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戶部侍郎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4.76K

戶部侍郎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副部長。戶部侍郎是戶部的副長官,明代為正三品,清代為從二品。

戶部侍郎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戶部”乃六部(吏部即考試院及人事行政局、戶部即財政部、禮部即外交部及教育部、兵部即國防部、刑部即法院及法務部、工部即營建署)之一,即今之財政部。“侍郎”,相當於今日的副部長、次長。尚書是部長。一般而言戶部尚書主要掌全國戶口、賦役方面的政令。而侍郎則掌管稽核版籍、賦役徵收徵等會計、統計工作。



戶部侍郎放到現在是一個什麼職位?

戶部侍郎是古代戶部的第二大長官,大致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副部長。

根據古代行政體制劃分,戶部掌管全國土地、疆域、賦稅、俸銀和一切財政事宜,隨時朝代的不同有略微變化。從職能上看,戶部主要負責財政,和現在的財政部大同小異。

至於戶部侍郎這個詞,想必大家在影視作品中經常聽到,但並不清楚究竟是什麼樣的官職?所謂戶部侍郎,即是戶部負責人---戶部尚書的助手。一般設有侍郎兩人,分別是戶部左侍郎和戶部右侍郎。古代崇尚“左”,所以左侍郎相當於財政部第一副部長,右侍郎次之。

說到戶部的起源,那可就悠久了,能追溯到周代的“地官”。到了隋朝,又改名為度支部和民部。直到唐貞觀二十三年,戶部才第一次出現在朝廷的行政體制劃分中。不過戶部的名字註定不“太平 ”,其後經歷數次改變,直到神龍元年才又改回戶部,之後一直沿用至清朝滅亡。像“度支部”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其實和戶部的下屬部門有關係。

戶部分為四個部門:度支、金部、倉部和戶部,四個下屬部門,各司其職。

既然古代戶部尚書工作量如此之大,配兩個副手也是理所應當的。與工作量成正比的,是戶部尚書的地位。古代的戶部尚書,算是少數幾個能參與國家決策的大臣,能與漢朝的九卿比肩。雖然戶部尚書官位顯赫,戶部職責重要,但仍存在一個重大問題:戶部和其他部門之間存在權力交叉的問題。

在行政效率低下的古代,部門之間權力有交叉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經常是一件事情你這部門能管,我也能管,這會造成內耗,會降低行政效率。這時就需要戶部侍郎出面替戶部尚書分憂,保證日常工作的正常進行。

戶部侍郎是什麼官職

戶部待郎是戶部的副長官,相當現在的財政部或民政部副部長。

侍郎掌稽核版籍、賦役實徵等會計統計工作。其日常工作有為移民墾荒,招撫安置流民,以魚鱗圖冊、黃冊為根據,抑制豪民兼併;以限田裁異端之民;以樹藝課農官;以草地養馬放牧;以電種召佃盡地利;對多年積欠賠累可根據情況給予蠲免;根據各省收支情況,調劑餘缺;差役的減輕免復;對災區貧老的撫卹救濟,對有功人的賞賜;權量市糴,評估物價;徵收山澤坡池、關市、坑冶之稅;贍軍輸,督漕運,贍及轉輸屯種,開中以實邊,和百官俸祿支給;定期編造戶口冊籍,調整戶等,瞭解人口及土地增減變化;對隱匿戶口,侵吞土地等不法行為及時給予制止、糾正。

看來挺辛苦的。

戶部侍郎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戶部侍郎當於今日的財政部副部長。

戶部侍郎是指戶部的副長官,明代為正三品,清代為從二品,“戶部”乃六部之一,即今之財政部。而“侍郎”相當於今日的副部長、次長。

戶部起源於周代官制中的的地官,漢成帝置尚書五人,其三曰民曹,主吏人上書事。後漢以民曹兼主繕依功作,當工官之任。三國魏置左民尚書,掌財政。晉初省之,太康中又置。惠帝時有右民尚書。東晉及宋、齊並置左民尚書,樑、陳並置左戶尚書,並掌戶籍,兼知工官之事。

在清朝的戶部侍郎換成現代相當與什麼官,權利有多大?

戶部侍郎,戶部的副長官,明代為正三品,清代為從二品。約當於今日的財政部副部長。“戶部”乃六部(吏部即考試院及人事行政局、戶部即財政部、禮部即外交部及教育部、兵部即國防部、刑部即法院及法務部、工部即營建署)之一,即今之財政部。

“侍郎”,相當於今日的副部長、次長。尚書是部長。一般而言戶部尚書主要掌全國戶口、賦役方面的政令。而侍郎則掌管稽核版籍、賦役徵收徵等會計、統計工作。

起源

戶部起源於周代官制中的的地官,漢成帝置尚書五人,其三曰民曹,主吏人上書事。後漢以民曹兼主繕依功作,當工官之任。三國魏置左民尚書,掌財政。晉初省之,太康中又置。惠帝時有右民尚書。

東晉及宋、齊並置左民尚書,樑、陳並置左戶尚書,並掌戶籍,兼知工官之事。後魏、北齊有度支尚書,亦左民、左戶之任。後周依《周官》,置地官府大司徒卿。隋初稱度支部,開皇三年改為民部。

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改為戶部,高宗顯慶元年改為度支,龍朔二年改為司元,咸亨元年復為戶部。光宅元年改為地官,神龍元年復故。後歷代沿稱。

唐代戶部一般設有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天下土地、人民、錢穀之政、貢賦之差。其屬有四:一曰戶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倉部。

戶部巡官二人,主事四人;度支主事二人;金部主事三人;倉部主事三人。龍朔年間曾改戶部曰司元,度支曰司度,金部曰司珍,倉部曰司庾。天寶十一載改金部曰司金,倉部曰司儲。

明清時期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庶務,職責多有交叉。

例如清代戶部總的執掌是管理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財政等事宜,其機構按地區劃分為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14個清吏司,並設有八旗俸餉處、現審處、飯銀處、捐納處、內倉等機構,辦理八旗俸餉、捐輸等事。

其部內的行政事務則由南、北檔房、司務廳、督摧所、當月處、監印處分別管理。隸於戶部的機構還有掌鑄錢的錢法堂及寶泉局;掌庫藏的戶部三庫;掌倉儲及漕務的倉場衙門。

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清政府宣佈“仿行憲政”,進行官制改革,將戶部改為度支部,並將財政部併入。戶部遂廢。

擴充套件資料

清朝九品十八級+未入流

正一品: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外官:無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外官:無

從一品: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外官:無

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

外官:提督、八旗都統、將軍

正二品: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內務府總管

外官:總督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

外官:總兵、八旗副都統

從二品: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

外官:巡撫、布政使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外官:副將

正三品:

文職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外官:順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驍騎參領、王府長史

外官:參將、指揮使、八旗城守尉

從三品: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僕寺卿

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

外官:遊擊、宣慰使、指揮同知、八旗協領

正四品:

文職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

外官: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雲麾使、副護軍參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領班

外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防守尉、八旗佐領

從四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

外官: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

武職京官:城門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四品典儀、王府二等護衛

外官: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給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醫院院使

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隸州知州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_官、分管佐領

外官:關口守備、守禦、防禦、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

從五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鴻臚寺少卿、司經局洗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員外郎

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王府三等護衛

外官:守禦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副千戶

正六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左右春坊中允、國子監司業、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經歷、宗人府經歷、大理太常寺丞、欽天監監判、五官正、神樂署正、僧錄司善事、道錄司正一

外官:京府通判、京縣知縣、通判、土通判

武職京官:蘭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鳥槍護軍校、驍騎校、委署步軍校

外官:門千總、營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副招討使、長官使、長官、百戶

從六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欽天監滿洲蒙古五官正、漢軍秋官正、和聲署正、僧錄司左右闡教、道錄司左右演法

外官:布政司經歷、理問、允判、直隸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職京官:內務府六品蘭翎長、六品典儀

外官:衛千總、安撫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編修、內閣典籍、大理寺評事、太常寺博士、典籍、滿洲讀祝官、贊禮郎、太僕寺主薄、鴻臚寺滿洲鳴贊、國子監丞、通政司經歷、知事、兵馬司副指揮、各部寺司庫

外官:京縣縣丞、順天府滿洲教授、訓導、知縣、按察司經歷、教授

武職京官:城門史、太僕寺馬廠協領

外官:把總、安撫使司僉事、長官司副長官

從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檢討、鑾儀衛經歷、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詹事府主薄、光祿寺署丞、典薄、國子監博士、助教、欽天監靈臺郎、祀祭署奉祀、和聲署署丞

外官:京府經歷、布政司都事、鹽運司經歷、直隸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職京官:七品典儀

外官:盛京遊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職京官:司務、五經博士、國子監學正、學錄、欽天監主薄、太醫院御醫、太常寺協律郎、僧錄司左右講經、道錄寺左右至靈

外官:布政司庫大使、鹽運司庫大使、鹽道庫大使、鹽課司大使、鹽引批驗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經歷、縣丞、士縣丞、四氏學錄、州學正、教諭

武職京官:無

外官:外委千總

從八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典薄、國子監典薄、鴻臚寺主薄、欽天監摯壺正、祀祭署祀丞、神樂署署丞、僧錄司左右覺義、道錄司左右至義

外官:布政司照磨、鹽運司知事、訓導

武職京官:八品典儀、委署親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外官:無

正九品:

文職京官: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欽天監監侯、司書、太常寺漢贊禮郎

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縣主薄

武職京官:各營蘭翎長

外官:外委把總

從九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詔、滿洲孔目、禮部四譯會同官序班、國子監典籍、鴻臚寺漢鳴贊、序班、刑部司獄、欽天監司晨、博士、太醫院吏目、太常寺司樂、工部司匠

外官:府廳照磨、州吏目、道庫大使、宣課司大使、府稅課司大使、司府廳司獄、司府廳倉大使、巡檢、土巡檢

武職京官: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

外官:額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職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庫使、禮部鑄印局大使、兵馬司吏目、崇文門副使

外官:典史、土典史、關大使、府檢校、長官司吏目、茶引批驗所大使、鹽茶大使、驛丞、土驛丞、河泊所所官、_官、道縣倉大使

武職京官:無

外官:百長、土舍、土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九品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戶部侍郎

古代的兵部侍郎、尚書戶部侍郎等、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兵部侍郎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副部長,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部長,戶部侍郎相當於現在的民政部副部長 。

兵部侍郎,兵部副長官,相當於今日的國防部副部長。唐至北宋前期為正四品下,元豐改制後從三品,北宋前期為文官遷轉階官,元豐改制後為職事官。明代正三品,清代為從二品。

“兵部”乃六部之一,“兵部”源於三國魏“五兵制”,隋唐以後設立兵部,掌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之政,歷代相沿。

擴充套件資料:

曹魏時置五兵尚書,隋唐始設兵部,成為六部之一,尚書在秦漢時是少府的屬官,初名尚書檯,三國時代,尚書檯脫離少府,成為全國政務的總彙。西魏、北周廢尚書省。隋唐後又恢復尚書省,高熲任尚書左僕射,成為最高行政首長,自此尚書省成為魏晉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機構之一。

“兵部”乃六部(吏部即人事部、戶部即財政部、禮部即文化及教育部、兵部即國防部、刑部即公檢法司等司法機關、工部即建設部)之一,“兵部”源於三國魏“五兵制”。

隋唐以後設立兵部,掌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之政,歷代相沿。即今之國防部。“侍郎”,相當於今日的副部長、次長。尚書是部長,侍郎是副部長、次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兵部侍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兵部尚書

Tags:侍郎 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