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科普教育 > 

地震幾級有危險

欄目: 科普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8.16K

地震震級分為九級,一般小於2.5級的地震人無感覺,2.5級以上人有感覺,5級以上的地震會造成破壞。簡稱震級,地震的級數:

1、一般將小於1級的地震稱為超微震。

2、M≥1級,小於3級的稱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

3、M≥3級,小於4.5級的稱為有感地震,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

4、M≥4.5級,小於6級的稱為中強震(如9·7彝良地震),屬於可造成破壞的地震,但破壞輕重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種因素有關。

5、M≥6級,小於7級的稱為強震(如8·3魯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M≥7級,小於8級的稱為大地震(如8.8九寨溝地震,4·14玉樹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地震)。

7、8級以及8級以上的稱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地震幾級有危險

地震震級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來決定。釋放出的能量愈大,則震級愈大。地震釋放的能量大小,是通過地震儀記錄的震波最大振幅來確定的。由於儀器效能和中距離不同,記錄到的振幅也不同,所以必須要以標準地震儀和標準震中距的記錄為準。

震級每相差1.0級,能量相差大約32倍;每相差2.0級,能量相差約1000倍。也就是說,一個6級地震相當於32個5級地震,而1個7級地震則相當於1000個5級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級為9級。

同樣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壞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壞也不一樣。為了衡量地震的破壞程度,科學家又“製作”了另一把“尺子”——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與震級、震源深度、震中距離,以及震區的土質條件等有關。

我國把烈度劃分為12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響和破壞大體如下:

Ⅰ度: 無感,僅儀器能記錄到。

Ⅱ度:個別敏感的人在完全靜止中有感。

Ⅲ度: 室內少數人在靜止中有感,懸掛物輕微擺動。

Ⅳ度: 室內大多數人,室外少數人有感,懸掛物擺動,不穩器皿作響。

Ⅴ度: 室外大多數人有感,家畜不寧,門窗作響,牆壁表面出現裂紋。

Ⅵ度:人站立不穩,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簡陋棚舍損壞,陡坎滑坡。

Ⅶ度: 房屋輕微損壞,牌坊,煙囪損壞,地表出現裂縫及噴沙冒水。

Ⅷ度: 房屋多有損壞,少數破壞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 房屋大多數破壞,少數傾倒,牌坊,煙囪等崩塌,鐵軌彎曲。

Ⅹ度:房屋傾倒,道路毀壞,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撲岸。

Ⅺ度: 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毀,地表產生很大變化。

ⅩⅡ度:一切建築物普遍毀壞,地形劇烈變化動植物遭毀滅。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為11度;受唐山地震的影響,天津市地震烈度為8度,北京市烈度為6度,再遠到石家莊、太原等就只有4~5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