兩銀子就將明孝陵草草修繕了一番,也就是說,如今我們看到的“眀孝陵”等一些碑其實都是曾國藩修復的。

明孝陵的“明”,為何被寫成了眀?康熙在暗諷大明有月無日? 第3張

關於把“明”寫成“眀”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風水。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眀”字古已有之,但是什麼時候寫成“眀”,什麼時候寫成“明”呢?古人注重風水,在他們眼中,“明”是屬於陽的,但是陵墓屬於“陰”,為了符合五行陰陽的法則,所以古人才會在“明”字中加上一個橫,讓它變成“眀”,這樣陰陽就不違背衝突了。明孝陵這樣的地方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