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教育 學前教育 精緻生活 飲食養生 命理 科普教育 金融 歷史 影視 數碼 熱門資訊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站 > 教育 > 

箕山之節是什麼意思?

欄目: 教育 / 釋出於: / 人氣:1.79W

意思是:箕山:古代傳說唐堯時的隱士許由、巢父隱居的地方。節:名節,節操。指歸隱以保全節操。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潁餘芳”。

箕山之節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箕山之節

成語發音:jī shān zhī jié

成語解釋:箕山:古代傳說唐堯時的隱士許由、巢父隱居的地方。節:名節,節操。指歸隱以保全節操。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潁餘芳”。

成語出處:《呂氏春秋·求人》:“昔堯朝許由於沛澤之中,曰:‘……請屬天下於夫子。’許由辭曰:‘為天下之不治與?而既已治矣。自為與?啁噍巢於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於河,不過滿腹。歸已君乎!惡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穎水之陽,耕而食,終身無經天下之色。”

成語繁體:箕山之節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用於人的節操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箕山之操  箕山之志 檢視更多箕山之節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堯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節也。★《漢書·鮑宣傳》



箕山之節是什麼意思呀

1、注音:

箕山之節(jī shān zhī jié)

2、釋義:

箕山:古代傳說唐堯時的隱士許由、巢父隱居的地方。

節:名節,節操。指歸隱以保全節操。

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箕山之節成語故事

箕山之節

【拼音】jī shān zhī jié

【成語故事】西漢末年,小有才氣的薛方一度擔任郡椽祭酒,朝廷多次想起用他,他都不願離開。後來,王莽用豪華大車高標準去迎接薛方。薛方客氣地謝絕使者說:“堯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節也。”

【出處】昔堯朝許由於沛澤之中,曰:‘……請屬天下於夫子。’許由辭曰:‘為天下之不治與?而既已治矣。自為與?啁噍巢於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於河,不過滿腹。歸已君乎!惡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穎水之陽,耕而食,終身無經天下之色。《呂氏春秋·求人》

【解釋】箕山:古代傳說唐堯時的隱士許由、巢父隱居的地方。節:名節,節操。指歸隱以保全節操。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用法】作賓語用於人的節操

【結構】偏正式

【相近詞】箕山之操、箕山之志

【同韻詞】不知不覺、莊生夢蝶、內外有別、口耳之學、趕盡殺絕、竹杖芒鞵、才貌雙絕、遲徊不決、驚才絕絕、君射臣決、......

【示例】堯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節也。《漢書·鮑宣傳》

箕山之操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箕山之操

【標準發音】:jī shān zhī cāo

【繁體寫法】:箕山之操

【箕山之操是什麼意思】: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節”。

【箕山之操成語接龍】:為裘為箕 → 箕山之操 → 操之過切

【用法分析】:作賓語;用於人的節操

【讀音預警】:倡導普通話,請按照音標

【jī shān zhī cāo】採用標準四聲閱讀。

【出處說明】:《後漢書 趙岐傳》:“大丈夫生世,遁無箕山之操,仕無伊呂之勳,天不我與,復何言哉!”

【對應近義詞】:箕山之節、箕山之志

【箕山之操的造句示例】: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1回:“大丈夫生世,遁無箕山之操,仕無伊呂之勳,天不我與。”

呂氏春秋·求人 箕山之節 成語典故

成語“箕山之節”來源於唐堯時期的隱士許由歸隱不仕的故事。唐堯時期,許由隱居在沛縣的大澤之地,過著歸隱山林,出世的生活,遠離政治,遠離塵世的紛爭。唐堯派人去請許由出山,輔佐唐堯治理國家。許由推辭說:“是天下沒有實現大治嗎?既然天下已經實現了治理,自己治理。啁噍鳥在樹林中築巢而居,不過是選擇一支樹枝而已;田鼠到河邊去喝水,不過喝飽自己的肚子而已。回去吧,要天下何用?”最終許由並沒有選擇出世做官,輔佐唐堯,而是最終選擇了自己到箕山下,穎水的北岸,自己過著躬耕於隴畝,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悠閒自得,閒適恬淡的田園隱居生活。一輩子遠離了政治的喧囂,選擇了自己心靈的堅持。後世用“箕山之節”來讚譽隱居不仕的一種節操,稱譽不願在亂世為官的人。

《呂氏春秋》中的成語

【一竅不通】《呂氏春秋過理》:“殺比干而視其心,不適也。孔子聞之 曰:‘其竅通,則比干不死矣。’”高誘注:“紂性不仁,心不通,安於為惡,殺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竅通則比干不見殺也。”後以“一竅不通”喻一點也不懂。

【三豕涉河】《呂氏春秋察傳》:“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 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作“三豕渡河”。後多以喻文字的訛誤。

【瞻蒲勸■】看見菖蒲初生,便督促農民及時耕種。語本《呂氏春秋士容 論》:“冬至後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於是始耕。”

【盜鍾掩耳】《呂氏春秋自知》:“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 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後以“盜鍾掩耳”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箕山之節】《呂氏春秋求人》:“昔堯朝許由於沛澤之中,曰:‘…… 請屬天下於夫子。’許由辭曰:‘為天下之不治與?而既已治矣。自為與?啁噍巢於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於河,不過滿腹。歸已君乎!惡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潁水之陽,耕而食,終身無經天下之色。”後因“箕山之節”謂隱居不仕的節操。

【豕亥魚魯】《呂氏春秋察傳》載有“己亥”誤作“三豕”的故事。晉葛 洪《抱朴子遐覽》:“書字人知之,猶尚寫之多誤。故諺曰: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此之謂也。”後以“豕亥魚魯”謂書籍傳寫或刊印中的文字錯誤。

【貪小失大】《呂氏春秋權勳》:“達子又帥其餘卒,以軍於秦周,無以賞,使人請金於齊王,齊王怒曰:‘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與燕人戰,大敗,達子死,齊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國,相與爭金於美唐甚多。此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後以“貪小失大”指因貪圖小便宜而失掉更大的.利益。

【身在江湖,心存魏闕】《呂氏春秋審為》:“中山公子牟謂詹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後以“身在江湖,心存魏闕”指雖不居官,仍關懷朝政。

【連枝同氣】《呂氏春秋精通》:“故父母之於子也,子之於父母也,一 體而兩分,同氣而異息。”舊題漢蘇武《詩》之一:“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後以“連枝同氣”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如兄弟的親密關係。

【逐臭之夫】典出《呂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親戚兄弟妻妾知 識無能與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說其臭者,晝夜隨之而弗能去。”後以“逐臭之夫”喻嗜好怪僻的人。

Tags:箕山之節