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蘇軾在書法上與誰並稱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2.76W

黃庭堅;米芾;蔡襄。蘇軾在書畫方面,和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

宋四家是中國北宋時期四位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的合稱。

蘇軾在書法上與誰並稱

宋代的書法藝術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其最主要的實踐者是北宋的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四人。“宋四家”成就主要體現於行書,此外是楷、草兩體,米芾有少量的篆、隸書作,但不值得稱道。蘇軾和黃庭堅一起並稱為“蘇黃”,因為蘇軾和黃庭堅在北宋時期都非常有名氣,並且兩人都是宋詩風格的體現者,影響很大。同時,蘇軾和黃庭堅都是宋代著名的書法家,推崇他們書法的人也經常將他們以“蘇黃”並稱。

蘇軾的詩詞氣象廣闊而遠大,就像是長江大河一般,波濤洶湧,非常有氣勢,而黃庭堅的詩詞比較的森嚴,就像是高峰千尺,拔地而起,同樣有氣勢。二人雖然在藝術上的成就不同,但名氣都很大,影響也巨大。蘇軾是北宋時期文壇的領袖,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多方面都有著很高的成就,詩詞的題材比較廣泛,善於運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黃庭堅是北宋著名文學家,也是北宋大孝子,其書法獨樹一幟,自成一家,與蘇軾齊名。

如果把蘇軾的作品來跟其他三人的作品來比較的話,就不難發現,比起黃庭堅,蘇軾的書法溫和、樸實,缺乏強烈的個性,跟米芾相比較,蘇軾的書法似乎在筆法和章法的變化上又少了一點。那麼,蘇軾為何能排在“宋四家”之首,他的書法的價值究竟體現在什麼地方?要弄清這個問題,必須從宋代的文化導向,以及宋代整體的書法審美情趣來入手,方可找到答案。從文化導向上來看,整個宋代重文輕武,是非常具有“文藝氣息”的時代。

宋人看到唐人在科舉中流行“詩賦取士”的做法,繼而創造了詩歌繁榮的局面,就加以效仿。到宋哲宗時期,又改為以詩賦、經義兩類取進士。後來,雖然又改動了一些規則,但萬變不離其宗,讀書人要想進入仕途,必須擁有寫詩、作文,乃至寫字、畫畫的本領,否則,別想進入仕途之門。

在這樣的文化導向下,宋朝人上至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崇文”風氣十分濃厚,三五好友坐在一起喝酒聊天,如果誰吟不出幾句詩,寫不了一手好字,就被看作是不合群。所以,宋朝大多數皇帝能寫善畫,比如,宋徽宗趙佶、宋高宗趙構、宋孝宗趙昚、宋光宗趙惇,都是歷史上的書法高手。像歐陽修、梅堯臣、司馬光、蘇軾、蔡襄、米芾、黃庭堅這些朝中官員,能寫善畫就更普遍了。從整體的書法審美情趣來看,宋代書法“尚意”,雖然跟晉代的“尚韻”,唐代的“尚法”有所不同,但創造出來的書法成就並不遜色前人。

宋代書法“尚意”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倡導書法家要在創作裡自然而然地表現出自己的意趣。二是主張書法家要在書法裡表現出一定的意境,給觀者留下回味的餘地。

蘇軾在書法上與誰並稱

蘇軾還擅長行、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他曾遍學晉、唐、五代名家,得力於王僧虔、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而自成一家。

自雲: “我書造意本無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踐古人。

”黃庭堅說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又云:“到黃州後掣筆極有力。”晚年又挾有海外風濤之勢,加之學問、胸襟、識見處處過人,而一生又屢經坎坷,其書法風格豐腴跌宕,天真浩瀚,觀其書法即可想象其為人。人書並尊,在當時其弟兄子侄子由、邁、過,友人王定國、趙令畤均向他學習;其後歷史名人如李綱、韓世忠、陸游,以及[明代]的吳寬,清代的張之洞,亦均向他學習,可見影響之大。

蘇軾與哪三位書法家並稱宋四家

蘇軾與黃庭堅,米芾和蔡襄三位書法家並稱宋四家,是最能代表宋代書法成就的書家,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宋代的書法藝術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其最主要的實踐者是北宋的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四人。

“宋四家”成就主要體現於行書,此外是楷、草兩體,米芾有少量的篆、隸書作,但不值得稱道。

蘇軾和那些人齊名?合稱是什麼?

1、蘇軾與父親蘇洵,兄弟蘇轍齊名,合稱“三蘇”。2、蘇軾與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

3、蘇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4、蘇軾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蘇軾,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

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後追諡文忠。擴充套件資料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

蘇軾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蘇軾對詞的變革,基於他詩詞一體的詞學觀念和“自成一家”的創作主張。自晚唐、五代以來,詞一直被視為“小道”。

柳永雖然一生專力寫詞,推進了詞體的發展,但卻未能提高詞的文學地位。而蘇軾首先在理論上破除了詩尊詞卑的觀念。他認為詩詞同源,本屬一體,詞“為詩之苗裔”,詩與詞雖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別,但它們的藝術本質和表現功能應是一致的。

因此他常常將詩與詞相提並論,由於他從文體觀念上將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這就為詞向詩風靠攏、實現詞與詩的相互溝通滲透提供了理論依據。為了使詞的美學品位真正能與詩並駕齊驅,蘇軾還提出了詞須“自是一家”的創作主張。此處的“自是一家”之說,是針對不同於柳永詞的“風味”而提出的,其內涵包括:追求壯美的風格和闊大的意境,詞品應與人品相一致,作詞應像寫詩一樣,抒發自我的真實性情和獨特的人生感受。蘇軾一向以文章氣節並重,在文學上則反對步人後塵,因而他不滿意秦觀“學柳七作詞”而缺乏“氣格”。

擴大詞的表現功能,開拓詞境,是蘇軾改革詞體的主要方向。他將傳統的表現女性化的柔情之詞為擴充套件為表現男性化的豪情之詞,將傳統上只表現愛情之詞擴充套件為表現性情之詞,使詞像詩一樣可以充分表現作者的性情懷抱和人格個性。蘇軾讓充滿進取精神、胸懷遠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詞世界,改變了詞作原有的柔軟情調,開啟了南宋辛派詞人的先河。與蘇詩一樣,蘇詞中也常常表現對人生的思考。

這種對人生命運的理性思考,增強了詞境的哲理意蘊。蘇軾雖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夢,但並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脫,始終保持著頑強樂觀的信念和超然自適的人生態度。

蘇軾與其他人的並稱

與唐代的古文運動發起者韓愈並稱為“韓潮蘇海”,也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更與父親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蘇軾之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又與陸游並稱“蘇陸”。

後世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惟蘇軾故作豪放,其實清朗;其賦亦頗有名氣,最知名者為貶謫期間借題發揮寫的前後《赤壁賦》。

藝術方面,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宋四家)之首;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並在題畫文學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擴充套件資料:政治上,在王安石變法期間,雖贊同政治應該改革,但反對王安石任用的後任呂惠卿及一些“拗”的政策,招來新黨爪牙李定橫加陷害;後來又因反對“盡廢新法”受到司馬光為首的舊黨斥退,終生當不了宰相。在新舊黨爭中兩邊不討好導致仕途失意,被侍妾王朝雲戲稱為“一肚皮不合時宜”。元祐更化中,一度官至尚書;宋哲宗紹聖複述又加貶謫至儋州(海南島);徽宗即位,遇赦北歸時病卒於常州。

墓在河南郟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