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的主要標誌是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2.94W

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的確立的主要標誌是三大行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從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來看。任何社會形態都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二者缺一不可。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的主要標誌是

到1956年底,我國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農民、手工業者勞動群眾個體所有的私有制基本上轉變為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公有制;資本家所有的資本主義私有制基本上轉變為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公有制。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改造,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確立。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的主要標誌是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的主要標誌是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

到1956年底,我國基本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誌著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在國民經濟中佔據主導地位。從此社會主義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開端

國際上,西方國家全面對華封鎖遏制的局面有所鬆動,中國的和平外交政策初見成效,新的侵華戰爭和新的世界大戰,短時期內打不起來,這為國內和平建設提供了保證。

在國內,社會主義改造基本結束,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已經建立,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佔據了主導地位。這標誌著我國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開始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期。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的主要標誌是( )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的主要標誌是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三個行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理論上和實踐上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極大地促進了工、農、商業的社會變革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

政治上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經濟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我國基本確立;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開闢了道路;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擴充套件資料:

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社會,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確定了的奮鬥目標,也是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長期為之奮鬥的目標。

新中國成立後,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開始了有步驟地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經過三年經濟恢復工作之後,195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明確規定:“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這個“一化三改”的總路線,其實質和主要任務是實現國家工業化,而為了實現國家工業化,就必須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全面確立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

按照總路線的要求,黨從1953年起,在大力推進工業化建設的同時,開展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任務是:把資本主義私人所有制改造成為全民所有制,把以農民和手工業者個體勞動為基礎的私人所有制改造成為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際上就是農業的合作化。1953年,中共中央先後作出兩個關於農業合作化的決議,規定了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中國農村的合作化,就是在這兩個決議的指導下開始的。

到1956年底,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在經歷了互助組、初級社、高階社三個階段後基本完成,全國加入合作社的農戶達96.3%。中國農村在發展穩定的氣氛中完成了幾千年的分散個體勞動向集體所有、集體經營的歷史性轉變。

在推進農業合作化的同時,從1953年11月開始至1956年底,黨採取“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以生產合作小組、供銷合作社、生產合作社等形式,從供銷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對手工業逐步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全國90%以上的手工業者加入了合作社。

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進行。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採取了通過公私合營等多種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逐步將其改造成為社會主義的公有制企業,

同時將所有制的改造與人的改造相結合,對民族資產階級實行“和平贖買”政策,努力使剝削者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民族工商業者中的絕大多數人公開表示接受這樣的方案,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從而為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和推動各項建設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已經基本上完成,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在中國全面地建立起來了。這是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最主要的標誌。中國社會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黨的八大正是依據這一形勢,宣佈了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來,並且據此對國內的主要矛盾作出正確判斷,對黨和國家的主要任務作出明確規定。

儘管在社會主義改造的後期,存在著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形式過於單一的問題。但是,整個來說,在一個幾億人口的大國比較順利地實現如此複雜、困難和深刻的社會變革,促進了工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的確是個偉大的歷史性勝利。

事實已經表明,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社會主義改造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和社會主義制度確立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的主要標誌

D、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

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誌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基礎。

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理論上和實踐上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極大地促進了工、農、商業的社會變革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政治上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經濟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我國基本確立;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開闢了道路;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擴充套件資料:

三大改造的歷程: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主要包括對個體農業、個體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農業合作化運動,從1951年9月開始到1957年底基本完成,經歷了三個互相銜接、逐步發展的過程:

即按照自願互利的原則,首先號召農民組織帶有社會主義萌芽的農業生產互助組,然後發展以土地入股和統一經營為特點的小型的帶有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合作社,最後發展社會主義性質的高階農業合作社。

2、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經歷了手工業經濟的初步恢復和發展、手工業合作社的調整整頓和社會主義初步改造、手工業生產由集體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轉廠過渡三個基本階段,逐步完成了資本主義個體、私營手工業向社會主義手工業合作社及全民所有制企業的轉變。

3、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行了以公私合營、全行業公私合營為主要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的改造原則。到1955年底,國營經濟已在全省佔絕對主導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社會主義三大改造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得到全面確立的標誌是什麼?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得到全面確立的標誌是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完成。

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表明我國已經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得到了全面的確立。

中國實行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伴隨著市場經濟改革後確立的政治經濟制度。這一制度在歷代領導人任期內被不斷地塑造著。有別於西方國家建立在社會契約上的理論為先制度為後的制度發展傳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促進了生產力的大解放:

新中國60年,是經濟建設碩果累累的60年。中國不僅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還創造性地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起來,確定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既注重發揮市場的作用,又注重加強巨集觀調控,為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證。

經過60年奮鬥,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已超過30萬億元,一大批重要工農業產品產量躍居世界首位,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當國際金融危機迎面襲來,中國的果斷決策和政策效應,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許多外國政治家、學者認為,包括‘制度優勢’在內的‘中國特色’已成為中國信心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