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簠簋不飾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59W

意思是:簠簋:古代的食器、祭器;不飾:不整齊。指為官不清正廉潔的人

簠簋不飾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簠簋不飾

成語發音:fǔ guǐ bù shì

成語解釋:簠簋:古代的食器、祭器;不飾:不整齊。指為官不清正廉潔的人

成語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廢者,不謂不廉,曰‘簠簋不飾’。”

成語繁體:簠簋不飾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彈劾貪官汙吏的用語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簠簋不飭  簠簋不修 檢視更多簠簋不飾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二回:“沙老先生就有什麼簠簋不飾處,也須明正其罪,朝廷從無此拳足相加之法。”



簠簋不飭是什麼意思

題庫內容:

簠簋不飭的解釋

見“ 簠簋不飾”。

詞語分解

簠簋的解釋.簠與簋。兩種盛 黍稷 稻粱 之禮器。《禮記·樂記》:“簠簋俎豆, 制度 文章 ,禮之器也。”亦借指酒食、筵席。《晏子春秋·雜上 十二 》:“ 景公 飲酒,夜移於 晏子 之家……公曰:‘酒醴之味, 金石 之聲,願與 夫子 樂 飭的解釋飭 (飭) ì 整頓 ,使整齊: 整飭 紀律 。 古同“敕”, 告誡 ,命令。 謹慎 :“程元鳳謹飭有餘,而乏風節”。 古同“飾”,巧飾。部首 :飠。

古人的餐具是什麼

中國很早就已經使用餐具,用勺子的歷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歷史約4000年,用筷子的時間上限還不確定,但至少已有3000年曆史,餐叉直到戰國時仍在用。

河南洛陽的戰國墓葬曾出土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

戰國以後,餐叉可能被淘汰了,記載和實物較少出現。

勺子和筷子在先秦時的分工很明確,勺子用來吃飯,筷子用來吃羹裡頭的菜。

筷子在先秦時代稱為“梜”,漢代時已稱“箸”,明代開始稱“筷”。

《禮記·曲禮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急救篇》說:“箸,一名梜,所以夾食也”,《禮記》鄭玄注“梜,猶箸也”。

《雲仙雜記》載:“向範待侍,有漆花盤,科斗箸,魚尾匙。”

簋(念“軌”音)、簠(念“府”音)、豆、簞等。

簋,形狀很像大碗,圓口,大腹,下有圓座。

有的簋還有耳朵,或者是方座。

米煮好了以後,古人就把飯從甗(上文提到)中盛到簋裡,就可以開吃了。

簠,和簋的功能差不多,也是用來盛糧食的,簠大多有蓋。

最開始有說圓的叫簋,方的叫簠,後來漸漸不那麼嚴格區分了。

尤其是在表示祭祀的禮儀時,簠簋兩個字還常常連在一起組成特定的詞語,表示祭器。

有一個成語叫“簠簋不飾”,“不飾”,就是不整齊。

字面上的意思說祭祀的時候過於輕慢,禮數不敬;引申的含義是批評為官者不清正不廉潔。

可見,自古以來, *** 就被認為是有傷家族臉面的事情。

豆,有點像現在的高腳盤,盤上有柄。

後來,豆演變成一種量器,古代四升為一豆,就是從它的食具功能來的。

簞(念“單”),多是竹製或葦制的,用於盛飯。

從材質上就可以看出,相比較大戶人家的青銅製的簋簠,簞多半是平民百姓的食具了。

《論語》中就有這樣一句話,人們大都耳熟能詳:“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描述的正是孔子的學生顏回清貧的生活;當然,更該記住的是他樂在其中的心態。

擴充套件資料:

秦漢時期,尤其是漢代,由於中國飲食有了很大的發展,所以這一時期的餐具,形成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品種齊全。

餐具的花色品種上更加豐富多樣,後世所見的各種餐具,絕大多數在這一時期都已出現,並且各種餐具有了比較固定而專門的用途,且成套餐具還講求完整搭配。

二是分工精細。

由於餐具品種增多,定型和功用趨於完備,杯、盤、碗、盞、盅、勺、匙、盂等,不僅種類眾多,大小有別,而且各司其職,在功能用途上有明確區分。

三是輕巧精緻。

受社會價值觀變化的影響,餐具的體量從春秋戰國時代起就開始往適宜、適用方向發展,現在則更進一步,往輕巧精緻的方向發展,更加趨於實用,同時因工藝技術的進步,餐具也製作得更為精緻。

古代食器介紹

古代食器

簋的形狀很像大碗,圓口,大腹,下有圓座。但也有有耳或方座的。最初用以盛糧食,《詩經·小雅·伐木》:“於粲(鮮明的樣子)灑掃,陳饋八簋。”鄭箋:“粲然已灑[扌+糞](fèng,掃除)矣,陳其黍稷矣。”後來也用於進餐。古人吃飯時先從甎中把飯盛到簋裡再食用。《韓詩外傳》卷三:“昔者舜甑盆無羶(指不吃肉),而下不以餘(生活富裕)獲罪;飯乎土簋,啜乎土型(同鉶,盛羹的器皿),而工不以巧獲罪。”飯與簋關係之密切於此可見。

籃與簋同類。《周禮·舍人》:“凡祭祀,共(供)簠、簋,實之(裝滿它)陳之(把它陳列好)。”鄭玄注:“方曰簠,圓曰簋,盛黍稷稻粱器。”可見簠起初也是盛糧的。但簠簋並非嚴格地以方、圓分,簠有圓的,簋也有方的'。因為簠簋常常在一起使用,所以二者時常連稱,後代並用以代表祭祀。韓愈《元和聖德詩》:“掉棄兵革,私習簠簋。”《漢書·賈誼傳》:“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廢者,不謂不廉,曰‘簠簋不飭(同飾)。”“簠簋不飾”字面的意思是對於宗廟祭祀的事不敬。

簠的形狀很像現在的高腳盤,但很多是有蓋子的。與簠樣子相近的是豆,豆在盤下的立莖上有柄,簠則沒有。《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晉]文公反(返)國,至河,令籩豆捐(棄)之,席蓐捐之,手足胼胝(駢支。老繭)、面目黧黑者後之。”這是以豆為食器。《詩經·大雅·生民》:“卬(我。后稷自指)盛於豆,於豆於登(瓦豆),其香始升,上帝居歆(xīn,享)。”這是以豆為祭器。毛傳:“豆薦葅(zū,肉醬)醢(haǐ)也,登大羹(烹調簡單的羹)也。”《晏子春秋·內雜下》:“夫十總(八十根線,指經線)之布,一豆之食,足矣(據《說苑》改)。”這是以豆為量器。古代四升為豆。

簞(dān)是竹製或葦制的盛器,常用以盛飯。《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指齊宣王)往而徵之,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簞食壺漿”本來是說用簞盛著食物,用壺裝著飲料,後來便用以指群眾歡迎軍隊時犒獻之物。

_簋怎麼解釋

簋是古代中國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圓口,雙耳。流行於商朝至東周,是中國青銅器時代標誌性青銅器具之一。

相關片語及解釋:

1、簠簋之風:指官吏貪財受賄的風氣。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六:“萊陽 趙侖 閬仙,康熙 二十一年督學 江 南,力矯時風,清廉自矢。過 江 擊楫曰:某若一毫自私,不能生渡江北矣。於是干謁不行,孤寒吐氣,簠簋之風為之一變。”

2、簠簋不修:見“簠簋不飾”。

3、簠簋不飭:簠、簋:都是古代食器,也用作放祭品;不飭:不整飭。借指貪汙。舊時彈劾貪吏常用此語。

4、二簋:喻祭品之少。簋,古代祭祀宴享盛黍稷之器皿。

5、簠簋不飾:對做官不廉正者的一種婉轉的說法。不飾,不整飭。《漢書·賈誼傳》:“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廢者,不謂不廉,曰簠簋不飾。”亦作“簠簋不脩”、“簠簋不飭”。

出處:

1、《詩經·秦風·權輿》:“於我乎,每食四簋。”

2、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食土簋,啜土刑,糲粱之食,藜藿之羹。”

3、司馬光《訓儉示康》:“管仲鏤簋朱紘。”

4、《韓非子·十過》:“臣聞昔者堯有天下,飯於土簋,飲於土簠。”

Tags: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