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科普教育 > 

雲南水稻種植歷史

欄目: 科普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2.31W

雲南的稻作歷史迄今至少有4000年以上,並是由“百穀自生”發展為栽培種植,雲南栽種陸稻的歷史應該早於水稻。雲南有不少稀有的水稻品種,至今仍按傳統方法栽培。在怒江州蘭坪縣,還有非常傳統的“長毛谷”在種植。長毛谷為常規水稻,有著比其他稻穀更長的芒。稻芒可御天敵,又可播籽實。

古人栽培水稻的歷史遺蹟,以太湖地區的江蘇南部、浙江北部最為集中,長江中游的湖北省次之,其餘散處江西、福建、安徽、廣東、雲南、臺灣等省。

滇南熱帶秈稻軟米集中發展區。從南部邊緣的低海拔河谷熱區呈樹枝狀伸入內地,有元江、景洪、勐臘、孟連、金平、屏邊、紅河、元陽、綠春、江城、隴川、勐海等縣,活動積溫7000-7500℃。年平均氣溫21℃以上,最冷月平均溫度大於15℃,包括東部海拔低於400米,西部海拔低於700米的秈稻區。

雲南省,位於西南地區,省會昆明。東部與貴州、廣西為鄰,北部與四川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寮國、越南毗鄰,雲南省總面積39.41萬平方千米,佔全國國土總面積的4.1%,居全國第8位。雲南是全國邊境線最長的省份之一,有8個州(市)的25個邊境縣分別與緬甸、寮國和越南交界。

雲南水稻種植歷史


中國人種植水稻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中國人種植水稻是從七千年前開始的。

中國水稻栽培歷史已有14000~18000年。史記中記載大禹時期曾廣泛種植水稻,夏本紀記載: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溼。大禹命令伯益給大家分發水稻種子,種在水田裡,還命令后稷(周的先人)給大家分發食物。沒有食物的地方,他就命令有多餘的地方,分給那些少的地方。

水稻原產於中國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的先民們就曾種植水稻。水稻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約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國湖南。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

水稻分佈範圍:

中國、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南亞、地中海沿岸、美國東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區,中國北方沿河地區也種植稻。也就是說,除了南極洲之外,幾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長。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水稻種植分佈範圍:

1、華南雙季稻稻作區。 位於南嶺以南,我國最南部。包括閩、粵、桂、滇的南部以及臺灣省、海南省和南海諸島全部。

2、華中雙季稻稻作區 。東起東海之濱,西至成都平原西緣,南接南嶺,北毗秦嶺、淮河,是我國最大的稻作區。

3、西南高原單雙季稻稻作區。地處雲貴和青藏高原,黔東湘西高原。

4、華北單季稻稻作區。 位於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關中平原以東,包括京、津、冀、魯和晉、陝、蘇、皖的部分地區。

5、東北早熟單季稻稻作區 。位於遼東半島和長城以北,大興安嶺以東,及內蒙古東北部。

6、西北乾燥區單季稻稻作區 。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祁連山與青藏高原以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水稻

大米起源於那裡??歷史那年開始繁殖有大米

大米是水稻的種子,稻穀經脫殼、去糠等工藝加工後的最終產品。水稻在植物分類學中為禾本科稻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現在的稻種由野生稻種演變而來。中國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國家。經過數千年培育和優選,目前水稻的品種已達6 萬個以上,廣泛分佈於從北緯45度至南緯35度的全球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廣大地區。在世界糧食作物播種總面積中,水稻僅次於小麥居第二,並以其穩產、高產,適應性強,耐儲藏和加工方便而成為世界重要的糧食作物,全球約有半數以上的人以大米為主食。在我國,稻穀的產量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一半,在國民經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考古學上的證據表明,水稻栽培在我國有很悠久的栽培歷史。距今1 萬多年前的江西萬年縣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曾經出土過水稻的植矽石。在差不多同一時期的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曾出土栽培稻穀的果實。後來考古學家又在湖南澧縣八十壋遺址中出土了大量距今約八九千年的栽培稻穀。這無疑很好地證明了我國是水稻的原產地之一。現今我國從東南的福建、臺灣到西南的雲南,北到江西、南到海南都有普通野生稻的分佈。我國廣泛分佈的這種普通野生稻和我國栽培的普通栽培稻的親緣關係很近,同具24條染色體,可雜交和產生可育後代。我國已故著名水稻育種專家丁穎認為:中國的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演化而來。

1973年浙江餘姚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的出土物中,有大批稻穀、米粒、稻根、稻稈堆積物。稻殼、稻葉不失原形,有的稻葉色澤如新,有的稻殼上連稻毛也清晰可辨。經鑑定,這些稻穀已有6700~6900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現存的最早的稻穀。水稻在我國推廣種植後,很快傳到了東亞近鄰國家。大約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交,我國水稻北傳朝鮮、日本,南傳越南。漢代,中國粳稻傳到菲律賓。公元 5世紀,水稻經伊朗傳到西亞然後經非洲傳到歐洲。新大陸被發現後,再由非洲傳到美洲以至全世界。

傣泰民族與古滇文化的淵源

    “傣泰民族”是東南亞、南亞地區一個較大的族群,除分佈於中國西南地區外,主要分佈於越南、柬埔寨、寮國、泰國、緬甸、印度等國。中國將這個族群稱為“傣(Dai)”,緬甸稱為“撣(Shan)”,印度稱為“阿薩姆(Assam)”,寮國稱為“佬(Lao)”,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稱為“泰(Thai)”,一般合稱為“傣泰民族”。

    由於歷史久遠,我們也許已不可能再準確地探尋傣泰先民在秦漢以前的情況,但自秦漢以來的歷史是可以追溯的,傣泰民族源於雲南高原的古人類是毋庸置疑的。雲南有史記載以來,最早生活的族群是“滇”、“嶲”、“昆明”、“哀牢”等族群,“滇”在今雲南東部建有“滇國”,“哀牢”在今雲南西部建有“哀牢國”,滇國和哀牢國之間還有未開發的地區,主要是“嶲”、“昆明”等遊牧民族活動區域。漢武帝曾派使臣前往西南地區尋找通往印度的民間商路,漢使抵達滇國後,就因為“昆明”等遊牧民族的阻撓無法前行,但從民間探尋到這些遊牧民族以西地區有個文明國度,因當時漢使也無法得知這個文明國度的具體情況,便根據自己的理解將這個國度記為“乘象國”,實際上這個“乘象國”就是“哀牢國”,也就是傣史中記載的“達光王國”。

    哀牢國和滇國是同時期存在的雲南古國,哀牢國位於今雲南西部,滇國位於今雲南東部,哀牢國與漢朝並存直至漢朝滅亡還在延續,而滇國則在漢武帝年間亡於漢朝。公元前109年,漢武帝佔領滇國後,也佔領了大片哀牢國領土,但哀牢國憑藉遼闊的疆域,遷都後仍得於延續,滇國統治者則開始了長達百年的反漢鬥爭,古滇人在滇國統治者與漢朝的衝突中大量湧入哀牢國境內,逐漸融入古哀牢人形成最初的傣泰雛形。

    古哀牢人吸收古滇人、古昆明人、古嶲人等古族群形成的傣泰民族,到底繼承了多少古滇人的特徵我們無法知曉,但通過考古獲得的大量資料證明,古滇文化的特徵只有在今天傣泰民族的身上才能找到一些,這也說明了傣泰民族就是古滇文化的傳承民族。

    在當年滇國中心地帶的晉寧石寨山墓地及江川李家山墓地出土的大量滇國文物,展示了一幅古滇文化的粗略圖景,有力地證明了當今傣泰民族與古滇文化的傳承關係。在這些古滇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銅器,包括農具、生活用具、樂器、貯貝器等,最可貴的是這些出土文物除了有動物、建築用具等圖案外,大多有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雕刻與雕塑,不少貯貝器上還雕塑有宗教祭祀、戰爭及家庭生活的場景,使我們能直觀地窺見滇人的生活與文化。在各種滇國出土文物中,有不少都反映了與當今傣泰民族直接的文化關聯,如干欄式建築、紋身、耕田等等。這其中對孔雀的崇敬,更加判定了當今傣泰民族與古滇文化傳承關係。孔雀是傣泰民族最崇敬的吉祥動物,是善與美、勇敢的象徵,在各種神話中,有很多英雄及聖賢都是孔雀的化身。孔雀在傣泰民族文化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是傣泰文化的特徵之一,不僅有大量的民間傳說、繪畫、歌舞、雕塑等來表現孔雀,通過孔雀來表現人們種種美好的意願,在現實生活中傣泰民族也愛飼養孔雀,孔雀在其文化中的地位之重在其他民族中是不能相比的。在出土的滇國青銅器中就有刻孔雀圖案的銅鋤、銅鏟,孔雀造型的青銅釦飾、銅孔雀、孔雀杖頭等,還有不少青銅器上有孔雀的圖紋。在晉寧石寨山出土的一片刻紋銅片上,上方刻的是一隻巨大的孔雀,而下面的牛頭、海貝、虎、馬、人物等,都只有孔雀的一半大,甚至更小,這一圖案的組合反映了孔雀,通過孔雀來表現人們種種美好的意願,在現實生活中傣泰民族也愛飼養孔雀,孔雀在其文化中的地位之重在其他民族中是不能相比的。在出土的滇國青銅器中就有刻孔雀圖案的銅鋤、銅鏟,孔雀造型的青銅釦飾、銅孔雀、孔雀杖頭等,還有不少青銅器上有孔雀的圖紋。在晉寧石寨山出土的一片刻紋銅片上,上方刻的是一隻巨大的孔雀,而下面的牛頭、海貝、虎、馬、人物等,都只有孔雀的一半大,甚至更小,這一圖案的組合反映了孔雀在當時滇人心目中的重要性。在“紡織場面貯貝器”的胴部刻有4只孔雀,同時在器身上還有圓雕孔雀4只。在傣泰社會中,孔雀可以鎮邪。在滇池地區出土的不少青銅器上雕塑有孔雀口銜蛇、用爪踐蛇的場景,甚至在石寨山M12號的一個貯貝器上,還有一名婦女在用蛇喂孔雀。在傣泰民族的觀念中,蛇是性惡、凶猛的動物,這些青銅器造型上孔雀與蛇的組合表達的正是以善抑惡的願望及孔雀的偉大。特別值得指出的是,蛇是東南沿海“百越”諸民族普遍崇敬的物件,而在傣泰民族中相反,這一點也從一個角度證明了傣泰先民與所謂的“百越”有很大的文化差別。滇人的孔雀文化有力地證明了當今傣泰民族與其的傳承關係。滇國又一個重要的與傣泰文化有關聯的因子是水稻種植。在雲南境內,95%以上的地區都是山區,古滇國所處的滇池地區是雲南最大的一個平壩,依山傍水,便於灌溉,是種植水稻的理想地方。滇池地區考古證實了滇池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是水稻。通過考古發現證明,雲南種植稻的歷史始於新石器時代,是栽培稻的發祥地之一。傣泰民族是中國種植水稻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而研究表明在雲南民族中種植水稻歷史最久遠的就是傣泰民族。雲南其他民族種植水稻的歷史均不超過千年,各民族誌中也證實了這一點。哈尼族、德昂族等民族還有傣泰民族教他們種植水稻的傳說,說明當時掌握稻作技術的民族只有傣泰民族。古滇國的稻作農業與傣泰的稻作傳統相對應又是傣泰民族與古滇文化有傳承關係的又一個重要佐證。

    傣泰民族中關於今天昆明稱謂的傳說也是傣泰民族與古滇文化有傳承關係的重要佐證。在傣泰語中,昆明被稱為“勐些”,意思是“失去的領地”。“勐”是傣泰民族中特殊的行政區域概念,有國家、城邦、地方等內涵。據傣泰的歷史文獻及今天仍然流行的傳說,遠古時期傣泰的部分先民就居住在“勐些”,後因與其他民族發生戰爭而失去“勐些”,才向西遷徙。這也說明了昆明地區在古代曾是部分傣泰先民的家園。

    另外,還有滇國的“滇”這一稱呼,很可能就是“傣”的變音。當時司馬遷在寫《史記》時記錄一些他聽說的地名或部落時都是用漢字記音,他用漢字記下了“滇”這一部落的名稱,我們今天很難判斷記錄的準確性,但音大至是相近的。對於傣泰來說,“傣”是這一民族最古老的自稱,“滇diān”與“傣dǎi”的第一個字母都是“d”,用方言來發音“滇”與“傣”十分相近。當時的語言與今天的漢語並不相同,更加大了司馬遷記音的糢糊性,這也是不能用今天的漢語來研究“滇”的含意甚至通過滇的字解來解釋“滇”作為記錄一個古代民族的真正含意的重要原因。對於一個民族來說,長期的發展或遷移中衣食住行種種都可能發生變化,但最可能被人們長期記住而儲存下去的就是自己的族稱,這已是歷史所證明了的。滇人作為形成傣泰民族的主要來源之一,傣泰傳承其自稱的可能性非常大,“滇”源於“傣”這一族稱是可以信的。在大量滇人湧入哀牢國以後的數十年,漢朝對哀牢人的稱呼也變成了“撣dǎn”,“撣”和“滇”、“傣”的發音也極其相似,更加有力地說明了“滇”和“撣”都源於“傣”這一族稱。在中國的史籍中對傣族的記錄有各種稱謂,如“烏蠻”、“白蠻”、“白衣”、“金齒”、“黑齒”、“白夷”、“僰夷”、“擺夷”、“水擺夷”、“旱擺夷”等等,但這些記載都不是傣泰自己的稱謂,這些史籍上或民間的它稱並不為傣泰民族認可,甚至很多傣泰民族根本就不知道“擺夷”是什麼民族。他們從古至今都自稱為“傣”。在緬甸,傣泰民族被稱為撣族,但當地傣泰從來不用撣來稱呼自己的族屬,他們仍自稱“傣”,音稍微輕一些則變成“泰”。

綜上所述,當今傣泰民族是古滇文化的傳承民族,滇人也是傣泰民族主要的族源之一。

稻穀的來歷

稻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約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國湖南。在1993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道縣玉蟾巖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

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我們的祖先早在一萬多年以前已經開始馴化和栽培野生稻,而在距今七千多年以前水稻生產技太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在祖先的努力下,經過無數次的品種改良,今天我們才能吃到如此美味的大米,大米作為一種傳統的主食,已成為中國的文化象徵之一,長久地影響著中國語言,烹飪和風俗的發展。

進入農耕文明時代之後,農業成為生產的主要形態,稻米在後來的數千年中越來越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神聖食物。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約在公元前27世紀的神農時代播種"五穀"的記載,稻被列為五穀之一。稻米的種植技術,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國發明的。傳說中是神農氏教導人們如何種稻。

水稻原產熱帶低緯度地區,要在短日照條件下才能開花結實,一年只能種植一季。自從有了對短日照不敏感的早稻型別品種,水稻種植範圍就漸向夏季日照較長的黃河流域推進。

而在南方當地就可一年種植兩季以至三季。其方式和演變過程包括:利用再生稻;將早稻種子和晚稻種子混播,先割早稻後收晚稻;實行移栽,先插早稻後插晚稻。

發展成一年兩收的雙季間作稻。從宋代至清代,雙季間作稻一直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帶的主要耕作制度;雙季連作稻的比重很小。到明、清時代,長江中游已以雙季連作稻為主。

太湖流域從唐宋開始在晚稻田種冬麥,逐漸形成稻麥兩熟制,持續至今。為了保持稻田肥力,南方稻田早在4世紀時已實行冬季種植苕草,後發展為種植紫雲英、蠶豆等綠肥作物。

沿海棉區從明代起提倡稻、棉輪作,對水稻、棉花的增產和減輕病蟲害都有作用。歷史上逐步形成的上述耕作制度,是中國稻區複種指數增加、糧食持續增產,而土壤肥力始終不衰的重要原因。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水稻

水稻的發展史?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之一,野生稻馴化和栽培技術的進步,都有十分悠久的歷史。我國栽培的水稻屬亞洲栽培稻,其祖先種為多年生的普通野生稻。

宋代水稻栽培種植有了提高,從越南傳入的占城稻逐漸得到推廣。

明清時期,南方已經可以種植雙季稻、三季稻。在長期栽培中,培育出了許多優良品種,並形成獨具特色的我國古代稻作技術。

我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根據考古發掘報告,我國數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有炭化稻穀或莖葉的遺存。浙江省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期遺址和桐鄉羅家角新石器時期遺址,出土的炭化稻穀遺存,已有7000年左右的歷史。

古人栽培水稻的歷史遺蹟,以太湖地區的江蘇南部、浙江北部最為集中,長江中游的湖北省次之,其餘散處江西、福建、安徽、廣東、雲南、臺灣等省。

新石器晚期遺存在黃河流域的河南、山東也有發現。出土的炭化稻穀已有秈稻和粳稻的區別,表明秈、粳兩個亞種的分化早在原始農業時期已經出現。

戰國時期,由於鐵製農具和犁的應用,開始走向精耕細作。同時為發展水稻興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四川都江堰、陝西鄭國渠等。

我國水稻原產南方,大米一直是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人民的主糧。魏晉南北朝以後經濟重心南移,北方人口大量南遷,更促進了南方水稻生產的迅速發展。唐宋以後,南方一些稻區進一步發展成為全國稻米的供應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