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精緻生活 > 

吳姓和哪個姓氏是世仇

欄目: 精緻生活 / 釋出於: / 人氣:4.56K

吳姓和哪個姓氏是世仇的答案是:真正意義上沒有哪個姓氏和吳姓是有世仇的

吳姓和哪個姓氏是世仇

三千多年前,陝西岐山一帶,有一週族部落,首領被稱為周太王。周太王生有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歷。

季歷的兒子昌從小就很聰明,深受周太王寵愛。周太王想傳位於昌,但根據當時傳統應傳位於長子,太王因此鬱鬱寡歡。泰伯明白父親的意思後,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涼的江南,自創基業,建立了勾吳古國。

商朝滅亡後,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孫周章為侯,遂改國號為吳。

春秋時期,吳國被越國所滅,其王族支庶子孫不忘亡國之恨,便以國名“吳”為姓,泰伯也就成為了吳姓的得姓始祖。

吳國滅亡後,夫差的太子吳鴻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後還繁衍於江浙、安徽、山東、河南境內的一些地方。隋唐時期,吳氏已廣泛地分佈於大江南北。唐高宗時有吳姓將佐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唐僖宗時,有吳姓將佐隨王審知入閩,皆在福建安家落戶。宋明以後,吳氏稱雄於東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孫吳宣是後蜀駙馬,家族顯赫一時。吳宣的5世孫吳吉甫是吳氏入粵始祖。

吳氏遷居臺灣始於1291年,入臺第一人是元朝禮部員外郎吳光鬥,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臺灣)。吳氏遷居香港,大約始於元代。吳姓在臺灣為第七大姓。臺南縣吳姓人最多,還有在嘉義、雲林、彰化等。明朝末年至清代,福建、廣東沿海吳氏有許多人前往澎湖、臺北、高雄等地謀生創業。現臺北縣新店安坑吳姓人家是於順治年間從福建移居入臺灣的打狗(今高雄市),康熙年間平和人吳鳳父子到臺等。發展至今,其中最為顯赫的一支是吳伯雄家族。吳伯雄現任臺灣國民黨中央常委、臺北市市長等要職,其家族號稱吳氏"全臺第一家"。吳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吳人東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一支演變成日本皇室。吳氏在東渡日本的同時,還有大批人南遷,進入今越南地區。其中季扎的50世孫吳權於939年稱王,建立了越南歷史上最早的獨立王朝--吳朝。南越政權最後一任總統吳庭豔即吳權之後。現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吳姓為第六大姓。

東漢時有吳風進入朝鮮,發展至今,吳姓成為朝鮮143個姓氏中最常見的20大姓之一。明代以後,吳姓還有人移民南洋,遷至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國、緬甸等國,近代,又有人旅居歐美。

除了太伯之外,吳姓還有以下這些源流:

①源於姜姓

吳姓人物早在炎帝、黃帝時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吳權的,他的後代是中國樂曲的發明者。吳姓源流之一就是出自炎帝大臣吳權之後裔,以族名或國名為氏。

據記載黃帝的母親就是古代吳人的一位女姓成員,名叫吳樞。到顓頊帝時,又有個叫吳回的,他和其兄重黎先後擔任火官——祝融。吳回成為南方祝融部落的首領後,吳氏族不斷髮展壯大,並逐漸分離成八個氏族,昆吾氏就是其中之一。

②源於虞氏

古代姓名典籍《姓氏·急就篇》記載,舜的後代被封於虞,因為吳、虞的上古讀音相近而且字形相近,故舜的後代也有改姓吳。屬於以國名為氏。

歷史典籍《元和姓纂》中說:“舜有天下號曰虞,子商均因以為氏。”上古虞字寫作“吳”,只是到戰國時期,虞、吳開始區別。

少數民族改姓

少數民族中的吳姓以苗族最多,也有滿族漢化改姓。哈尼族以及其他少數民族如侗族、壯族、白族等,都有吳姓。

他們有的是漢族姬姓吳氏與少數民族融合而成的,不過大多數是少數民族改用、借用漢姓“吳”而成,與姬姓吳氏沒有血緣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