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上有幾條龍?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6.74K

8條。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陽郡西鄂縣(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人,東漢著名的天文學家、發明家、數學家。

張衡是舉孝廉出身,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在做官的同時,張衡也專研天文學、數學,併發明瞭渾天儀、地動儀,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上有幾條龍?

公元100年,23歲的張衡應南陽太守鮑德之請,作了他的主簿,掌管文書工作;公元108年,鮑德調任京師,張衡即辭官回到老家南陽,在此期間,張衡致力於探討天文、陰陽、歷算等學問,他在這些方面的名聲引起了漢安帝的注意;公元111年,張衡被徵召進京,拜為郎中;公元114年遷尚書郎,次年,遷太史令(掌管天文歷算的官),以後曾調任他職,但5年後復為太史令。在太史令這一官上,張衡任職達14年之久,儘管是個清閒官,但正和張衡心意,他全心全意專研學問,他的許多重大的科學研究工作都是在這一階段裡完成的。公元133年,56歲的張衡升為侍中,不久受到宦官排擠中傷,於公元136年調到京外,任河間王劉政的相。公元139年,張衡向順帝上表請求退休,但朝廷卻徵拜他為尚書,也就是這一年張衡病逝。

在天文學方面,張衡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在數學方面著《算罔論》,在文學上著有《二京賦》《歸田賦》等,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張衡還是位偉大的發明家,他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為中國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張衡發明地動儀是在公元132年,《後漢記·張衡傳》中也把它叫做候風地動儀,這是因為在古人的認知中,地下存著的是氣,氣的變化導致地震的形成。

古籍中關於地動儀的記載多為外觀,並沒有涉及到它的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由於年代久遠,張衡製作的地動儀已經在公元200年左右失傳,如今人們沒辦法再觀測到地震儀內部的結構,也無法對其科學性進行檢測。但據史料記載,公元138年時隴西地震,地動儀“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說明張衡的地動儀在發明之後是經過檢測的。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上有幾條龍﹖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上有8條龍。地動儀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在每條龍頭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

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一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擴充套件資料據學者們考證,張衡在當時已經利用了力學上的慣性原理,“都柱”實際上起到的正是慣性擺的作用。

具體說來,都柱就是倒立於儀體中央的一根銅柱,八道圍繞都柱架設。都柱豎直站立,重心高,一有地動,就失去平衡,倒入八道中的一道。八道中裝有槓桿,叫做牙機。

槓桿穿過儀體,連線龍頭上頜。都柱傾入道中以後,推動槓桿,使龍頭上頜抬起,將銅丸吐出,起到報警作用。地動儀用精銅製成,圓經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樽。

表面作金黃色,上部鑄有八條金龍,分別伏在東、西、南、北及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向。龍倒伏,龍首向下,龍嘴各銜一顆小銅球,與地上仰蹲張嘴的蟾蜍相對。地動儀空腔中央,立一根銅柱,上粗下細。

銅柱周圍有八根橫杆,稱為“八道”,各與一龍頭相連。銅柱是震擺裝置,八道用來控制和傳導銅柱運動的方向。在地動儀受到地震波衝擊時,銅柱就倒向發生地震的方向,推動同一方向的橫杆和龍頭,使龍嘴張開,銅球下落到蟾蜍嘴中,併發出響聲,以提示人們注意發生了地震及地震的時間和方向。一顆珠子放在平臺上,如果將哪方稍微往下一按,珠於就向哪方滾動。

又如我們點亮一支蠟燭,將它放在一張不平的桌子上,它總會向低的一方倒。地動儀就是根據這些簡單的原理設計的。地動可以傳到很遠的地方,只不過太遠了人就感覺不到了,但地動儀能準確地測到。但是中國科學家認定地動儀的工作原理應該是“懸垂擺原理”,即地動儀是利用了一根懸掛柱體的慣性來驗震的,而非當今歷史教科書所說的在儀器底部簡單地豎立一根直立杆。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上有幾條龍呢?它們分別代表了什麼?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上有八條龍。分別代表了東、南、西、北、東北、西南、西北和東南這八個方位。

這個八條龍的設計不僅使得地動儀的內外部構造都有很巧妙的銜接,還可以通過感知震動預測哪個方位發生了地震,張衡的地動儀也是讓後人歎服不已。

張衡張衡是東漢時期的名人,還是南陽五聖之一。張衡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和文學家。張衡發明了渾天儀和地動儀,還寫有數學著作《二京賦》和《歸田賦》,可以說張衡是個全才。張衡出身大姓世家,受家庭的良好家風影響,張衡自幼刻苦學習,早早成名,為人又從容淡泊,喜愛研究算學天文地理,這也讓地動儀的誕生有了基礎,在為官期間也是關心百姓疾苦,在當時的張衡所在的東漢出現了連續20年的年年有地震的現象,這也讓身為太史令的張衡深感不安,為了朝局穩定,也為了能及時得知地震影響的人們的訊息,能夠及時的救助,張衡不懼失敗,精心試驗終於發明了地動儀。

地動儀張衡為了地震訊息的儘快得知和對受影響的人們及時救助,發明了地動儀。地動儀是用精銅打造的,結構也是精妙至極可以感知很遠的聲波,當聲波傳來後,就會觸動地動儀內部的懸柱,引起銅球的掉落,在掉落的方向就可以得知那個地方發生地震的訊息。地動儀的外面有順時針對應的八條龍,分別對應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的八個方位,這八條龍還和地動儀的內部有著精妙的銜接來觸發能夠掉落的小球,指明哪個方向的地震。

地動儀的發明也是讓朝廷能夠及時的得知較遠的地方是否發生地震,在當時交通不便,訊息延後的時代可以說是相當先進的一項重要發明。影響深遠張衡發明的地動儀雖然沒能留存下來,但是歷史文獻都有明確的記載。尤其是監測了當時隴西的地震,在當時也是轟動很大的。

而且張衡發明地動儀的時間比其他各個國家都早,在其他國家有類似測量地震的儀器的時間早了1800年之久。這樣的古人智慧也是讓後人感佩,就連現在地震也是很難被預測的。雖然張衡的地動儀只是在地震發生後才能感知,但是地動儀的發明促進了科學的進步,對後世的影響深遠,也是後人學習的榜樣。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上有幾條龍?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上總共有八條龍,這八條龍主要是位於地動儀的八個方位。地動儀發明於東漢時期,張衡發明了候風地動儀,他是東漢時期的人物,出生在南陽的一戶官宦世家。

他是偉大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發明家、製圖家和地理學家。

祖父張堪是地方官吏,曾任蜀郡太守和漁陽太守。張衡的地動儀已經真正失傳了1700多年,而過去在教科書裡面出現的地動儀,只是結合了幾十年前的一些技術模仿的,並不是真正的地動儀,而且內部做工粗糙被國內外各界批評,但是那個地動儀很多人其實都認為是原版,其實原版根本不存在了,只是一個通過一些文獻記載結合現實技術的仿製品,跟原版的區別應該說不知道有多大。利用了力學上的慣性原理。地動儀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在每條龍頭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

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張衡的地動儀上有幾條龍

張衡的地動儀上有8條龍世界最早地震儀是張衡發明的。地震儀是銅鑄的,形狀像一個酒樽,四周有八個龍頭,龍頭對著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向。

龍嘴是活動的,各自都銜著一顆小銅球,每一個龍頭下面,有一個張大了嘴的銅蛤蟆,儀器的內部中央有一根銅質“懸垂擺”,柱旁有八條通道,稱為“八道,還有巧妙的機關。

經過公元134年的甘肅西南部的地震試驗,完全證實了它檢測地震的準確性。它比歐洲創造的類似的地震儀早了1700多年。擴充套件資料順帝陽嘉元年(132),東漢著名科學家張衡發明製造了地動儀。這是世界上第一架可測地震方位的儀器,它是利用倒立慣性震擺的原理製成的。

其基本構造符合物理學原理,能探測到地震波的首先主衝方向,是現代地震儀的先驅,也是當時世界上遙遙領先的發明。在國外,過了1000多年,直到13世紀,在波斯馬拉哈天文臺才有類似儀器出現。到18世紀,歐洲才出現利用水銀溢流來記錄地震的儀器。

地動儀的靈敏度很高。最低可測地震烈度為3度左右(據12度地震烈度表)的地震。據記載,地動儀制成以後安置在洛陽。

138年,距洛陽約700公里的隴西發生了一次6級以上的地震。當時洛陽沒有震感,而地儀做出了反應。此次隴西地震的實測成功,開創了人類使用科學儀器觀測地震的歷史。

約在4世紀初,地動儀在動亂中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