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科普教育 > 

舞龍舞獅的由來

欄目: 科普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77W
舞龍舞獅的由來

人們在喜慶日子裡用舞獅龍來祈禱獅子的保佑。獅子外形威武,動作剛勁,神態多變,民間有許多不同的傳說,一時變作神話,一時拉上歷史,為舞獅增添了不少神祕色彩,亦令它更加深入民心。人們相信獅子是祥瑞之獸,舞獅能夠帶來好運,所以每逢春節或其它一些慶典活動,都會在陣陣鑼鼓鞭炮聲中,舞獅助慶祈求吉利。一件花團錦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

據說這一習俗是起源於三國時期,在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劉宋的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

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餘,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襬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