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歷史 > 

趙州橋位於哪個省份

欄目: 歷史 / 釋出於: / 人氣:2.01W

趙州橋位於哪個省份的答案是:河北。

趙州橋是一座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橋,橫跨在37米多寬的河面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稱“大石橋”。趙州橋建於隋朝開皇十一年至開皇十九年(公元591年-599年)之間,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儲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

趙州橋位於哪個省份

歷史沿革

趙州橋始建於隋代,由匠師李春設計建造,已有1400餘年歷史。

唐貞元八年(792年)七月,趙州橋第一次修繕。據劉超然《新修石橋記》載:建橋200年,因大水沖壞橋北面西側的金剛牆,橋臺下沉,使排(小拱)有欹斜崩裂現象,用補石重砌方法,恢復了原狀,並複製欄板望柱,以還原貌,橋工堅固。

宋治平三年(1066年),趙州橋第二次修繕。《宋史》載:宋治平三年(1066年),因鑿鐵腐蝕脫落,被盜使外側拱出現側傾現象,於是眾工扶正復原。

明嘉靖四十至四十二年(1562年—1563年),趙州橋第三次修繕。此次修葺因橋面石經車輛長期碾軋,“轍跡”很深,凹凸不平,不便行車。新鋪了橋面石,完成此役。

趙州橋位於哪個省份 第2張

建築特色

選址特點

趙州橋的合理選址是它成為千年古橋的一個重要原因。李春將趙州橋的基址選在洨河的粗砂之地,是因為以粗砂為根基可提升橋樑的承重力度,以確保橋樑的穩定性。

現代勘測表明,趙州橋的橋址區域地層分佈穩定,地基土主要以密實的粉質粘土為主,中間有粉土和砂土夾層,是修建這種特大跨度單孔橋樑的比較理想的場所。根據化驗分析,這種土層基本承載力為34噸/平方米,並且粘土層壓縮性小,地震時不會產生砂土液化,屬良好天然地基。其穩定的地基基礎是這座古老的橋樑能承受多次地震考驗的重要原因之一。

趙州橋的橋臺為低拱腳、淺基礎、短橋臺。直接建在天然砂石上,並在此基礎上用5層石條砌成橋臺,每層較上一層都稍出臺。

趙州橋位於哪個省份 第3張

結構特點

一、敞肩拱:兩個拱肩部分各建兩個對稱的小拱,伏在主拱的肩上。符合結構力學原理,增加排水面積16.5%,節省石料。

二、跨度大,弧形平:採取單孔長跨形式,河心不立橋墩;圓弧拱形式,石拱高度降低。優於多孔橋單跨跨度小、橋墩多不利於洩洪的特點。

三、兩端寬中間窄。

四、縱向並列砌築法。

建造工藝

趙州橋建造中選用了附近州縣生產的質地堅硬的青灰色砂石作為石料,採用圓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降低。主孔淨跨度為37.02米,而拱高只有7.23米,拱高和跨度之比為1:5左右,這樣就實現了低橋面和大跨度的雙重目的。

趙州橋施工時採用縱向並列砌置法,就是整個大橋由28道各自獨立的拱券沿寬度方向並列組合在一起,每道券獨立砌置,可靈活地針對每一道拱券進行施工。每砌置完一道拱券時,只需移動鷹架(施工時用以撐託結構構件的臨時支架)再繼續砌置另一道相鄰拱。這種砌置方法利於修繕,如果一道拱券的石塊損壞,只需要替換成新石,而不必對整個橋進行調整。

為加強各道拱券間的橫向聯絡,使28道拱組成一個有機整體,連線緊密牢固,趙州橋建造採用了一系列技術措施:

每一拱券採用”下寬上窄、略有收分“方法,使每個拱券向裡傾斜、相互擠靠,增強其橫向聯絡,防止拱石向外傾倒;在橋的寬度上也採用”少量收分“方法,從橋兩端到橋頂逐漸收縮橋寬度,加強橋的穩定性。

在主券上均勻沿橋寬方向設定5個鐵拉桿,穿過28道拱券,每個拉桿的兩端有半圓形杆頭露在石外,以夾住28道拱券,增強其橫向聯絡;4個小拱上也各有一根鐵拉桿起同樣作用。

在靠外側的幾道拱石上和兩端小拱上蓋有護拱石一層,以保護拱石;在護拱石的兩側設有勾石6塊,勾住主拱石使其連線牢固。

為使相鄰拱石緊密貼合,在主孔兩側外券相鄰拱石之間設有起連線作用的“腰鐵”,各道券之間的相鄰石塊也都在拱背設有“腰鐵”,把拱石連鎖起來;每塊拱石的側面鑿有細密斜紋以增大摩擦力,加強各券橫向聯絡。

Tags:趙州橋 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